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深圳抬頭望天,常常是一種享受。這里的云不太一樣,更加厚實和立體,掛在湛藍的天空之下,遠近高低,層次分明。說來也巧,深圳的出租車也是藍白相間的顏色,而最突出的是車牌上的那一抹“綠”。
深圳海邊景色。
剛來的時候,只覺得深圳出租車很多,“招手即停”的叫車方式在這里還普遍存在。人流稍密集的地方,總是會遇到許多“空車”,多數時候比網絡叫車還要來得快一些。后來慢慢發現,這里的出租車雖然多,但全部是統一模樣的,不僅僅是相同的車型、相同的顏色搭配,還掛著相同的綠色車牌。“早就全部換成新能源車了,政府要求的。”一位司機師傅在提及更換成純電動車的時候說,為了推動出租車“油”換“電”,深圳曾搬出“重獎組合”,其中最高10多萬元的購車補貼很是誘人。
深圳的出租車全部是“綠牌”。
早在2013年出臺的《深圳市大氣環境質量提升計劃(2013—2016年)》里,深圳就明確鼓勵營運、公務和社會車輛使用清潔能源。2015年,針對出租車更換“升級”,出臺了《深圳市新能源出租車推廣應用政策實施細則》,并在這個細則里搬出了一攬子獎勵和補貼。而在2017年,《深圳市大氣環境質量提升計劃(2017—2020年)》發布,要求新增、更新的出租車必須使用純電動車輛,到2020年底純電動化率達100%。
工地的圍墻用綠植覆蓋。
計劃雖然做到了2020年,但深圳速度總是要快一些。在2018年底的統計中,21789個出租車指標,已經有98.57%的車輛更換成了純電動汽車。當地媒體報道,這2.1萬輛出租車一年可減少碳排放量達85.6萬噸,是深圳梧桐山國家級風景區綠色植被6年的二氧化碳吸收量。而早在2017年時,深圳的1.6萬輛公交車就已經實現了100%公交純電動化,每年減排二氧化碳達135.3萬噸。
營運車輛變“綠”是一個突破口,帶動了更廣泛的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和應用。截至2020年9月,深圳新能源汽車注冊登記量達到44.28萬輛,占全市機動車總量的12.6%,保有量和占比雙雙領跑全國。今年3月底,深圳又印發了《深圳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方案(2021-2025年)》,提出在“十四五”期間全市新增注冊汽車新能源占比60%,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100萬臺的目標。
油車換電車,在大氣環境保護治理方面,或許只是要改善和治理的方面之一。但治理污染,靠得不正是一件又一件小事的積累,一次又一次不折不扣的行動嗎?2004年,深圳全年灰霾天數達到峰值187天,也就是每年有超過一半的日子,天空是灰色的;2020年,深圳空氣優良率提升到了97%,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六,其中PM2.5濃度下降至19微克每立方米,是這座城市有監測數據以來的最低值。
積微成著,篤行不怠。天空重歸明朗,河水變回清澈。在“碳達峰、碳中和”的賽道中,深圳又扮演了“領跑”的角色……(青島市第六批赴深圳體悟實訓干部 趙哲龍)
責任編輯: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