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訴人:石秋(化名)●性別:男 ●年齡:60歲
成家之時一窮二白
我生在農村,是家里的長子,還有一弟一妹。 20歲時,我來到城市當了工人,隨后就在這里娶妻生女、安家落戶了。那些年,我和妻子的工作都很忙,收入又不高,女兒沒人帶,我真希望父母能幫幫我,可他們卻說家里農活太多,再說弟弟妹妹還沒結婚。
幾年后,弟弟妹妹相繼結婚,父母在老家給弟弟蓋了房子,給妹妹也陪嫁了不少,接著又幫他們帶孩子。作為大哥,我倒沒什么怨言,畢竟時代不同。可妻子心里卻很不是滋味,她總是跟我嘮叨我們結婚時什么都沒有,一點也沒沾上家里的光。

伺候父母毫無怨言
每當妻子心里不平衡時,我就勸她盡量想開些,畢竟我們在城市,怎么說生活條件也要比農村好一些。弟弟妹妹現在有困難,我們就多體諒體諒他們;等我們有了困難時,他們再幫助我們不就行了。聽我這么說,妻子才不再計較了。轉眼孩子們長大了,父母卻漸漸老了。
2000年,母親得了腦血栓,出院后生活就不能自理了。不久,父親又得了股骨頭壞死,腿疼得根本走不了路。弟弟弟媳忙著干活,對老人的照顧僅限于送點飯。看到病中的父母,我心疼不已,就跟妻子商量先把他們接到城里住一段日子,妻子答應了。
為了父母委屈孩子
我家的房子只有60多平方米,有一大一小兩個臥室。把父母接來后,我們把大臥室中間做了個隔斷,算是隔出了兩個房間。盡管我們經濟拮據,但還是給父母請了保姆。我原以為父母只是在我家住一陣,后來考慮弟弟妹妹都很忙,我就沒有把父母送回去。
這樣一住就是十多年。在我和妻子的精心照顧下,父母的身體有了很大的好轉,他們不但能照顧自己,還能出門散步。后來,女兒有了對象,因為沒房她想在家里結婚,我沒答應,因為家里實在太小了。為了省錢,他們只好去郊區租房。
面臨困境左右為難
今年5月,女兒生了一對胖小子。我開心極了,但同時又心疼他們租的房子遠、條件差。我想補貼他們點生活費,但又沒有那么多錢,我想讓他們搬回來住,可家里實在沒地方。妻子說,咱們辛苦了十多年,現在讓你弟弟妹妹出點力吧。
我說孩子還年輕,吃點苦就吃點苦吧。妻子說,咱們剛成家時不是也遇到了和女兒一樣的困難嗎?當時咱們多希望有人幫一把啊!父母是大家的,幾個兒女都可以贍養老人,可女兒只有咱們可以依靠,她結婚時咱們沒幫忙,現在有孩子了,咱不能不管吧。我覺得妻子說得很有道理。
遭到誤解我心很涼
我不好意思開口,就讓叔叔跟弟弟妹妹商量,現在農村條件也好了,能不能把父母接回去照顧幾年,等我們把兩個外孫帶到上幼兒園,再把他們接回來。再說,就算老人回去,我們也不會不管,我們會經常回家看望,在經濟上也會盡到責任。
沒想到弟弟妹妹都不高興了,說老人現在歲數大了,不好伺候了,我們又推給他們。還說我們疼女兒、疼外孫,卻不想管父母。聽到他們這么說,我心里很涼,同時也感到很委屈。如今我和妻子也都是花甲老人了,十多年來,我們那么體諒他們,他們怎么就不能體諒體諒我們呢?(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李慧)
看了今天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你覺得男主應該怎么辦?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有心事,找慧姐,慧姐會解小心結。(互動郵箱:zaobaoqingsu@126.com) 更多內容請關注“觀海·傾訴”頻道。
責任編輯: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