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7月23日訊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今天上午,為進一步推進綠色城市科學發展和“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由青島市人民政府主辦,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青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承辦的第一屆中國(青島)“綠色城市”高端研討會舉辦,凝聚多方力量共謀城市綠色低碳發展的科學方法和措施路徑。

研討會上,多位行業專家以綠色城市低碳發展為中心,從綠色金融、綠色建筑、低碳供熱等多角度切入,展開深入研討,傳遞業界前沿聲音。
綠色金融是推動城市綠色發展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中國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二級巡視員李曉文認為,要充分發揮綠色金融支持綠色城市建設發展的強勁動能。具體來講,就是要推動政策協同,優化金融服務;營造良好環境,充分發揮保險的社會管理功能;強化激勵約束,促進綠色轉型;完善監管政策,防范金融風險等等。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副主任梁俊強提到,在“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背景下,工業、建筑、交通三大主要部門及電力、鋼鐵、建材、化工等重點行業已開展了碳達峰行動方案研究。聚焦建筑行業,信息化和數字化是未來行業的發展方向,“十四五”期間,各大城市要充分發揮優勢特色,在區域分工與合作中精準定位,注重提高建筑業信息化水平,從市場供需導向轉向服務民生需求,完善綠色建筑產業鏈,在培育建筑新模式、新業態,促進建筑業轉型升級方面做出新的有益嘗試。
提到建筑碳排放,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付林透露,供熱和電力相關的間接碳排放占建筑碳排放的絕大多數比例,因而減少供熱及與供熱相關的發電碳排放是降低直接碳排放的關鍵。他認為,中國的清潔供熱要充分利用余熱資源,比如工業余熱、核電余熱、垃圾焚燒、高耗能產業等,也就是將這些白白浪費著的資源充分利用,推動城市供暖綠色低碳發展。(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冰潔)
責任編輯:管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