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市學聯主席、青島大學學生會執行主席胡明輝:
以青春之名,書寫青年擔當
和多數即將升大四的法學本科生一樣,胡明輝的暑假很忙,考研、實習、備戰法考,都關系著未來;但與其他同學不同的是,青島市學聯主席、青島大學學生會執行主席的身份,讓他在學習之余要兼顧更多的學生工作。“我的專業是法學,又想實實在在為同學做點事,所以大一的時候選擇加入了青島大學學生會權益部。”胡明輝這樣描述他從事學生工作的初心。

工作中的胡明輝。
“剛入學時,學校很多教學樓都沒有飲水機,很多同學喝水不方便,其中兩棟教學樓因為考研學生比較多,問題更加突出。了解到這個情況后,我們立刻著手調研同學們的需求,與學校后勤部門積極協調,現在,青島大學各校區教學樓已經基本實現了飲水機全覆蓋,同學們喝水更方便了。”過去的三年時間里,對于同學們的權益工作,胡明輝付出精力最多。現在,由胡明輝帶領權益部運營的“青島大學權小益”平臺已經建立起線上收集問題、對接學校各職能部門的雙向溝通機制,累計訪客200萬人次;“權小益”平臺配套建設的解答互助群聊和二手交易群覆蓋青島大學學生2300余人,為同學們提供校園生活百科解答、尋物啟事、閑置物品交易等服務。2020年,在學校后勤座談會舉行之際,胡明輝和同學們向全校發布線上問卷,回收問卷三千余份,內容涵蓋在校學生學習生活中關心的22個領域;2020年青島大學學代會上,“權小益”平臺共收集來自35個學院的47項提案并向學校職能部門反映。“很辛苦,但看到同學們能喝上一口熱水、用上干凈的浴室、更加便利地取到快遞和深夜回宿舍的路上點亮的一盞盞路燈時,我覺得我們的努力是有意義的。”胡明輝說。
在校學生會辦公室,掛著一幅寫有“全心全意為同學服務”的條幅。胡明輝深有感觸地說:“從學生會干部到一名預備黨員,從‘全心全意為同學服務’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我的工作被賦予了更豐富的內涵,也更需要我們把眼光放開,走出校園,為更多人辦實事、辦好事。”
“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學校邀請了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的老兵王傳柱給大家作報告,同學們聽后很受感動,美術學院的同學還給百名老兵繪制了畫冊。所以我們也將尋訪老兵作為這次下鄉的主題,希望能夠挖掘更多的紅色記憶。”對胡明輝來說,每年暑假參加“三下鄉”活動已經成為習慣,今年暑假,雖然面臨著升學、備考等多重任務,胡明輝還是抽出了一周的時間和同學們到泗水縣,“在泗水縣退役軍人協會的帶領下,我們10人走訪了當地參戰老兵,并在黃土崖村開展了‘紅色記憶微課堂’活動,給孩子們講述老兵的故事。三位當地的少先隊員聽后很受感動,主動提出一起去看望老兵爺爺。”
三年來,胡明輝還多次利用假期時間帶領支教團到農村支教、調研、開辦夏令營。出身農村,讓胡明輝比別人更能理解農村孩子的內心。“在我的家鄉,有一所幾個村共同建起的希望小學,算上校長只有5名老師,有的老師甚至只有初中學歷。”胡明輝說,第一次支教沒有經費,他和支教團的同學們自費給家鄉20多名小學生組織了一次夏令營,教美術、音樂、英語和法律知識。“也正是在這短短三四天的時間里,我們從孩子們的眼中看到了他們對未來的期望,堅定了我繼續開展支教活動的決心。”2020年,青島大學響應共青團山東省委號召,在濟寧市泗水縣投資援建了“希望小屋”,改善農村孩子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在回訪‘希望小屋’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很多農村孩子性格內向,甚至有些孩子出現了心理問題,他們被貧困的條件和有限的眼界‘鎖’在了農村。”這些孩子讓胡明輝開始思考另一個問題:除了物質幫扶,我們還能在他們的成長中起到什么作用?“為此,我們開展了‘微愛姐姐’活動,希望能以我們青年的力量,帶他們去看更廣闊的世界。”胡明輝說。
奮斗一直是青年人最鮮明的底色。這是屬于他們的時代,以胡明輝為代表的青年,正以青年最清澈的愛,完成與時代的共振,以青春之名,在青島這片青春的土地上書寫著屬于青年的擔當。(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藺君妍)

青島日報2021年8月12日3版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