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扎根基層23年,先后在6個鎮街任職,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如今又在為西海岸新區西部老城區的強勢崛起而馬不停蹄地忙碌著……他就是珠海街道黨工委書記、青島西海岸交通商務區工委委員唐恩志。
初見唐恩志,他正頂著烈日在一個工程現場調研項目推進情況,這是珠海街道推進城市更新計劃的其中一個戰場。滿臉汗珠、衣服被汗浸透,不顧三伏天太陽炙曬,他依舊堅持要到現場看看?!爸挥械浆F場才能有最直觀的感覺,掌握第一手情況,更有利于決策,決不能怕吃苦偷懶。”唐恩志說,堅持到一線,是他20多年基層工作總結出的“法寶”。
“我剛到鄉鎮時,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車,每次外出要騎至少十幾里路,路面坑坑洼洼,全是土路,下雨天只能扛著自行車走。”1998年,唐恩志初到鄉鎮工作,那時候的鄉鎮貧窮落后,鎮上甚至連機關干部的工資都發不出來,“和那時候比,如今吃這點苦算啥!”

2020年6月,唐恩志就任珠海街道黨工委書記。珠海街道地處西海岸新區老城區,是原膠南縣委縣政府所在地,這里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但城郊農三結合、情況復雜。如何實現鄉村振興、老城區舊貌煥新顏,是擺在唐恩志面前的一道難題。“結合街道這種既有城市社區、又有城中村和純農業村的實際,我們提出一個發展思路,那就是城區實現品質和服務雙提升,借勢實現城市更新,農村在綠色發展中實現鄉村振興?!碧贫髦菊f。
服務保障功能區建設,是珠海街道的一項重要任務。上任伊始,唐恩志便遇到了硬骨頭:中化科技創新城首開區項目和長安路片區安置區項目的凈地工作都進入到了最關鍵、啃硬骨頭的階段。
那段時間,他帶頭沖在一線,既當“指揮員”,又當“作戰員”,吃住在工地,有時連續從早晨7點工作到晚上10點,開會分析、入戶走訪。最終用了20天時間,圓滿完成了凈地工作,為這兩個重點項目的順利推進贏得了時間和空間?!扒闆r非常復雜,困難也非常多,這就要求我們在一切工作中,都要從照顧群眾的利益出發。把群眾利益放在心中,滿懷真誠去做老百姓的工作,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回憶起那段歲月,唐恩志仍頗為感慨。
珠海街道是老城區,沒有物業的老舊小區占65%,配套相對落后,這是擺在唐恩志面前的又一個硬骨頭。經過實地調研,他帶領班子創造性地通過“以獎代補”的方式引入兩家物業企業,并于2020年底實現了轄區物業全覆蓋。同時,發揮“紅心向黨,老城擔當”黨建品牌引領作用,進一步打造了“浮翠流丹,綠色家園”“好當家,新風貌”等18個社區品牌,形成了“一社區一品牌一口號”的黨建引領社區服務格局。培育打造的“紅心暖老街,愛心睦鄰里”物業品牌,蹚出了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路徑,打通了為民服務的最后“一米”。
“把群眾放在心中”,這是唐恩志多年來秉持的工作原則。為幫助百姓增收,唐恩志經過調研走訪發現珠海街道林木資源豐富,便提出“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思路。目前,總占地2萬余畝、總建筑面積300萬平方米、總投資約500億元的中醫藥產業園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為了讓轄區群眾病有所醫、醫有所保,他協調同區人民醫院和區第二中醫醫院簽下《補充醫療保險合作協議》,為轄區群眾補充醫療報銷費用300余萬元,真正讓老百姓得到了實惠。

“基層工作非常繁瑣、壓力非常大,但是越有壓力才越有動力。在‘十四五’期間,我們將結合珠海街道的實際,在經濟發展,特別是老企業的服務、新項目的引進、營商環境的打造方面下一番力氣,煥發老城區的活力,為珠海街道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唐恩志說。
在23年的基層工作中,唐恩志像種子一樣扎根在群眾當中,以“實戰”經驗,探索出一條助力落后鄉鎮實現鄉村振興的蛻變路。
23年摸爬滾打,他“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一心撲在基層工作中,進村入戶成為他獨特的“愛好”?!拔覜]有啥特別的嗜好,就喜歡往老百姓家里鉆,跟他們聊聊家常,更深入地了解這片土地,也更有利于自己工作?!比缃瘢粗值蓝愂帐杖敕?,群眾生活水平提高,所經歷的一切艱辛,都值得了。
對他來說,23年來,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的初心從未改變。(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李德銀 通訊員 王世鋒)
責任編輯:郝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