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2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審結果,青島農業大學獲批準立項50項,資助直接經費2044萬元。其中重點項目1項、面上項目17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32項。此次獲批的重點項目是學校首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資助,獲批直接經費289萬元,學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取得新突破。
2021年度,青島農業大學共18個單位申報國家自然基金項目393項,申報數量創歷年新高。其中園藝學院申報25項,立項9項,立項資助率達到36%;植物醫學學院申報30項,立項8項,立項資助率為26.67%;動物科技學院(草業學院)申報29項,立項7項,立項資助率為24.14%;生命科學學院申報31項,立項6項,立項資助率為19.35%;上述學院的立項資助率均高于國家平均立項資助率。除上述學院外,化學與藥學院立項6項,農學院立項5項,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立項3項,資源與環境學院和園林與林學院各立項2項,建筑工程學院和動物醫學院各立項1項。
其中,園藝學院張忠華教授申報的“甜瓜果實苦味調控基因的挖掘和分子機理解析”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的資助,是該校首次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該項目為本年度山東省農業領域唯一重點立項。
近年來,青島農業大學高度重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報和管理工作,以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為導向,結合學校優勢學科和重點發展領域,組織申報各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為做好項目申報相關工作,學校科技處持續提升組織化科研和科研組織化水平,完善科研管理和服務機制,始終圍繞“一個中心、采取三項措施”,不斷實現再鞏固、再提升、再突破,逐步形成了“1+4”精細化基金管理模式,即圍繞“全面落實學科引領戰略下持續加強基礎研究”這一中心任務,通過全面部署、精細化組織,學校和二級單位“線下+云端”的論證輔導,三輪形式審核,高效推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管理工作。2021年,青島農業大學科技處通過全校兩輪摸底調查、確定符合申請條件的人員,深入宣傳、積極發動;疫情防控期間探索建立“云科技服務”,邀請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百余名知名專家采取點對面、點對點的方式進行多輪論證指導,做到全面提升、精準指導,嚴格把好申報質量關;組織開展個人、二級單位和學校三輪形式審查,嚴把基金申請書的形式審查關,保持了通過率連續100%。2021年,國家自然基金項目工作乘勢而上,取得了申報數量創歷年新高、直接經費經費保持在2000萬元以上、形審連續兩年通過率100%、首次獲批重點項目的新突破。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是我國支持基礎研究的“主渠道”,基金的獲批情況是衡量高校科研能力和科研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志。2021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集中接收期間,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共接收項目申請276715項,經初審和復審后共受理274982項,資助重點項目740項、面上項目19420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21072項、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620項、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314項、地區科學基金項目3337項。(通訊員 曲天澤)
責任編輯:楊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