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8月5日訊 男子朱某通過工友朱某建介紹認識了一名美女網友,孰料談了不到一個星期的“戀愛”竟然被對方騙走5000元。朱某報案后,黃島警方的調查結果讓他大為吃驚,騙子竟然就是朱某建(男,25歲,安徽人)。

7月27日上午,朱某到黃島公安分局藏馬派出所報案稱,懷疑自己被騙。據朱某講,他在藏馬鎮一處建筑工地打工,約一個星期前,工友朱某建將他的一名女網友的閨蜜“宋亞茹”介紹給他。添加微信后,“宋亞茹”稱可以給朱某當情人,而且不會打擾他的家庭。隨后的幾天里,“宋亞茹”一會提出要購買游戲皮膚,一會又說要割雙眼皮,以多種理由向朱某借錢,讓他發紅包。朱某拿不定主意,就找朱某建咨詢該怎么辦,朱某建則告訴朱某要“舍得投入”,朱某遂先后通過發紅包和轉賬的形式給了5000元。朱某向“宋亞茹”多次發起語音和視頻聊天,結果總是被拒絕,便懷疑被騙。
藏馬派出所接到朱某報案后,立即展開調查。民警通過查詢朱某的轉賬記錄,發現“宋亞茹”收款時顯示的名字最后一個字是“建”,而“宋亞茹”的微信號是朱某建推送給朱某的,兩者之間是否有聯系?經過進一步查證,民警確認朱某建有詐騙嫌疑。7月28日,辦案民警依法傳喚朱某建,朱某建供認了詐騙犯罪行為,該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據朱某建供述,他和朱某都是水電工,在一個工地上搭班干活。7月20日下午,朱某建偶然看到朱某的“借唄”額度是6萬,十分驚訝,他便向朱某借3000元,說要給孩子買奶粉,朱某爽快地借給了他。朱某不知道的是,朱某建并沒有拿錢給孩子買奶粉,轉手就給一個女網友轉了520元。
7月21日,朱某建和一名女網友視頻聊天時,剛好這名女網友的一位閨蜜也在旁邊,朱某聽到她們說話,隨口問了一句那個女網友的閨蜜有沒有男朋友。朱某建心里當時就想好了一個圈套來騙朱某,便告訴朱某可以將女網友的“閨蜜”介紹給他認識。當天晚上,朱某建將自己的一個微信號頭像換成從網上下載的美女照片,推送給朱某。第二天,朱某通過了朱某建的添加好友申請,謊稱叫“宋亞茹”。朱某以前沒有和女網友聊過天,向朱某建請教,朱某建就慫恿他發紅包,而“宋亞茹”也不停地暗示朱某發紅包。朱某想和“宋亞茹”語音聊天和視頻聊天,朱某建怕露餡,一直不敢接。
7月24日,“宋亞茹”說有急事向朱某借5000元。朱某覺得錢太多了,怕上當受騙,就又征求朱某建的意見,擔心“宋亞茹”不是女的。朱某建為了騙到錢,就謊稱見過“宋亞茹”,說“她”長得還可以。朱某信以為真,便多次通過紅包和轉賬給了“宋亞茹”5000元。之后,朱某多次向“宋亞茹”發起語音和視頻通話,但總被拒絕,他覺得被騙了,遂報案。
當辦案民警告訴朱某詐騙他的人就是朱某建,朱某十分吃驚。朱某說轉賬時也曾注意到對方名字的最后一個字是“建”,心里也懷疑是朱某建在演戲,但看他說的有鼻子有眼的,就相信他了。民警提醒,網絡交友一定要謹慎,涉及到轉賬匯款時,一定要核實對方身份。(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賈臻 通訊員 齊林新 文/圖)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