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2021年8月13日1版
青島膠東國際機場獲頒4F級機場使用許可證正式開航投運
打造東北亞國際樞紐機場
凌文趙豪志王魯明楊軍惠新安參加活動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8月12日訊 今天上午,在青島膠東國際機場航站樓出發大廳,民航華東地區管理局向青島機場集團頒發了4F級機場使用許可證,標志著青島膠東國際機場正式開航投運。隨后,膠東機場三大基地航司亮相,山東航空、東方航空、青島航空分別飛往北京、上海和南昌、遵義的首航航班先后順利起航。中國民用航空局為膠東機場投運發來賀信。

12日9時11分,由山東航空執飛的SC4651航班順利起航,這是青島膠東國際機場正式投運后首架起飛的航班。 劉棟 攝
副省長凌文,市委副書記、市長趙豪志,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魯明,市政協主席楊軍,市委副書記惠新安參加了膠東機場開航投運活動,并調研了機場運行保障、疫情防控、公共交通運行等情況。
凌文、趙豪志一行先后現場察看了人工值機區、自助值機區運行情況,國內預安檢區、國際聯檢區工作情況,在公共交通中心聽取地鐵、高鐵運行及保障工作情況介紹。凌文、趙豪志等還來到停機坪,看望慰問了由杭州飛往青島的首架進港航班機組人員,向他們表示祝賀和感謝。在膠東機場運行指揮中心,凌文、趙豪志等現場調研了機場運行管控體系與現場保障工作情況,并通過視頻察看了首架抵達膠東機場的國際航班上的乘客入境疫情防控全過程。
凌文充分肯定了青島為順利實現膠東機場“一夜轉場”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他強調,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新機場轉場運行工作,密切溝通、加強協作,堅決確保轉場安全。要抓緊抓實疫情防控工作,嚴格落實各項防控措施,特別是國際航班入境乘客的檢測,做好充分的應急預案,一旦發現問題立即有效處置。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做好各種公共交通與機場之間的有效銜接,為群眾出行提供最大的便利。
據了解,膠東機場是山東省內首座4F級國際機場、山東省第一個多跑道機場,定位為“世界一流、國內領先”的東北亞國際樞紐機場,將著力構建“溝通南北、輻射西部、面向日韓、連接世界”的開放型航線網絡布局。一期工程占地16.25平方公里,總投資360.39億元,建設2條平行遠距跑道,長度均為3600米,航站樓(T1)面積47.8萬平方米,機位總數184個(近機位76個)。規劃到2025年,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35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50萬噸、飛機起降30萬架次的保障需求。
市領導劉建軍、張軍參加有關活動。(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薛華飛)
從這里出發:相約未來,擁抱世界——寫在青島膠東國際機場開航投運之際
人·機場·城市
——寫給“8·12”啟用的青島膠東國際機場
歸零即新生。
8月12日零點,這個特殊的時刻,之于新舊機場,之于往來旅客,之于這座城市,都意味著太多,太多。
這一刻,陪伴39年的青島流亭國際機場輕輕地向我們告別,燈光盡滅的瞬間,如一曲終了又百轉千回;這一刻,容光煥發的青島膠東國際機場舒展雙臂,翩躚而來,她貼著世界的耳朵,開始述說更精彩、更美好的青島故事;這一刻,萬千青島人飽含深情,呢喃著“再見”,也高呼著“你好”;這一刻,青島立足膠東半島,面向東北亞,有力地推開了一扇“希望之窗”。
可以說,這一刻是華彩,是尾聲,更是序曲,是高潮!
機場,一處集合城市經濟、旅游業態、文化交流等的神奇場所,熙來攘往之間,讓故事流動成影,收容遠行之人。在這里,你可以享受一次優雅而隆重的航旅,可以定格一段深情又浪漫的時光,也可以用多種切面去審視一座城市。它是一個時代的見證者、記錄者,更是推動者。
過往39年的日日夜夜里,流亭機場與青島這座城市共生共榮,既親歷了歷史,也見證了輝煌,時光的痕跡成了她迷人風光里的一抹姝色。每每談及流亭機場,青島人的回憶總是沉甸甸的,其間濃縮了太多奔赴遠方的夢想和游子歸家的心安。如同人生總是從告別中走向明天一樣,在繁華落盡的蕭索中,也勾勒出機場的重生命運——
一個時代的結束,就預示著另一個時代的開啟!機場轉場后,近39平方公里的流亭片區土地將得到充分釋放,未來,這里是承擔著青島市都市區空間結構調整的戰略性節點地區,城陽國土空間分區規劃將其初步確定為“青島市的新中心”。作為“未來城市的試驗場”,流亭片區將加強對外開放和雙向合作,促進環灣區域能級提升。這里,正在醞釀崛起一座“未來之城”。
青島膠東國際機場。 劉 棟 攝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一夜轉場”后的破曉時分,當黎明的曙光再次灑落在這片廣闊土地上時,接過使命“接力棒”的青島膠東國際機場正式振翅啟航,直沖云霄。歷經多年“磨劍”,這座“超級工程”風姿綽約,從空中俯瞰,“海星”造型的航站樓以富有張力的連續曲面將五個指廊與大廳融為整體,這些曲面的幾何語言向來青的人們傳達著它的信號:動感、力量、自由、開放。
投運后,這座全省首個民航最高等級4F級機場,將滿足年旅客吞吐量35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50萬噸、飛機起降30萬架次的保障需求。在更為密集的起起落落、迎來送往之間,賡續記錄美好與感動,更迭與騰飛。
著名建筑師埃羅·沙里寧就曾說:“我想通過航站樓給予旅客一趟別開生面的旅程,既有微妙的戲劇性,又讓人流連忘返、陶醉其中。”高光時刻的背后,其實每一座機場都是在設計師、建筑師、藝術家、科學家、工人們的心血澆灌之下誕生的,如方寸之間繪大千世界,一座城市也總愿極盡所能將人類所有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融匯其中。
王宇飛是一名參與青島膠東國際機場建設的工程師,在過去的數千個日夜里,他親眼目睹了新機場成長的每個重要節點和動人時刻。“來時荒無人煙,去時燈火輝煌”,在他看來,能參與新機場的建設,既是責任,也是榮耀,如今回憶起來,“吃土”也是一份光榮。苦干白晝與黑夜,鏖戰酷暑與寒冬,如今“超級機場”的完美綻放,是數以萬計的建設者揮汗如雨,用雙手干出來的。
忘我辛勤,雖苦猶榮。在新機場啟用這一歷史性時刻,所有為之付出過青春和汗水的勞動者,都值得收獲鮮花與掌聲,尊重與喝彩!
“過去是城市的機場,如今是機場的城市。”全球空港經濟之父約翰·卡薩達的這句話,道出了基于航空樞紐的布局,城市所能夠收獲的巨大發展空間。在外界看來,機場已成為一座城市的引力場,建造容量更大的新機場,更是經濟火熱城市才能享有的特權。
聚焦青島,青島膠東國際機場啟用后,勢必會以旺盛的生命力吸引著人流、資金流和信息流,成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引擎,帶動城市能級躍升。從所處的區位來看,以青島膠東國際機場為核心的臨空經濟區,正處于青島開放勢能最強勁的區域——上合示范區、青島多式聯運中心、上合“一帶一路”央企“國際客廳”等都疊加于此,既有的開放資源稟賦與最高運行等級4F級加持,將為臨空經濟的騰飛帶來“領先身位”的優勢。
轉場之后,以“世界一流、國內領先”的東北亞國際樞紐機場為目標的青島膠東國際機場,必將成為青島面向全球更高水平開放的門戶樞紐,為青島建成山東更高水平開放發展的橋頭堡積勢蓄能。
如同滿載美好的酷夏,伴著蟬鳴聲向初秋遞出了交接棒,青島膠東國際機場也在流亭機場完美謝幕后,閃亮登上了歷史舞臺,閃耀而又自信——相信未來的某天,無論是往來過客,還是回鄉游子,在此相望時,它定會微微一笑,說,歡迎。(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王冰潔)
點擊鏈接查看文章內容
走進“大海星”:體驗“智慧化”“全通型——青島膠東國際機場啟用側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