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8月20日訊 “體溫正常,請出示健康碼”“您已進入青島市民中心,請全程佩戴口罩,保持1米間隔距離”“您好,請在此處登記”……8月20日,記者來到青島市民中心,剛進門就看到測溫機器人和幾名工作人員正協助辦事群眾做好驗碼及測溫登記。
青島市民中心作為直接面向群眾、服務廣大企業的一線“窗口”,每日約5000名市民進入,人流量大、人員密集,是疫情防控的重點區域。為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切實保障好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青島市民中心堅持業務工作與疫情防控兩手抓、兩手硬,打出防疫“組合拳”,守牢疫情“零輸入、零感染、零擴散”標線。
全面消殺不留死角,讓市民群眾放心辦事
“我的工作就是隨時對辦事群眾經常觸碰的電梯、門把手等部位進行消殺,從早上7點到下午5點以后,平均每天要在青島市民中心走10個來回,每個來回基本都能用完一瓶消毒酒精。”劉學志專職負責青島市民中心重點部位消殺,與每層樓的常規消殺形成交叉,他說:“就是為了安全,消殺寧可重疊絕不能錯過。”

劉學志對市民頻繁接觸的重點部位進行消毒。
記者了解到,由于青島市民中心人流量大、人員來源復雜,做好入廳人員的初步篩查至關重要。為此,青島市民中心分別在大廳及停車場等8處入口位置,設置測溫驗碼點。對于進入青島市民中心的每一位辦事群眾,實行“機器人無接觸實時測溫+工作人員現場查驗健康碼+防疫信息問詢登記+窗口人員再次確認健康碼”四重查驗模式,提醒辦事群眾全程規范佩戴口罩,實現一人一測溫、一人一登記、一人一口罩。對于沒有戴口罩或者口罩臨時破損的辦事群眾,青島市民中心在門口登記處設應急專用口罩,為有需要的辦事群眾提供幫助。

青島市民中心入口處,工作人員正進行防疫登記。
同時,青島市民中心門外設置了臨時隔離點,對于健康碼為紅碼和黃碼的辦事群眾,一律禁止入內,并立即上報疫情防控指揮部采取應急防控措施。
針對近期國內疫情防控情況,青島市民中心進一步調整優化了疫情防控舉措。“我們會通過廣播循環播報防疫提示,提醒辦事群眾間隔就坐、規范佩戴口罩等。在各門崗、服務臺配備消毒液,在辦事區域投放消毒洗手液,加大對辦事窗口、洗手間、自助設備、電梯扶手、門把手、水龍頭等重點區域的通風及消殺頻次,盡全力達到青島市民中心消毒無死角。” 青島市民中心物業客服經理宋艷向記者介紹,“我們還在常態化消殺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了消殺頻率,做到重點區域每日消殺三次、觸摸較頻繁的位置隨時消毒,切實保障好辦事群眾及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
聚焦數據賦能,做到足不出戶辦成事
為真正做到防疫情不松懈、抓發展不動搖,青島市民中心結合群眾需求及辦事實際,大力推行 “網上辦”“掌上辦”“快遞寄送”“云咨詢”等辦事方式,以數據跑路代替群眾跑腿,有效減少人員聚集,實現讓辦事群眾少入廳、不入廳辦成事。

青島市民中心設置了辦事“一米等候線”。
據悉,辦事群眾可以登錄“山東政務服務網”選擇“青島站”,或通過“愛山東”App,進行網上申報或業務辦理。申報過程中群眾可根據需求選擇“快遞寄送申請材料”,實現EMS工作人員上門收件、辦理結果(證照等)免費郵遞送達,讓辦事群眾享受到足不出戶的便利服務。
“隨著數字化辦事手段的豐富,越來越多的事項實現了網上辦。當前疫情形勢下,我們通過各種方式積極引導辦事群眾通過線上手段進行問題咨詢和提報要件。對于確實需要到現場辦理的群眾,建議通過電話咨詢、網上咨詢等方式,提前預約、對接申請事項,實現即來即辦、即辦即走,共同營造安全的辦事環境,構筑起疫情防控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工作人員說。(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余博)
責任編輯:劉聰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