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7月16日訊 今天下午,青島海洋觀測技術研發與評測中心在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西海岸園區揭牌成立。揭牌儀式上,簽約共建的海洋技術裝備聯合實驗室、海洋儀器計量校準聯合實驗室、海洋調查纜繩聯合研發檢測中心等5個聯合實驗室揭牌。

據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長李超倫介紹,該中心及實驗室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牽頭,聯合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及北京勞雷海洋儀器有限公司、貴州鋼繩股份有限公司、德國康楚斯公司(Contros)、挪威安德拉公司(Aanderaa)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共同組建。中心將發揮各方優勢,建設海洋觀測設備運維基地、海洋傳感器評價與測試實驗室及海洋觀測裝備研發平臺,旨在進一步提高海洋觀測創新體系整體效能,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優化科技創新力量布局,加快構建龍頭企業牽頭、高校院所支撐、各創新主體相互協同的創新聯合體。

海洋觀測設備運維基地致力于為海洋科學研究提供系統完備、集約專業、性能先進的海上考察支撐與保障能力,建成具有國際水平的開放共享、運行高效、用戶滿意的公共大型海洋調查裝備服務與支撐共享平臺,支撐我國海洋調查能力顯著提升;海洋傳感器評價與測試實驗室建立多套符合國家計量檢定規程、國家計量校準規范、國家標準、國際標準的校準裝置,形成完善的質量控制體系,能夠對多種海洋傳感器的性能提供規范的質量測試、比測,為提升我國海洋高端傳感器的研發測試及評價水平,加快海洋傳感器研發成果的轉移轉化,進一步完善海洋裝備產業鏈,推動海洋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依據;海洋觀測裝備研發平臺根據國家海洋發展的需求,著力攻關關鍵核心技術,構建自主創新的海洋裝備研發體系,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海洋觀測裝備,推動若干重大觀測技術與裝備的成果轉化。
李超倫表示,青島海洋觀測技術研發與評測中心的成立,為建設一流科研設施、集聚一流創新人才、產出一流科研成果、形成一流轉化機制打造了協同創新平臺,將推動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強創新鏈產業鏈融合,打造海洋調查服務支撐與海洋觀測裝備創新研究、測試、成果轉化,以及海洋裝備制造全產業鏈支撐保障體系,助力山東海洋強省建設和青島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勛祥)
責任編輯: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