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7月17日訊 冰墊、綠豆湯……最近一段時間,青島乘客頻頻給公交駕駛員送“清涼”,背后是一個個暖心的故事。
一包冰墊
“師傅你好,感謝你們志愿者上門為我換紗窗,天熱了,你們在車上一坐就是幾個小時,太辛苦了,我來給你們送幾個冰墊。”7月13日上午,城運控股公交集團隧道巴士304路線駕駛員高祀國駕車駛入四川路滋陽路站時,一位身穿藍色衣服的女士冒雨在車站等候,將一袋冰墊送到了駕駛室,背后的故事讓他深受感動。

原來,這位女士姓樊,是四川路社區的居民。“前段時間你們304路駕駛員到我們社區,為我們磨刀、磨剪子、換紗窗,還上門幫我修理門窗,我非常感動。入伏了,你們車上一定很熱,我特意讓孩子幫我買了幾個冰墊,送給你們駕駛員師傅,感謝你們的暖心服務。”樊女士的一番講述,讓高祀國心中一暖,他接過冰墊,向樊女士表示了感謝,并表示一定把她的心意轉達給其他參與志愿服務的同事。樊女士向他深深地鞠了一躬后轉身下車離去。
“志愿服務項目獲得了市民乘客的認可,這也讓我們心中充滿了感動,信心倍增。今后我們要更深入了解居民需要什么樣的服務,不斷增加志愿服務項目,多為居民們干實事、干好事。”高祀國說道。
據了解,城運控股公交集團隧道巴士第五分公司“暖行304”路青年志愿服務團隊成立于2017年,共有成員17人,全部由304路線駕駛員組成,平均年齡35歲,是一支陽光、富有愛心的年輕隊伍。平日里團隊成員熱情服務乘客,下班后積極投身志愿服務,為社區居民提供維修小家電、磨剪子磨刀、塑封打印健康碼、微波清洗首飾眼鏡、更換眼鏡鼻托等多項便民服務項目。成立至今,團隊累計開展各項志愿活動百余次、服務社區居民千余人,贏得市民的一致好評。
一碗綠豆湯
“于亮師傅,大熱天的辛苦了,喝點兒綠豆湯解解暑吧!”7月11日上午8時41分,城運控股公交市北巴士366路駕駛員于亮像往常一樣駕車經過瑞安路南站,一位老人將綠豆湯和毛巾遞上車。

這位送綠豆湯的老人姓王,已年過七旬,平日出去買菜經常乘坐于亮駕駛的366路車,因為身體行動不便,于亮每次都會貼心地幫他提行李、搬東西。久而久之,兩人就熟絡了。得知王大爺的子女都不在身邊陪伴后,于亮便和他結成了幫扶對子,平日里經常利用業余時間前去看望他,老人家也把于亮當做自己的孩子看待。“最近天氣炎熱,我心里十分掛念你。”王大爺說:“這綠豆湯是一大早熬制的,希望能給你降降溫。”
接過綠豆湯后,于亮既意外又感動,他向老人連聲道謝。由于駕駛的車輛屬于無空調營運車輛,到達終點站大窯溝車站時,于亮早已經汗流浹背,他趕緊拿起老人送來的毛巾擦干臉上的汗水,打開綠豆湯一飲而盡。“天氣炎熱,乘客送來的這份關心和清涼,讓我感覺再辛苦也是值得的。”喝著老人親手熬的綠豆湯,于亮表示以后會堅持把車廂服務做得更好,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乘客。
一封手寫感謝信
7月16日,西海岸新區居民王大娘來到城運控股交運西海岸溫馨巴士鐵山場站調度室,拿出一封手寫感謝信,對場站調度員王凱及時伸出援手的舉動表示感謝。

原來不久前,王大娘乘坐208路公交車到達鐵山場站。一下車,她突然感到胸口很悶,就捂著胸口想找個地方坐下休息一下,這一幕剛好被場站調度員王凱看到。考慮到老人可能不舒服,王凱馬上走到老人身邊,一邊詢問著大娘的身體狀況,一邊扶著她來到辦公室坐下。

交談中,王凱得知王大娘以前有心臟病,眼前的情形十分危險。“事情緊急,我馬上將手頭工作交接給其他工作人員,然后叫著駕駛員一起將大娘扶到了我的私家車上,將老人送往新區人民醫院。”回憶起當時的場景,王凱說道。
從掛號檢查到醫生開藥,王凱全程都陪在王大娘身邊。一直等到王大娘癥狀平穩,確認王大娘身體沒有大礙后,他又開著私家車將老人安全送回了家。

“當天,多虧了小王將我及時送到醫院。感謝你們培養出了這么樂于助人的優秀員工!”握著工作人員的手,王大娘一個勁地表達著謝意。面對感謝,王凱笑著表示,這是舉手之勞,換做其他人也會這么做的。(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建亮 通訊員 衣彥飛 宋曉蕊 封建霞)
責任編輯:臧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