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7月22日訊 小市場,大民生。李滄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以迎接全國文明典范城市測評和國家衛生城市復審工作為抓手,立足監管職能,主動服務大局,深入推進文明創建常態化、長效化,著力營造文明誠信、干凈衛生的農貿市場環境,為提升城市文明指數貢獻市場監管力量。

打開“啟動鍵”,用“網格分解”推動創城工作“精管”促“善治”。李滄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將創城工作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切實抓緊抓好,第一時間召開全國文明典范城市迎檢部署會議、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和迎接國家衛生城市復審工作再動員再部署會議,全面細致梳理迎檢指標,構建“局、科、所”三級聯動網絡,將迎檢測評工作任務逐一分解到相關業務科室及市場監管所,形成了主要領導抓創建負總責、包片領導分工負責督導問效、條線科室牽頭指導、市場監管所網格化監管的工作機制,確保責任層層分解,落實到人。
按下“快進鍵”,用“三大行動”推動農貿市場“舊貌”換“新顏”。農貿市場折射著一座城市的溫度和氣度,連通著撫慰人心“煙火氣”和文明典范“新窗口”。李滄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創新工作思路,賦予創城工作更多民生情懷,助力農貿市場“顏值”“內涵”雙提升。

一是統籌開展農貿市場衛生大整治行動,各市場監管所每日對市場環境衛生情況進行檢查,要求市場主辦單位結合疫情防控工作強化清掃保潔制度的落實,加強公廁、水池等基礎設施清潔消毒,及時清運垃圾,保持市場整體衛生整潔。
二是全面開展食品安全“三小”大排查專項行動,檢查直接入口食品從業人員健康證是否有效、熟食攤位“三防”設施是否到位、食品采購是否落實索證索票制度、散裝食品是否按照要求落實標簽等,進一步規范經營資格。
三是聚力開展農貿市場大提升行動,組織李村大集、東李百姓家農貿市場參加市辦實事農貿市場升級改造,指導向陽易方、達翁、興城、潤來通、湘潭路等5家農貿市場進行自行改造。目前,向陽易方、達翁、興城3家農貿市場已在改造施工過程中,潤來通、湘潭路2家農貿市場已整體拆除,正在積極動員市場主辦單位盡早改造施工。在此基礎上,廣泛宣傳引導市場內經營業戶共同營造文明氛圍,利用農貿市場宣傳欄、LED顯示屏等媒介,設置文明宣傳標語,張貼“拒食野味”誠信經營等公益廣告,引導經營業戶自覺依法法規、誠信文明經營,通過共同努力交出滿意的“創城答卷”。
設置“運行鍵”,用“繡花功夫”推動督查整改“亮劍”治“頑疾”。為確保各項任務落實,李滄區市場監管局由包片領導帶隊,定期對分管區域農貿市場進行督導檢查,對于督查中發現的問題現場提出整改要求,并要求相關市場監管所做好回頭看,防止同樣問題反復出現。同時,抽調相關業務科室人員成立了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和迎接國家衛生城市復審工作督導組,聚焦重點農貿市場、“三小”、“五小”重點區域、重點問題,對創建工作進行督導檢查,將問題清單化,實施銷號制度,并做好整改反饋,確保發現問題全部有效處置。截至目前共開展督導7次、下發相關督導檢查通報7期,發現并完成整改問題118處。
李滄區市場監管局將繼續把創城作為一項常態化監管工作,結合黨史學習教育,踐行群眾路線,把力量下沉到一線,把工作延伸到一線,把問題解決到一線,緊盯農貿市場環境衛生和食品安全問題,統籌日常檢查、督導抽查、專項整治等工作,為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做出應有的貢獻。(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吳帥)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