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級新區,是承擔國家重大發展和改革開放戰略任務的綜合功能區,已成為帶動地區發展的重要引擎。
青島西海岸新區成立7年來,先行先試、善作善成,經濟實力牢牢占據山東136個縣(市、區)首位。2020年,新區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721.7億元,占青島市總量的三成;固定資產投資占青島市總量的31%,省、市級重大項目數量全市第一。
“十四五”期間,青島能不能將新的發展藍圖變成現實,能不能實現進位趕超,西海岸新區的作用舉足輕重。西海岸新區強了,青島就強了。
不只是青島,山東同樣對西海岸新區寄予厚望。7月2日,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支持青島西海岸新區進一步深化改革創新加快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為西海岸新區“量身定制”發展大計。

8月17日,青島市委副書記、市長趙豪志率市直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到西海岸新區調研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這是兩個月內趙豪志第二次專門赴西海岸新區調研。1個多月前的6月21日,他曾率市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到西海岸新區調研海洋經濟發展工作,強調要聚焦海工裝備、海洋生物等重點領域,突出創新發展,建設一流海洋產業集群,加快建設現代海洋城市。
今天的調研,行程安排得滿滿當當:先后實地調研了青島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等,了解企業在生產經營中還存在哪些困難和問題。在隨后召開的座談會上,趙豪志指出,西海岸新區作為國家級新區,要始終把高質量發展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要務,積極承擔好肩負的責任,對標先進地區,高點定位、高標準推進各項工作,在全市高質量發展中發揮好引領作用。
西海岸新區之于青島,好比青島之于山東,發揮好引領帶動作用,對青島至關重要。
01
以更大擔當展現更大作為
國家級新區在我國的發展序列中地位特殊,自誕生起就承擔著引領發展、示范帶動作用。從上世紀90年代的浦東新區開始,我國陸續設立了19個國家級新區,展現了新區的擔當與作為。
浦東新區是國家級新區的代表。30年來,浦東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生產總值從1990年的60億元躍升至2020年的1.32萬億元,以全國1/8000的面積創造了全國1/80的國內生產總值、1/15的貨物進出口總額。同時,這里誕生了第一個金融貿易區、第一個保稅區、第一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及臨港新片區、第一家外商獨資貿易公司等一系列“全國第一”。
隨著進入新發展階段,國家對新區的重視再次加碼。針對新區存在的主導產業優勢不夠突出等問題,2020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支持國家級新區深化改革創新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各省(區、市)加大力度支持新區高質量發展,努力讓新區成為高質量發展引領區、改革開放新高地、城市建設新標桿。

以更大擔當,展現更大作為。當前,青島正處于發展的關鍵時期,進一步發揮好西海岸新區對全市經濟的發動作用至關重要。正因如此,市長調研西海岸新區的頻次密集。
去年12月5日,趙豪志到西海岸新區,先后調研海爾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和華大基因北方中心,強調要堅持強化創新驅動作用,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
今年1月28日,趙豪志到西海岸新區調研經濟運行、企業發展、項目建設、港區發展規劃等情況,強調要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大力實施“項目落地年”,推動工業企業轉型升級,著力增強科技創新能力,牢牢守住安全生產底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西海岸新區大力實施“項目落地年”,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積極成效。上半年,新區在區市高質量發展綜合考核中排名第1位,生產總值達到2002.61億元,在全市的占比由2020年上半年的30.11%提高到30.62%,大幅提高了0.51個百分點,龍頭地位愈發穩固。
一組今年上半年的數字清晰地展現出西海岸新區在全市經濟發展中的分量——
生產總值對全市增長貢獻率33.4%;固定資產投資對全市增長貢獻率35.1%;規上工業總產值對全市增長貢獻率37.5%;貨物進出口對全市增長貢獻率41.7%;實際利用外資對全市增長貢獻率65.2%。
02
市長為西海岸新區“劃重點”
從歷次調研可以看出,趙豪志對西海岸新區實體經濟發展一直寄予厚望。8月17日的調研,實體經濟依然是主題。
趙豪志先后實地調研了青島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唐島灣金融科創區及靈犀科技有限公司、青島達索融合創新中心、青島東海藥業有限公司、青島中加特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分公司、賽輪技術研發中心,走進企業展廳、生產車間、研發中心,與有關負責人進行深入交流,仔細詢問企業科技研發、產品設計、市場銷售等情況,了解企業在生產經營中還存在哪些困難和問題。

這些企業有的是西海岸新區的優勢產業,有的則是新區正在拉長補齊的產業鏈條,但大多是西海岸新區的實體經濟及“四新”經濟企業。
青島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隸屬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武船集團,產品以大型散貨船、礦砂船為主,海工產品涵蓋了浮船塢、自升式鉆井平臺、智能化漁場、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海工船等產品,2021年上半年實現工業產值28億元。

青島中加特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是山東省瞪羚標桿企業和山東省獨角獸企業,2020年全年營業收入超過8億元。公司研發生產的變頻一體機產品處于國內外領先地位,1140V、3300V變頻調速一體機、1140V永磁一體機項目分別列入2018年度、2019年度、2020年度山東省首臺(套)技術裝備和關鍵核心零部件。
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分公司是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在北方的生產制造基地,成立15年來累計生產整車超過650萬輛,生產發動機超過550萬臺,產值超過2300億元。公司帶動供應鏈體系同步升級發展,本地化供應商達52家,帶動就業近3萬人,本地供應商產值占比超過80%。

這些企業是西海岸實體經濟的代表。當前,西海岸新區正頂格推進金能科技、中船重工船用發動機等總投資8000億元的1376個重點項目,1至7月份開工在建項目1376個,其中新開工項目459個;28個省級重點項目開工在建24個,完成投資47.6億元;59個市級重點項目開工在建54個,完成投資165.3億元,中德博佩發動機零部件、裕城新能源工業綜合體等5個項目年內開工。
實體經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主陣地。這些制造企業不只是西海岸新區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也象征著青島制造的底氣。
03
對標一流,鞏固擴大發展優勢
當前,雖然西海岸新區成績不錯,但在日漸激烈的國家級新區競爭中,新區與浦東新區、濱海新區、兩江新區等相比,仍有不少差距和不足。
實體經濟不夠強,大項目支撐還不夠;科技和金融對經濟發展支撐作用不強;海洋經濟引領作用仍不夠突出等短板依舊存在。其中,新區制造業發展速度、“四新”經濟投資增速等方面,即使在青島也不在前列。

如何更好發揮西海岸新區的示范引領、輻射帶動作用?
趙豪志指出,西海岸新區作為國家級新區,要始終把高質量發展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要務,積極承擔好肩負的責任,對標先進地區,高點定位、高標準推進各項工作,在全市高質量發展中發揮好引領作用。
如何才能發揮好引領作用?關鍵還是要靠實體經濟。“要聚焦實體經濟,圍繞優勢產業,積極培育骨干企業,加快引進頭部企業,大力發展總部經濟,全面推進數字化轉型,努力在發展高端制造業上立得住、頂得起,走在全市前列。”趙豪志指出。
承載著更大的任務,西海岸新區需要對標浦東新區等一流新區,在加大項目建設、發展實體經濟、推動數字化轉型等方面持續用力,鞏固和擴大發展優勢。推動智能家電等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突破發展“芯面”、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加快構建高質量、鏈群化、開放型現代化制造業體系,打造實業新區。

當前,西海岸新區正聚焦青島市“十三條重點產業鏈”和新區產業規劃,下半年力爭簽約102個億元以上項目,全年新引進億元以上產業項目300個以上。加大土地、資金等要素供給,飽和性支撐項目建設,推動項目快落地、早開工、早竣工,下半年計劃新開工項目300個,竣工億元以上項目175個,力爭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5%,工業和“四新經濟”投資均增長20%。
西海岸新區是以海洋經濟為主題的國家級新區,打好海洋牌相當關鍵。據悉,西海岸新區正謀劃聚焦船舶海工、海洋生物醫藥、海洋冷鏈等重點產業精準發力,清單化、責任化推動總投資1500億元的99個海洋重點項目建設,力爭全年入庫項目開工率超過80%,海洋生產總值增長20%,爭創全國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范區。
基礎雄厚,戰略疊加,勢頭強勁,西海岸新區大有可為,前景可期。
作者 | 王凱
責任編輯:劉聰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