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經蟄伏了20多年的中山路,正在突破此前強大的慣性支配,派生出新的氣象。 近日,老青島知名商業地標——華聯商廈正式啟動拆除,在國風大酒店(已拆除)、海潤自來水大廈(正在拆除)、華聯商廈三座高樓都拆除完畢后,西部火車站區域的通海視廊將被打開,青島將真正實現“出火車站即可觀海”的愿景。

華聯商廈 邢志峰/攝
當我們把視野再放寬至中山路歷史片區全域時會發現,今年以來,這里已經相繼完成了濟南路拓寬工程、國風大酒店拆除工程、寧陽路片區里院修繕工程,同時啟動了六街口停車場建設、濰縣路19號、中山路72—74號青島商會舊址等修繕試點,黃島路片區、北京路片區等兩處規模較大的里院也已經開始了道路綜合改造和建筑修繕。 在產業方面,寧陽路銀魚巷項目,紅房子博物酒店項目、青島之光歷史名建展覽館、濟寧支路文創產業園等或開始運營,或啟動建設。由企業或政府主導的創意集市等新潮活動,把許多90后、00后吸引到了老城區,其中為期4天的“尚街里夏日集市·藝術營造節”甚至沖上了微博本地熱搜榜。 青島人復興中山路的渴望已經持續了十多年,而眼前這些空間和產業閃轉騰挪的跡象,讓我們看到了新的可能。
01
與陪伴青島人30年的商業地標作別
華聯商廈是青島第一個營業面積過萬的商廈、青島第一個設有自動扶梯的商廈。也是西部歷史片區保護更新重點項目——青島灣廣場所涉及到的第三座高樓拆除工程。 華聯商廈拆除工程負責人李耀華介紹,華聯商廈高20米左右,與青島灣廣場項目所涉及的前兩處高樓拆除工程——國風大酒店、海潤自來水大廈一樣,考慮到周邊距離交通管線較近、人流量較大,華聯商廈依然采用機械拆除方式。拆除工期約為40天左右。從1991年12月26日,位于費縣路6號的華聯商廈建成開業,到今年正式關門并拆除,華聯商廈伴隨青島人走過了30個春秋。

1991年華聯開業 張巖/攝
不過隨著城市東拓西擴,西部區域日漸蕭條,人氣萎縮,加之商業理念滯后于現代人的生活變化,青島華聯商廈漸受冷落,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近日在全國產權行業信息化綜合服務平臺上,中國糖業酒類集團有限公司掛牌青島華聯商廈股份有限公司18.2%股權,轉讓底價1482.78萬元,披露起始日期為2021年7月29日-2021年8月25日。而此前的5月31日,中糖集團曾以底價2224.17萬元掛牌青島華聯商廈。6月30日,該轉讓底價降至1853萬元,如今再降至1482.78萬元。
02
老城區的地理空間正被重塑
觀象君了解到,此前青島灣廣場第二座高樓拆除工程——海潤自來水大廈拆除工程已接近尾聲。等華聯商廈拆除完畢后,該地塊將等待土地收儲。

火車站前廣場俯瞰 邢志峰/攝
根據規劃,騰空后的土地將用于建設青島灣廣場項目。青島灣廣場力求打造青島濱海新地標,將綜合開發利用地下空間,與火車站、地鐵站點及周邊互聯互通,實現火車站前濱海廣場“出站即觀海”的觀景效果,提升火車站周邊區域城市品質,突出青島灣歐陸風情,擬打造集商務、商業、旅游、文化、交通、住宿、休閑娛樂于一體的城市綜合體。根據規劃, 青島灣廣場項目還將配建大量的停車位,解決周邊目前停車難的問題。 重塑地理空間,是此輪中山路片區改造的一個鮮明特色。

未來的青島灣廣場區域 邢志峰/攝
根據市南區“十四五”規劃,太平路在“十四五”期間,將建設地下隧道工程,緩解老城區的交通難題。在中山路片區的北段,今年4月份,濟南路拓寬工程也正式完工。在嶄新寬闊的濟南路上,雙向奔馳的車輛時速明顯快于老城區的其他道路。如果站在更加感性的角度,這種快與慢的對比,也可寓意中山路的未來與往昔。濟南路拓寬改造工程之所以被視為中山路區域保護更新的“第一仗”,不僅因為其拓寬之后,市民乘車進出青島火車站、中山路以及附近的諸多道路更加通暢。還因有了這樣一條可以分擔中山路過境交通的新通道后,中山路未來的產業規劃才可以有更多設想。
03
中山路老場景如何載入新產業
伴隨著地理空間的“補缺”和“留白”,全新的產業空間格局也伴隨著工程機械的轟鳴聲日漸清晰。市南區委歷史城區保護發展工委書記張志棟滿懷信心地向觀象君描摹了中山路片區不久后將“兌現”的文旅新動線。這個新的產業空間構想,打破了過去由南及北的思維慣性,重點突破了比較“冷門”的中山路北部區域。

俯拍中山路及周邊老城區 劉棟/攝
“中山路片區南部的業態是相對飽和的狀態,但是北部區域在此前多輪征收過程中,許多老房子和里院已經征收。這是我們可以在北部‘施展拳腳’的最現實的前提。” 天主教堂是青島最著名的地標之一,也是來青游客的必去景點,但一直以來,周邊的業態無法把這里強大的人流進行有效轉化。而張志棟口中這條可串起中山路北部片區的新動線,就是為了補足這些文旅短板。他介紹,緊鄰天主教堂的圣心修道院舊址,今年將完成修繕,之后將植入新的業態。由此向西到達中山路72號和74號,將打造一個集展覽、演出于一體的“網紅”打卡休閑地。再沿中山路向北,可到達本身已經有足夠流量的王姐燒烤。由此向東北方不遠,到達濰縣路19號,這里也將在今年完成整修,這座極具青島特色的大型里院,在同步尋覓全新業態。沿著四方路再向東走,正計劃建設一處街心花園,讓周邊居民和游客可以休憩賞景。

沿著街心花園再向東,平康東里等四五處里院建筑也正處于房屋整修和業態招引階段。再向東,濟寧支路區域已經開始布局打造一處文創產業聚集區,濟寧路同步建設租賃型青年公寓。在此周邊,黃島路西段十字路口處有一處非常漂亮的建筑,市南將把這里打造成藝術化的十字路口,再融合涂鴉等元素,成為年輕人喜歡的拍照“打卡”地標。 “由此再向南走不遠,便又回到了圣心修道院和天主教堂區域。這個大的步行街區西北部,還有正在建設的北京路片區,再向南,還有寧陽路銀魚巷街區。有了這些載體和業態的支撐,加上已開通的濟南路、正在修建的數百個停車位這些基礎配套,中山路北部片區也就活起來了。”張志棟說。春江水暖鴨先知。今年以來,知名餐飲品牌海底撈、島城知名文創品牌時光印記等諸多企業已經開始在西部老城區開拓布局。 “許多老建筑雖然才啟動修繕,但已經有不少公司、項目主動上門來找我們談了。這是西部地區產業方面非常可喜的變化。”市南區委歷史城區保護發展局產業負責人告訴觀象君。
保護更新一座老城,要比白紙上畫畫、建設一座新城成本高很多、難度大很多。但只要瞄準目標,一步一步踏實走下去,中山路復興之路就一定不會遙遠。
作者 | 王萌 攝影 | 邢志峰 劉棟
責任編輯:管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