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茲侯文化展覽館外景。
六汪鎮龍庵村緊靠祝茲侯遺址,近年來,通過引進項目,不斷深挖村莊文化內涵,借助文化產業帶動村莊發展,不僅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集體經濟也實現了正向增收。如今的龍庵村名氣越來越大,村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文化興村的新區新樣板已初見雛形。
村容村貌大變樣
美麗鄉村大提升
“現在我們村美麗鄉村建設已經基本完成,道路硬化、村莊綠化、亮化等工作都已升級改造完畢。”六汪鎮龍庵村黨支部書記王志元告訴記者,通過美麗鄉村建設,進出村的主干道路由原來的四米寬擴展到六米寬,并且全部用瀝青覆蓋硬化。
在村后的村民健身休閑公園記者看到,景觀打造已經完成,供村民鍛煉休閑的健身器材也都全部調試完畢。“除了這些改造提升以外,村莊的排水溝也在原有基礎上全部進行了抹灰硬化處理,原來暴露在外面的排水溝也全部加蓋了蓋板,不僅能防止異物堵塞,還美化了環境。”王志元介紹說,村內路燈在原有基礎上全部進行了更換整修,35盞路燈基本實現全村覆蓋。“為了更好地維護村民財產安全,我們今年又在村子里加裝了12個監控攝像頭,加上原來的17個,已經實現了全村的監控覆蓋。”王志元說道。
項目進村動力足
增收致富有希望
“像我這個年紀的人,在家門口還能找到打工的地方,心里別提多高興了。”今年72歲的龍庵村村民陳夕山正在地里忙活著,陳夕山告訴記者,村里通過引進農業項目,不僅流轉了自己家的土地,還讓自己在園區找到了一個月3000元工資的工作,自己現在身體很好,能有活干,他覺得日子過得越來越有甜頭了。
“2018年,鄉村振興工作隊入駐我們村,在實地考察了我們村的實際情況后,工作隊通過推薦對接,引進青島祝茲侯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特色產業項目落戶村莊,流轉土地600多畝,其中的150畝用于打造農業產業項目,今年種了油葵,收成不錯。”王志元介紹,除此之外,青島西海岸供銷集團還流轉村莊土地200畝,用于農業生產項目打造。“兩個項目可吸納村莊勞動力30余人,能為村集體實現年增收20萬元左右。”王志元告訴記者。
鄉村旅游活力足
文化興村見雛形
“我們公司之所以選擇投資龍庵村,就是看到了龍庵村的地理位置優勢,村莊就在祝茲侯遺址附近,本身就具有非常濃厚的文化底蘊。”青島祝茲侯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陳緒彬告訴記者,借助祝茲侯文化,現在在村里打造了兩處祝茲侯文化展覽館和兩處鄉村民宿。
“我們這兩處民宿都是租賃的村民的房子,每年的租金是2000元,租賃時間為20年,我們對房屋原有結構進行了保留,按照鄉村風格對民宿進行重新打造,滿足現代游客需求。同時,我們在村子的南邊租賃了一處民房,將其打造成祝茲侯陶藝館,游客可以在這里體驗制陶樂趣。”陳緒彬告訴記者,據了解,整個項目建成以后,龍庵村將被打造成集觀光旅游、鄉村民宿、陶瓷文化展示等多方面于一體的鄉村綜合體。借助文化產業的東風,龍庵村必將借勢上揚,邁向發展新階段。 梁玉鵬
責任編輯 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