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上午,青島市紅十字會、平度市紅十字會舉行儀式,歡送平度市造血干細胞捐獻者戰萌萌啟程赴濟南,進行為期六天的造血干細胞捐獻,為素未謀面、身患血液病的8歲男孩送去“生命的種子”。捐獻成功后,戰萌萌將成為平度市第4例、青島市第113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漫長等待,終有結果
“從來沒有想過,當年一個看似簡單的決定,今天能夠挽救一條鮮活的生命。”1990年出生的戰萌萌家住平度市同和街道,2016年參加無償獻血時,她在紅十字會志愿者的動員下進行了造血干細胞留樣。留樣后,戰萌萌很快收到中華骨髓庫的通知,告知她與一名患者的造血干細胞初配吻合,隨后戰萌萌進行了高分辨采樣,但是此后一直沒有后續關于造血干細胞捐獻的進展通知。“我每天都在祈禱,希望對方患者能勇敢戰勝病魔,只要他需要,我肯定會全力以赴去救他。”
今年5月,捐獻流程再次啟動,戰萌萌接到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電話,當詢問她是否仍然愿意捐獻造血干細胞挽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時,戰萌萌激動地說:“這一刻我盼了很久,我愿意給他(她)送去生的希望。”隨后戰萌萌在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陪同下做了捐獻前體檢。由于體檢當天坐車勞累,戰萌萌的血壓輕微偏高,雖然不影響體檢結果,但戰萌萌說:“我回去要多運動,戒掉零食,把身體調整到適合捐獻的最佳狀態。”
排除萬難,輕松上陣

按照省紅十字會關于造血干細胞捐獻的采集通知,戰萌萌將于8月6日赴濟南捐獻。戰萌萌的母親剛開始有所顧慮,戰萌萌便把網上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的案例給母親看,最終說服母親同意她赴濟南捐獻。戰萌萌還是一位年輕的媽媽,家里有4歲的孩子正放暑假。這次捐獻需要在濟南住六天,戰萌萌說:“自從孩子出生,我們從來沒有分開過這么久,這次讓孩子在家跟著爺爺奶奶。”
戰萌萌入職新公司不久,現在正是公司業務繁忙、人手緊缺的時候,領導的回復讓她徹底安了心:“這是你們當下年輕人的社會責任,是弘揚社會正能量的舉動,也是我們公司的榮譽,公司給你批假,放心去吧。”安頓好家人、交接好工作,戰萌萌放下心里的包袱,開始準備為期六天的捐獻之行。
播撒火種,挽救生命

博愛傳遞真情,奉獻拯救生命。戰萌萌的這一義舉將實實在在拯救一條生命,拯救一個幾近絕望的家庭。戰萌萌說:“我獻出的只是可以再生的造血干細胞,但是卻可以讓一個人健康地活下去,讓一個絕望的家庭回歸安寧,讓他(她)繼續做父母的兒女、孩子的父母、朋友的朋友。蕓蕓眾生,我們能夠配型成功,是患者的幸運,也是我的榮幸。”
近年,越來越多愛心市民加入到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目前,全國累計入庫志愿者超過295萬人,已成功捐獻11583例,其中青島市入庫志愿者4.08萬人,平度市造血干細胞入庫志愿者1424人。2020年平度市紅十字會聯合平度市政法委將造血干細胞捐獻納入見義勇為行為認定、表彰獎勵等范圍。中共平度市委辦公室、平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了《平度市社會成員信用積分和信用評價管理辦法》,將捐獻造血干細胞納入信用體系加分項,成功捐獻信用評價體系將獲得80加分。
捐獻造血干細胞是挽救生命、造福社會的人道善舉,是社會文明進步、道德風尚提升的體現。非血緣造血干細胞配型成功比例大約為十萬分之一。目前,非血緣造血干細胞捐獻的采集方式不是傳統觀念中的“采集骨髓”,而是從外周血中采集造血干細胞,是一種安全、科學的方法,無損志愿捐獻者的個人健康。歡迎年齡在18至45周歲、身體健康的市民到我市各獻血點,在充分了解相關捐獻知識,并征得親屬同意之后,填寫入庫申請表正反兩頁,并留存8-10毫升血樣,就可以加入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給更多患者和家庭帶去新生的希望。(觀海新聞/青島晚報 記者 于波 見習記者 欒丕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