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8月4日訊 大學是城市靈魂,能帶來青春氣息和發展力量,一個地方高質量發展需要大學支撐。青島農業大學平度校區已建成,可容納1萬名學生,9月份將迎來首批7000名師生入住。

搬遷企業廠房拆除啟動儀式
日前,在平度市南村鎮渤海路上一家橡塑企業廠區內,挖掘機轟鳴,舊廠房拆除中……平度市南村鎮按照建成宜學宜業宜居宜游的現代化、生態型一流大學城標準,卡準時間表,按下老企業搬遷“啟動鍵”,拿出久久為功的韌勁,全面完成周邊企業搬遷工作,騰籠換鳥,進行新舊動能轉換,全方位加快大學城片區綜合提升,構筑城市新高地,使其成為吸引人才、產業、項目集聚的“強磁場”。
精兵強將出征 搬遷快馬加鞭
規劃建設大學城,需要空間保障和載體支撐。大學城周邊老企業搬遷就成了加快轉型升級、改善大學環境、優化城市功能的重要突破口。而這一帶老企業多,其中西片區一期范圍涉及企業27家,助水河北岸一期涉及18家,業態多樣,土地性質不一,企業訴求復雜,搬遷時間緊、難度大。
鎮黨委、政府斟之又酌,成立了由主要領導親自掛帥,分管領導靠前指揮,職能站所通力配合的的組織領導體系,問題協調、工作會商等機制也迅速建立,堅持頂格調度,頂格交辦、頂格推進,配備的一支由精通業務、善于攻堅的“精兵強將”組成的“工作專班”跑步入場,會同平度開發集團和各專業公司一起合力攻堅克難,一起與大學對接服務。

航拍青島農業大學平度校區
工作專班“快”字當頭,以“攻城不怕堅,攻堅不畏難”的精神,拿出“炸碉堡、攻山頭”的勁頭,深度走訪企業,收集訴求,據此制訂出臺搬遷實施方案。按照“先易后難、分批組織、壓茬推進”的原則推進,開啟“五加二”“白加黑”工作模式,節日不休息、風雨不停歇,一趟趟走進企業、一遍遍耐心細致講解政策,以政策服人,以真情動人,一次次做動員,做實做細思想工作,把搬遷企業需求在政策合理合情的范圍內加以解決,依法依規依政策解決,讓合法利益得到保障,積極爭取企業的理解和支持。堅持“公開、公平、公正、透明”原則,把好政策關、測量關、評估關,堅決做到“一把尺子、一個標準”。大到政策解讀,小到每套設備的搬遷費用等環節,都與企業進行詳細說明對接,平等交流。詳細詢問記錄核查、權屬、土地、房產產權、設備等信息,把政策給企業講明白,對企業提出的問題,作出詳細答復和方案設計,消除企業疑慮。
截止目前,大學西片區27家企業,已完成資產評估的26家,已簽約的7家,開拆的2家。助水河北岸18家,已評估10家。
站上新風口 打造創業新平臺
大學需要與產業融合發展。企業搬遷是一個破舊立新、化難為易的過程,既是終點更是起點。原工業園區很多企業,廠房布局落后,對技術改造、引進新設備造成了不利影響,有的廠房和生產線已無法進行徹底的全流程改造,只能修修補補,產能上不去。這次搬遷是企業發展的轉折點,在原址的謝幕,恰恰是邁上新臺階、再次騰飛的一個起點。
推動轉型升級,再振企業活力。南村臨空經濟區崛起后,一批園中園項目相繼落戶,這為老企業提供了契機,找到重活新生的突破口。鎮全力扶持鼓勵搬遷企業轉型升級,向臨空經濟區的萬洋眾創城和平度智能家電配套產業園等專業園區轉移集聚。工作專班人員努力為老企業當好“紅娘”,幫助結好“親家”,盡快找到“新家”。實現“工業上樓”,進駐高標廠區、“空中廠房”,向空間要地,實現土地集約利用、畝均產出率提升、經濟高質量發展目標。促進了企業自身新發展,讓企業搬出發展、搬出質量、搬出生機。
總投資66億元的萬洋眾創城是制造業集聚平臺運營商萬洋集團在中國江北地區布局落地的首個園區,是產城融合的高地,是招商引資拓展高質量發展的載體,是動能轉換+科技轉化的產城共同體,讓企業升級有型有質,形成產業集群優勢,成為企業向往之地。
推動大學學科優勢與產業重點深入合作,將大學教育、研究實驗、成果轉化、產業載體等緊密結合,科學研究與產業發展緊密聯動,全力打造科技創新高地和產業高地。支持大學與企業組建聯合創新團隊,開展聯合技術攻關,構建校企互融平臺,建成國內一流的產教融合先行區、高新技術研發及科技成果轉化基地。

企業簽訂搬遷補償協議
老企業搬走,騰出大片土地,堅持“去舊”和“育新”相結合,實現“騰籠換鳥、鳳凰涅槃”,打造有文化、有溫度、有情懷、有特色、有影響力的特色片區。動能轉換與科技轉化的城市共同體、科研為基智慧賦能的智慧共同體、產業優先完善配套的產城共同體,科技轉化+青創平臺的眾創空間、科研為基+智慧賦能的創業學院、蜂巢計劃+青年SOHO的創智社區。計劃投資15億元,其中學智坊建設投資3億元,商業綜合體建設投資2億元,成為拉動發展的新動能。
打造新生態 建設高品質城市
城市布局需要做好統籌區域發展這篇文章,通過優化城市內部的空間結構,實現均衡化發展。南村城市發展無邊界,卻又有方向,脈絡十分清晰,大學周邊規劃建設大學城,大學城是城市規劃最出彩的板塊。南村鎮在城市景觀環境提升、各項公共配套,生活性服務設施完善等方面,結合企業搬遷改造,同步落實區域整體規劃設計,委托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志強團隊做好發展戰略規劃,編制《平度市南村鎮城市設計及控制性詳細規劃》,規劃建設南水智城,進行整體投資,整體開發,整體見效,完善相關功能配套,提升大學城承載力和吸引力,打造成高品質城市新區。
助水河水清岸美,良好水資源環境可充分發揮利用。將以水為脈,連接助水河與大沽河貫通水網,擴水成灣,按照打造南村城市會客廳的定位,建設助水河濱河景觀帶,綠道慢行交通體系,構建休閑、娛樂、健身于一體的城市中心公園。計劃投資10億元,其中景觀提升和商業配套2億元,智創灣將主題商業和休閑旅游、文化創意融為一體,整合零售、餐飲、娛樂、辦公、公寓、酒店等多元業態,打造南村城市中心標志性地段,形成大學城客廳和名片。
投資17.3億的青島農業大學平度校區人才住房項目,占地187畝,總建筑面積約31萬平方米,住宅單體建筑41棟,總戶數1641戶,為產權型人才公寓,預計今年12底前主體竣工,明年6月底交付使用。
投資2.3億元南村中心中學項目,項目占地面積118畝,規劃總建筑面積5.4萬平方米,36個教學班,計劃12月底前所有樓棟主體施工完成,2022年8月底前學校整體竣工并交付使用。青島海洋技師學院海信制冷學院、揚帆職業學校新校區等系列民生工程,也在緊鑼密鼓推進中。
處于青島四大功能性戰略節點建設區域的南村鎮,正拉開城市大格局,全面展示南村鎮建設平度城市副中心、平度重要產業聚集區和平度經濟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的潛力與決心,以打造一流大學城,再次擦亮城市名片,助力平度高質量發展,助推青島北部崛起,在膠東一體化中成為新“地標”。(觀海新聞/青島晚報 記者 馬丙政 通訊員 朱業虎)
責任編輯:馬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