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向黨·夢飛揚”打卡“紅色地標”活動暨“e心向黨”膠東媒體平度紅色行啟動。

五四運動期間,劉謙初積極參加愛國運動,宣傳愛國思想。

館內陳列的青年時期劉謙初事跡?!?/span>
6月27日上午,“心向黨·夢飛揚”打卡“紅色地標”活動暨“e心向黨”膠東媒體平度紅色行啟動儀式,在平度市田莊鎮劉謙初紅色文化園舉行。啟動儀式上,電子屏上一道道金光閃過,匯聚成一枚熠熠生輝的黨徽,隨之標有10處“紅色地標”的平度地圖徐徐展開,制作精美的“紅色護照”蓋章打卡……
追尋烈士足跡 感悟革命精神
劉謙初生于1897年,山東平度縣(今平度市)人。1927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9月,任福建省委書記。1929年4月,任山東省委書記兼宣傳部長,8月不幸被捕入獄,在獄中發動獄友與國民黨反動派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1931年4月5日,在濟南英勇就義。
劉謙初紅色文化園建有文化廣場、紅色記憶雕塑、宣誓墻等,展館集中展示了1927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后任中共福建省委書記、山東省委書記的劉謙初,一顆紅心、忠勇為黨的感人事跡。平度市黨史館占地4800余平方米,分為黨史展館、黨性教育基地2個部分,對平度市黨史資源、百年發展進行了系統化全景式展示,是平度市打造的黨員干部黨性教育綜合平臺。
走進文化園,只見磚紅色的展館大氣莊嚴,與灰磚白墻的劉謙初故居遙相呼應。文化園綜合運用了浮雕、場景、影像等形式,生動呈現了劉謙初烈士“我欲我身濟天下,我以我血薦中華”的革命精神。
文化園內的劉謙初故居街門向西,正房五間,坐北朝南,是一棟磚木結構的傳統式平房,故居占地面積187平方米,其中建筑占地面積89.5平方米,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故居正屋共兩間,為灶間與正間,正屋迎面墻上是劉謙初的大幅照片,照片前方的桌子上擺著一面紅色的黨旗,桌旁擺放著一張老式圈椅,桌子兩側分別放置一個展示柜,里邊陳列著劉謙初學習和工作期間的相關資料,西南角和東南角分別建有一個灶臺;西邊一間為劉謙初父母的臥室,也是劉謙初出生的地方,南側建有一個炕,北側擺放著一張老式桌子,墻上懸掛著劉謙初生前使用過的相關物品照片;故居東間兩間為劉謙初爺爺奶奶的臥室,建有灶臺和炕。
故居正屋和東間墻上懸掛著以時間段為劃分的劉謙初革命事跡展示牌,置身故居之中,可以感受到房子的每一個角落,都留下了劉謙初的生命氣息,烈士生前使用過的每一個物件,都在見證著一個鐵血男兒的錚錚鐵骨,訴說著英烈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富強不畏艱難險阻、勇往直前的感人事跡。走出正屋,站在庭院里,緬懷劉謙初的成長經歷,撫今追昔,不由得讓人心潮澎湃。
“劉謙初故居是青島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山東省黨史教育基地,紅色文化園的建設成為全市開展黨性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及紅色旅游的重要載體?!鄙綎|平度田莊鎮黨委書記張宗廣說,下一步,將打造集教育、活動、餐飲、住宿為一體的綜合性設施——謙初教育學院,為紅色旅游基地的整體形成提供基礎支撐。
打卡“紅色地標” 傳承紅色基因
本次打卡“紅色地標”活動旨在充分利用當地紅色資源,突出抓好以青少年群體為主的各類群體黨史學習教育,著力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引導廣大青少年知黨史、聽黨話、跟黨走,發揚紅色傳統,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
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為進一步講好革命故事,培育時代新人,平度市推出的打卡“紅色地標”活動,寓教于樂,寓教于趣,在聽、看、游的過程中傳承革命精神,使青少年的黨史學習教育形式“活”起來、色彩“亮”起來,也成為思政課沉浸式、體驗式的實踐課堂。
“持‘紅色護照’可免費打卡‘紅色地標’,而且還設置了一至五等獎和紀念獎,集齊10枚印章獲一等獎,集齊9枚印章獲二等獎,以此類推,集齊5枚印章可領取紀念獎一份?!逼蕉仁悬h史學習教育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
據了解,“紅色護照”設計分為學生版和成人版兩種,深紅色的封面上醒目地印著“心向黨·夢飛揚”字樣,制作精美、寓意深刻,成為不少孩子、家長熱衷的禮物。內頁中,圖文并茂、言簡意賅地介紹了平度市內“紅色地標”的地理位置、基本情況。
“劉謙初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之一,也是優秀的革命者和理論宣傳工作者?!碧锴f中學校長李衛星表示,通過打卡“紅色地標”,加強學生們的黨史學習教育,讓他們更加深入了解劉謙初的英勇事跡,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促進青少年進一步堅定奮發圖強、建設家鄉、報效祖國的理想信念。
“一本本‘紅色護照’是出發的‘初心’,一頁頁翻過,是前行的力量。小手拉大手,打卡‘紅色地標’,重走革命路,點‘燃’青少年紅色火種,讓他們從小根植紅色基因,是一段不忘初心,銘記歷史的‘游學’?!逼蕉仁形N?、宣傳部部長郭爽說,通過開展打卡“紅色地標”活動,引領廣大青少年走出課堂,走近紅色歷史地標,在學習、探究、實踐中切身感悟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和為民情懷,讓紅色基因融入血脈,讓革命薪火代代相傳。
整合黨史資源 重溫崢嶸歲月
平度紅色歷史文化資源豐富,底蘊深厚,共有14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其中,“紅色護照”共收錄了10處,平度市黨史館、平度市博物館、劉謙初紅色文化園、楊明齋故居、大澤山抗日戰爭紀念館、中共平度第一個黨支部舊址、平度舊店紅色史館、五虎將抗日紀念館、平度市南村鎮紅色文化園、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十二軍建軍舊址等赫然在列。
打卡“紅色地標”,公交線路“定制”開通。10處“紅色地標”分布在平度東西南北中3176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平度開通公交專線并延伸到附近景點,紅色資源和綠水青山、歷史文化景觀有機結合、共享線路,拓展和延續“心的方向”?!暗谴鬂?品葡萄,欣賞山水田園風光,參觀大澤山抗日戰爭紀念館,重溫那段崢嶸歲月,既放松了心情,還受到了黨史教育,收獲很多?!逼蕉仁忻褛w小龍和13歲的兒子在大澤山“打卡”第一站。
如何讓紅色資源成為“活教材”,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平度聚焦建設青島市黨性教育基地中心片區和膠東半島紅色文化旅游目的地,優化整合優質黨史資源,規劃紅色旅游線路,繪制紅色地圖,打卡“紅色護照”。目前,劉謙初紅色文化園、五虎將抗日紀念館等4處紅色旅游點列入“山東省100條紅色旅游線路”,大澤山抗日戰爭紀念館、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十二軍建軍舊址等4處紅色旅游點被列入青島市建黨100周年紅色旅游線路。(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馬曉婷 濰坊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劉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