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8月16日訊 觀海新聞記者從西海岸新區統計局獲悉,上半年,新區服務業實現增加值1225.8億元,占GDP比重達61.2%,同比增長16.9%,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2.7、2.4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高達71.5%。服務業增長勢頭迅猛,成為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動力。
今年以來,青島西海岸新區搶抓新發展階段戰略機遇,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聚焦數字賦能、產業融合,大力推動全區服務業產業提檔升級、創新發展,取得亮眼成績。
現代服務業搭上數字快車
在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推動下,新區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日益壯大。上半年,新區現代服務業實現增加值465.2億元,同比增長12.2%,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7個百分點。其中,居民服務業同比增長20.8%,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同比增長25%,文體娛樂業同比增長18.4%,金融業同比增長7.2%。在新區,以“互聯網+護理”為代表的智慧醫療正在為百姓所熟知。“康鴻醫護”平臺于2020年9月上線,主要功能是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孕產婦等提供康復理療等護理服務。截至目前,平臺擁有注冊護士1300余人,注冊醫生20名,形成并完成訂單1300單。“互聯網+護理”服務已覆蓋新區所有區級公立醫院,并向民營醫療機構延伸。據悉,位于新區研創中心的西興(青島)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上半年成績亮眼,營業收入達3185萬元,同比增長1775%。公司開發了家庭保險AI機器人,率先推出“智擇通”人工智能技術,引入AIUI智能調度機器人、服務監督機器人,通過“人工+AI”的方式減少了人力成本,有效解決了員工管理困難等難題,提升新增客戶數量、存量客戶忠誠度,促進了銷量增長。
金融活水賦能經濟發展
以金融業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對經濟的支撐作用逐漸增強。今年以來,新區聚焦金融機構集聚、企業上市、金融環境優化等,進一步促進金融業高質量發展。記者了解到,截至6月底,新區存款余額2789.78億元,同比增長16.01%;貸款余額3081.32億元,同比增長14.95%(區外政策性貸款499.47億元,同比增長15.19%);金融業實現稅收6.83億元,同比增長17.24%。上半年新增6家持牌類機構,新增5家地方金融組織,新增6家備案基金管理公司,新增41支備案基金產品,新增基金規模276.52億元,新增基金實繳到賬72.43億元,后四項數據創造了歷年同期之最。金融業的蓬勃發展,為新區服務業發展提供了重要增長點,也為經濟發展提供了資金賦能。
物流產業加快轉型升級
近年來,新區加速發展以商貿服務、現代物流為代表的生產性服務業。上半年,實現增加值743.6億元,同比增長17.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3個百分點。其中,商貿服務同比增長30.5%,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同比增長12%。據了解,新區高度重視物流業發展和現代流通體系建設,著重培育以網絡貨運為代表的物流新業態發展。目前,已有“行四方”“中冀國為”“青島港國際物流”三家網絡貨運平臺開展業務,通過生態賦能、數字賦能、金融賦能等方式推動物流產業轉型升級,開創現代物流業發展新格局。上半年,西海岸新區保稅物流中心跨境電商進出口貿易額達38.34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700%。在新區優越的營商環境和優惠的產業政策多重優勢疊加的同時,保稅物流中心也在不斷探索高質量發展新模式,通過打造涵蓋跨境電商、一般貿易和海運國際快件為一體的綜合性口岸等措施,使跨境電商貿易額得到大幅提升。(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李德銀)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