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島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青鴿桑榆健康”志愿服務團在學院陳沉老師的帶領下在青島市即墨區圓滿完成醫療衛生實踐。團隊以“立足居民”、“入戶服務”、“落于實處”為宗旨,以學習“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為主題,以黨的十八大提出的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三大目標為主要實踐方向,通過實地調研、深入鄉村基層、總結互鑒學習、提供醫療服務等多種學習途徑以立體實踐形式獲得深層次的實踐體會。
7月9日,志愿服務團前往即墨古城社區舉辦“規避誤區,健康生活”公益講座。本次講座主要從空腹飲食和食物相克兩個方面向老人普及公共衛生相關知識。在空腹飲食方面,圍繞劑量與效應展開講解,告訴老年居民,離開劑量談毒性都是不合理的觀點。通過具體實例進一步解釋劑量與效應不可分割的關系,呼吁社區居民關注食品安全,學習營養搭配,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選擇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



7月10日上午,志愿團成員赴即墨區龍泉街道維普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進行參觀學習。首先,團隊成員在中心工作人員的帶領下了解了龍泉街道養老服務中心農村基層養老新模式的建設情況。在養老服務中心,有完備的基礎農村養老設施,有棋牌室、書畫室、沐浴室、日托室、心理康養室等專為老人日常生活而設計的各種設施;有政府補助90歲以上老人免費,80歲以上老人5元一餐的市場價12元標準餐;有政府為了保證老年人的養老尊嚴為失能失智的老人購買的入戶衛生護理服務。
隨后,團隊為該社區老年人帶來兩場主題分別為《遠離高血壓》和《痛!痛!痛!——痛風》的公益講座。兩場講座分別從高血壓的病因、治療及預防和痛風原因、痛風表現及防治方面展開,特別強調要注意平時的飲食,這與疾病的預防是密不可分的。最后,該團為老人測量身體基礎指標并登記信息,以便后續隨訪工作進行,并針對老人當前狀況給出飲食和服藥意見。




7月10日下午,團隊集體前往青島市維普養老產業有限公司參觀學習,就即墨區“1+18+N”健康智慧平臺的開發與使用情況與老年人居家養老模式展開深入探討。工作人員帶領團隊成員一行參觀了維普居家養老樣板間并且對團隊成員進行了集體培訓。通過對養老產業的整體布局、分級醫療等方面的學習,深入了解了青島市養老體系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對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公共衛生干預方案也有了更深的認識。



7月11日,該團赴即墨古城展開一系列志愿服務活動。首先,該團前往即墨古城以分發單頁的形式向市民宣傳健康知識,呼吁大家健康飲食,實行分餐制。在發放單頁的同時,與市民進行了親切友好的交流,了解到當下大眾的生活及飲食習慣并運用自身掌握的知識給出合理的建議,為提高全民健康素養獻出一份力量。隨后,團隊來到社區活動中心,參與到老人們的日常活動中,和老人交流并學習剪紙的方法和技巧。最后,團隊成員為古城社區的老人們測量血壓并登記血壓信息,以便后續隨訪工作進行,并針對老人當前血壓狀況給出飲食和服藥建議。




7月12日至20日,團隊成員跟隨維普養老的工作人員分別前往龍泉街道和潮海街道,走訪慰問失能或半自理老人。12日至14日,該團前往即墨區姜家埠南村為寒假社會實踐建立檔案的15戶患有高血壓的貧困老人進行入戶服務,為老人測量血壓、血糖等指標并做好記錄。15日至20日,該團前往即墨區龍泉街道進行實地調研,共計走訪40戶困難家庭。團隊成員詢問了老年人的身體狀況,評估老年人的自理情況,睡眠情況和心理健康情況后,為老人測量血壓并進行高血壓相關信息調查。此次入戶隨訪活動中,團隊完善困難老人基本信息,建立動態管理數據庫,為老齡工作提供詳實的數據支撐。切實讓老人感受到了社區大家庭的溫暖,使老人和社區的聯系更加緊密。



“青鴿桑榆健康”志愿服務團本次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實地調查。從日常飲食到運動時長,從身體指標到日常用藥指導,多角度、全覆蓋的去了解群眾生活方式,從而為更好的提供公共衛生服務提供導向,讓本次活動真正成為持續性、廣泛性、滲透性的社會公益服務。
行程雖短,但收獲頗豐。在幾天的公共衛生相關工作探索的過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難,在運用公共衛生專業相關知識處理并解決困難的同時,志愿服務團成員的實際應用能力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升。不僅如此,團隊在社會實踐中學習到了專業課本上無法觸及的知識與技能,清楚地了解到公共衛生專業背后的知識與財富,也看到了當今社會公共衛生服務與管理上的欠缺與不足,這些都會幫助志愿團隊成員從更高的層次去了解社會、鍛煉與磨礪自我,促進個人三觀的良好發展。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是守護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的第一道防線,公共衛生在“健康中國2030”建設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青大公共衛生學院“青鴿桑榆健康”志愿服務團力圖以公衛學子的身份為紅色血脈賡續力量,奮勇投身黨的十九大繪就的宏偉藍圖,奮力將建成“健康中國”的目標在自己手中變成現實!
實習編輯:李正玉
責任編輯:楊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