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8月11日訊 作為中國民航首批18個“智慧型機場”示范項目之一,青島膠東機場從建設之初就著手于智慧建設,單體五指廊構型航站樓、高地鐵下穿航站樓的零換乘綜合交通中心、國際最高綠色三星標準的航站樓、國際最先進信息化系統智慧機場等,這些均成為為膠東機場的“個性標簽”,而諸多“黑科技”也使這個新機場成為一座時尚現代的機場。而膠東機場的“智慧”,也體現在建設了集機場巴士、長途客運、出租車、網約車、私家車、高鐵、地鐵、公交等多交通方式為一體的交通智能化系統,支撐以機場為主體的綜合交通換乘中心專業化運營管理。

“海星”航站樓顏值高
膠東機場在國內率先采用集中式指廊造型航站樓。從空中鳥瞰,“海星狀”造型的航站樓以富有張力的連續曲面將五個指廊與大廳融為整體,非常有特色。航站樓五指狀對稱布局中,國際指廊位于中間,國內指廊位于兩側,便于國際與國內航班的中轉聯系,機位布置可根據國際運量的增長靈活調整。便捷的中轉流程、盡可能縮短的中轉時間,與法蘭克福、日本羽田等機場中轉時間相近,解決了新建機場規模越來越大,系統復雜、步行距離過長等問題。
別看“海星”伸向五個方向,該航站樓布局合理:未來旅客通過安檢步行至各個登機口的距離為550米左右,在國內同類機場規劃中為步行距離較短的;近機位數量為76個,通過多機位的組合可以達到80個以上,為國內同類機場規劃中近機位數量最多的;航站樓國際指廊居中,航班中轉高效,國內轉國內中轉45分鐘以內居于全球領先水平(中國民航標準為90分鐘,亞特蘭大、法蘭克福、日本羽田等世界最高效率機場中轉時間基本在40-45分鐘區間)。
全通型引領民航業發展方向
當前,加快數字化轉型、建設更高水平的智慧城市已成為城市競爭的新賽道。
作為中國民航首批18個“智慧型機場”示范項目之一,膠東機場充分運用先進成熟的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和移動互聯等先進技術,著力打造智慧生產、智慧安全、智慧管理、智慧服務和智慧交通等五大特色,全流程自助的智慧出行模式將給旅客帶來前所未有的全新體驗。
與流亭機場相比,膠東機場還是一個“全通型”交通樞紐的新樣本。建設內外部聯通的綜合交通體系,是提高機場運行效率的關鍵。作為國家發改委綜合交通樞紐重大建設示范工程,膠東機場規劃建設了結構合理、銜接順暢、方便快捷的立體零換乘的綜合交通中心(GTC),最大特色在于與高鐵、地鐵機場站結合建設,實現了航空、軌道、高鐵等交通方式的零換乘,形成空陸一體的“全通型”綜合交通樞紐,以膠東機場為中心“1小時內連通青島”“1.5小時通達全省”“2小時通達蘇北、豫東和皖北地區”。
膠東機場轉場后,青島將全面突破流亭機場跑道、航線、空域等發展瓶頸,與仁川、大阪、北京、上海等國際城市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充分發揮東北亞幾何中心的優勢,打造面向日韓的1小時快線,憑借山東半島強大的腹地經濟實力,重新塑造東北亞航空版圖。
此外,新機場全方位堅持綠色環保理念,建筑全部按照綠色星級以上標準設計,其中,航站樓達到國際最高綠色三星標準;率先將海綿城市理念引入機場,打造國內首個海綿機場,被住建部列為2017年度市政公用科技示范工程;國內首次選用22萬平方米的航站樓不銹鋼屋面,主要解決揭蓋、漏雨等傳統材料無法克服的弊端;建設獨立能源中心,綜合用能效率達90%以上;國內首個建設綜合管廊的機場,總長度達19公里,被列為國家綜合管廊重點試點項目。
安全信息平臺形成智慧新格局
確保旅客法定自由和權利,維護旅客的正當權益,保持社會要求的公共服務能力,借助高新科技與專業設備,不動聲息地及時篩查出混跡在龐大旅客群體中的圖謀不軌者,有效查驗出想蒙混過關的各類違禁物品,預防出現各種非法干擾行為,是機場做好安全工作的根本。如何及時制止各種可能危及民航安全的事情發生,以保障絕大不斷研究歷久彌新的工作課題。青島膠東機場通過搭建統一的安全信息平臺,將機場監控、門禁、周界、安檢信息、X光機等與安全防范相關的系統整合起來,實現安防信息智能獲取,入侵、越界等安防事件智能俘獲,危險人和物自動定位及預警,相關安防信息的自動關聯,異常情況的自動報警和控制、緊急情況相關安防系統的智能協同工作,安全事件及其信息自動關聯,安全管理體系系統化運行等,實現智能化的空防安全、生產安全、環境安全,最終形成事前預防、事中處置、事后分析的多層次和智能化立體安防體系,使安全防范智慧化。
“云腦”上陣解決機場交通難題
機場是一個開放系統,在空側通過跑道、停機坪、飛機等與外界客貨交流;在陸側借助周邊道路、各種交通方式實現與外界的溝通,空側和陸側交通的各個環節達到均衡機場才能正常運營。當前,全國民航加快推進“四型機場”建設,實施以智慧為牽引的發展戰略,完成從空側到陸側全生態、全場景,全流程的整合與協作。因此,建設以機場為核心的綜合交通樞紐,推進陸側多種運輸方式統一標準、統一設計、同步建設、信息共享、協同管理,是實現機場智慧化運行的前提條件。
隨著膠東機場正式轉場,集機場巴士、長途客運、出租車、網約車、私家車、高鐵、地鐵、公交等多交通方式為一體的交通智能化系統也投入使用,從而為乘客以及管理者提供多元化的智能化體驗。
據悉,青島膠東國際機場是國內領先的陸側綜合交通一體化協同管理的智慧機場,多種交通方式數據互聯互通,不僅可以保障機場日常情況下的監控預警,尤其是突發大客流情況下的運力資源調配,還能夠為旅客提供全流程“直通車”式的出行服務,提升機場樞紐內的換乘體驗。
在不少機場,陸側交通核心區域頻發旅客排隊過長、停車場出入口擁堵等異常事件,由于主要依賴人工現場巡檢和視頻輪巡,人力投入大,事件處置依賴人工經驗,容易因為處置不及時或處置不當,造成事態升級。而在膠東機場,技術人員利用5G、視頻分析、物聯網技術,實現出入口、售檢票區等6大重點區域的運營、客流、交通、設備4大類17小類異常事件的自動識別與報警。事件處置過程中,自動關聯周邊視頻報警核實;根據事件類型自動生成空閑交通方式引導、信息發布等處置方案,并提供誘導信息一鍵發布、事件任務快速下發等快捷服務,有效提高事件響應及處置效率50%以上。
與流亭機場當前的出租車調度主要依賴人工相比,膠東機場轉場后利用5G、AI視頻分析技術,實現上客區旅客等待人數、蓄車場運力資源等信息實時感知,結合客流預測算法預測將要來臨的旅客量,自動生成調度指令。同時聯動蓄車場、上客區道閘系統自動放行,從而可減少現場車輛調度與維序崗位50%以上。另外,蓄車場、上客區道閘系統的聯動可以解決車輛的插隊、搶行和短途車等問題,實現出租車調度與管理難題的“雙突破”。
膠東機場停車區分為五層、近四千個車位,樓內結構復雜、車位眾多,為滿足車主快進快出、便捷尋車等需求,在出入通行方面通過配置高清車牌識別設備、高速道閘等實現車輛的快速識別及秒級放行,膠東機場停車場共配置12進口12出口,其中有9個全自助出口,提供包括ETC、支付寶、微信、銀聯閃付、銀聯無感支付等7種繳費方式,保障車主快進快出。另外使用中心監管模式,車主遇到不抬桿、繳費爭議等問題,可通過出入口“機器人”與中心聯系獲取幫助,同時監控中心也會實時監測出入口放行效率,一旦發生車輛排隊過長的問題,工作人員會第一時間獲知并趕往現場處理。在停車服務方面,車主可通過膠東機場APP使用動態尋車、電子發票、場內提前繳費等更多停車服務。
膠東機場還提供了10余種換乘交通方式。旅客到達機場后,亟需知道可換乘的交通方式種類,以及可乘坐哪種交通方式能夠快速離開機場。膠東機場打造了“直通車”式樞紐信息服務,打通24個信息化系統,將交通運營數據、天氣數據等全面整合與分析,結合換乘時間、候車時間預測算法,無線室內定位技術,通過查詢機、信息誘導屏及APP等方式,行業內首次實現涵蓋出租車排隊長度等二十余種動態交通換乘信息的整合發布,實現換乘交通方式動態信息發布及查詢、路徑導航、快捷購票等信息服務,幫助旅客獲取最全面精準的信息服務,有效縮短旅客換乘過程內無效巡游和等待時間,提升一體化出行體驗。(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劉世杰)
青島膠東國際機場“之最”
●國內首次采用單體五指廊航站樓構型
●國內轉國內航班中轉45分鐘以內居于全球領先水平
●國內首個集高鐵、地鐵、高速、機場等多種方式于一體的綜合交通中心(GTC)
●國內首個海綿機場
●國內首次選用22萬平方米的航站樓不銹鋼屋面
●國內首個建設綜合管廊的機場
●首批國家級臨空經濟區
責任編輯:馬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