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地理空間的“補缺”和“留白”,全新的產業空間格局正變得日漸清晰
中山路:“老場景”敞開更多新空間
今年是青島建置130周年,當青島人的目光再次聚焦這座城市的原點——中山路時,許多人會發現,已經蟄伏了20多年的中山路,正在突破此前強大的慣性支配,派生出新的氣象。

藝術營造節充滿著潮流氣息。
2月19日,青島灣項目首個拆除工程——國風大酒店地上部分完成拆除,青島火車站再次擁有大海視野。
4月2日,作為中山路區域保護更新工作的“第一仗”,濟南路拓寬改造工程建成通車。
“五一”假期期間,魯作家俱博物館和青島之光歷史名建展覽館對外開放。尚街里嘉年華在中山路商圈上演,創意集市、街頭表演等活動,讓老城文化更加豐富多元。
5月14日,海潤大廈開拆,青島灣項目再度向前推進;26日,黃島路片區啟動基礎設施綜合改造工程。
此外,今年中山路片區濰縣路19號等多棟老建筑將完成修繕工作,寧陽路片區銀魚巷項目、紅房子博物酒店項目、濟寧支路文創產業園項目等將向公眾開放。
……
這些空間和產業的閃轉騰挪,皆是堅冰融化的序幕。
重塑地理空間
在嶄新通達的濟南路上,雙向奔馳的車輛時速明顯快于老城區的其他道路。如果站在更加感性的角度,這種快與慢的對比,也可寓意中山路的未來與往昔。市南區委書記趙燕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曾表示,“保護更新一座老城,要比白紙上畫畫、建設一座新城成本高很多、難度大很多,但我們義不容辭。”
濟南路拓寬改造工程之所以被視為中山路區域保護更新的“第一仗”,不僅因為其拓寬之后,市民乘車進出青島火車站、中山路以及附近的諸多道路更加通暢。還因有了這樣一條可以分擔中山路過境交通的新通道后,中山路未來的產業規劃才可以有更多設想。
中山路片區的南部,同樣正在經歷地理空間的重塑。
繼該片區國風大酒店項目拆除后,市南區今年還將完成海潤大廈和華聯商廈兩處大樓的拆除工程。拆除后的空地可以打開通海視廊,通過建設青島灣廣場,實現“出了火車站就能看到大海”的愿景。同時,該片區今年首次明確提出的地下空間規劃方案,也讓不少人再次為老城復興的圖景感到振奮與期待。
重構產業空間
伴隨著地理空間的“補缺”和“留白”,全新的產業空間格局也伴隨著工程機械的轟鳴聲日漸清晰。
市南區委歷史城區保護發展工委書記張志棟在接受采訪時,滿懷信心地向記者描摹了中山路片區不久后將“兌現”的文旅新動線。記者注意到,這個新的產業空間構想,打破了過去由南及北的思維慣性,重點突破了比較“冷門”的中山路北部區域。
“中山路片區南部的業態是相對飽和的狀態,但是北部區域在此前多輪征收過程中,許多老房子和里院已經征收。這是我們可以在北部‘施展拳腳’的最現實的前提。”
天主教堂是青島最著名的地標之一,也是來青游客的必去景點,但一直以來,周邊的業態無法把這里強大的人流進行有效轉化。而張志棟口中這條可串起中山路北部片區的新動線,就是為了補足這些文旅短板。
他介紹,緊鄰天主教堂的圣心修道院舊址,今年將完成修繕,之后將植入新的業態。由此向西到達中山路72號和74號,將打造一個集展覽、演出于一體的“網紅”打卡休閑地。再沿中山路向北,可到達本身已經有足夠流量的王姐燒烤。由此向東北方不遠,到達濰縣路19號,這里也將在今年完成整修,這座極具青島特色的大型里院,在同步尋覓全新業態。沿著四方路再向東走,正計劃建設一處街心花園,讓周邊居民和游客可以休憩賞景。
沿著街心花園再向東,平康東里等四五處里院建筑也正處于房屋整修和業態招引階段。再向東,濟寧支路區域已經開始布局打造一處文創產業聚集區,濟寧路同步建設租賃型青年公寓。在此周邊,黃島路西段十字路口處有一處非常漂亮的建筑,市南將把這里打造成藝術化的十字路口,再融合涂鴉等元素,成為年輕人喜歡的拍照“打卡”地標。
“由此再向南走不遠,便又回到了圣心修道院和天主教堂區域。這個大的步行街區西北部,還有正在建設的北京路片區,再向南,還有寧陽路銀魚巷街區。有了這些載體和業態的支撐,加上已開通的濟南路、正在修建的數百個停車位這些基礎配套,中山路北部片區也就活起來了。”張志棟說。
“磁場效應”初顯
春江水暖鴨先知。敏銳的商人或許更早感應到中山路片區復興的熱度。
王廷濱已經在文創行業中浸淫十幾年。有了龐大的原創文創產品積累后,今年他決定將自己首個原創文創店鋪安家于中山路老環球商店。“因為中山路片區有大的規劃,市南區保發局也積極和我們對接,所以我們就來了。”王廷濱介紹,市南區向其提供了多個場地選擇,最終選擇老環球這兒,是因老環球是賣文體用品的,和文創產品有一定的傳承關系。
在廣西路上,正在籌建的青島紅房子博物酒店項目總經理許征雄介紹,他們幾位投資人之所以決心做這個項目,一是看中“紅房子”這棟建筑的獨特性,二是看中其臨近棧橋的地角優勢。青島紅房子博物酒店項目是將廣西路33號德國醫藥商店舊址與周邊建筑、院落一體化運營,打造成一個涵蓋酒店、西餐、高端鋼琴演奏會等諸多現代元素于一體的文旅綜合體。
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知名餐飲品牌海底撈、島城知名文創品牌時光印記等企業也相繼在中山路片區開拓布局。“過去提到中山路,所有人的反應就是海鮮干貨一條街,所以到了冬天,這條街也相對冷清。我們希望未來中山路能增加更多像我們一樣的,既可以面向游客,又能吸引本土市民的業態,營造新的商業生態。”王廷濱對記者說。
40家潮牌“擺上”百年老街
6月24日上午,為期4天的“尚街里夏日集市·藝術營造節”在市南區寧陽路銀魚巷拉開帷幕。來自京滬杭和青島本地的近40家創意品牌、潮流躁動的街頭演出、極富藝術氣息的展覽與寧陽路片區斑駁的墻面、濃郁的市井氣息產生強烈碰撞。許多打扮入時的年輕人,也因這場集市活動第一次走進寧陽路這條具有百年歷史的老街。

寧陽路街區緊鄰青島火車站和港口,是泰安路、湖北路、泗水路、肥城路的合圍區域。2020年,市南區啟動寧陽路街區改造項目,打造青島民宿特色街區。目前,寧陽路街區已完成5處里院保護修繕工程,其中兩處已載入網紅餐飲、文創產品業態。另有一處小型里院打造成了銀魚巷微型博物館,收藏展示了寧陽路片區修繕過程中發現的一些老物件,讓市民游客可以更深切地感受到這條街的歷史。(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萌)
責任編輯:榮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