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北:446家零售藥店發揮防疫“哨點”作用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8月20日訊 “請亮出健康碼,配合測量體溫……”在市北區六一百洋醫藥便民藥房,每進來一個人,店長田煥麗便會進行提示,并仔細查驗消費者疫苗接種情況和最近14天行程信息。

市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對藥店疫情防控情況進行突擊檢查。余瑞新 攝
“每天上崗前,我們都會對店員進行測溫,體溫正常方可上崗,并且每天兩次對店內進行消毒。”田煥麗告訴記者,除此之外,店鋪還特別對購買退燒、止咳、抗病毒、抗菌素類藥品購買者進行登記,提醒消費者掃碼填寫個人信息,保證可追溯。
“在新冠疫情防控背景下,零售藥店有如前線‘哨點’,發揮著預警監測的作用。”市北區市場監管局藥械監管科楊葆介紹,為了強化零售藥店防疫工作,前期,市北區已通過微信群、會議培訓、線上考試、檢查督導等方式,對轄區446家藥店培訓疫情防控要求,力爭每家藥店、每位店員都能緊繃疫情防控常態化之“弦”。組織藥店自查自糾,制定明白紙,從進店到購藥,從登記到回訪各個環節細化要求、明確措施,即“三個務必一個盡早”:務必做到購藥登記,務必按期應檢盡檢,務必做好入店安全,盡早接種新冠疫苗。除此之外,通過網格化監管,市北區已集中開展兩輪全覆蓋檢查,持續開展藥店疫情防控專項整治,督導檢查藥店落實進店管控、購藥信息登記、環境安全等情況,截至目前,累計檢查藥店1300家次,對70余家落實疫情防控措施不到位的藥店進行約談、責令停業整頓,并予以曝光,確保疫情防控不松懈不減壓。(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余瑞新)
膠州:1000余名志愿者筑起心理健康防線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8月20日訊 當前,全國疫情呈現多點散發的態勢,部分百姓出現緊張、焦慮情緒。為緩解疫情帶來的心理壓力,膠州市第一時間開通24小時心理服務熱線,成立由精神心理科專家、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等29人組成的心理干預專家團隊,面向全社會提供24小時在線心理疏導,有效緩解市民的緊張情緒,打造疫情防控心理健康防線。
“外地有機場暴發疫情后,膠州市有家長擔心在機場工作的孩子的健康情況,整宿睡不著覺,于是前來咨詢我們。還有,有市民因工作需要經常去外地出差,一接到出差任務就十分焦慮,也來求助我們。” 19日上午,膠州市疫情防控心理干預專家團隊骨干成員、膠州市社會心理服務中心主任趙金香受訪時說,專家團隊會根據市民情況進行耐心的心理疏導。
同時,該團隊還依托膠州市建設的“互聯網+醫療”心理服務云平臺,開展視頻心理咨詢、心理測評、心理微課、解憂信箱等服務,通過信息系統、大數據手段對各行業心理服務業務進行評估和統計,綜合應用各類心理疏導和危機干預技術幫助群眾減輕恐慌焦慮等心理問題。據悉,該平臺登錄十分方便,膠州市民可隨時通過掃描二維碼進入系統。
在做好線上服務的同時,膠州市疫情防控心理干預專家團隊還與全市衛生健康系統的27支志愿服務隊聯動,從志愿服務隊中精選骨干隊員組成1000余人的疫情防控心理援助志愿服務隊,全面推進“面對面”心理疏導。據悉,志愿服務隊在專家團隊指導下,分級分類有序開展心理危機干預和心理疏導工作,在接種新冠疫苗、常態化體檢、醫院診療中融入心理健康引導,幫助市民消除負面情緒,保障積極健康心態,營造同心戰“疫”、共渡難關的社會氛圍。
在做好疫情防控心理健康防線的同時,膠州市還下大力氣織細“監測網”。一方面,聚焦“外防輸入防線”,建立檢測工作臺賬,精準確定定期檢測、實時檢測、即時檢測三大類“應檢盡檢”人群,并開展全覆蓋摸底調查,做好中高風險地區入膠返膠人員的健康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聚焦“進口貨物防線”,嚴把預防性消毒關口,為冷鏈企業提供消殺指導,嚴格按照規定對進口冷鏈食品進行檢測和處置,堅決防范冷鏈物品疫情風險。(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錫復春)
青島日報2021年8月21日2版
(點擊版面查看全部內容)
責任編輯:劉聰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