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以及參與國際國內競爭中,青島涌現出了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國有企業集團,成為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頂梁柱”。
要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爭一流、當排頭,市屬國有企業理應成為城市發展戰略的重要承擔者、推動者。
聚焦市屬企業在承擔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和戰略產業投資任務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和短板,青島市國資委近期組織城投、華通、海發、地鐵、城運控股、市政空間、水務、能源、旅游等市屬企業赴濟南、成都進行專題考察調研——
如何強化市屬平臺公司“城市建設綜合運營商”功能定位?
如何統籌資源配置,增強市屬平臺公司投融能力?
如何從完善機制層面調動市屬企業參與重大投資項目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如何保證市屬企業在服務擔當城市戰略任務的同時,還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帶著這一系列問題,參與考察調研的青島市國資委和市屬企業負責人邊討論邊思考,并形成了《關于市屬企業更好匹配城市發展戰略的學習考察報告》。
這些直擊本質的思考和建議已報送市政府研究,市政府主要領導主持座談會聽取匯報,市有關領導批示給予肯定。
共識進一步凝聚,國資國企匹配城市發展戰略的高度自覺進一步強化,應以此為契機,緊盯市場化來改革、破局,保持與青島經濟發展的同頻共振,在城市經濟社會發展中充分展現國企新擔當。
01、匹配城市發展戰略是國企使命
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更好發揮國有經濟戰略支撐作用,是黨中央立足新發展階段賦予國有企業、國有經濟新的光榮使命。
構建新發展格局,關鍵在于實現經濟循環流轉和產業關聯暢通,根本要求是提升供給體系的創新力和關聯性,暢通國民經濟循環。這就要求國有企業必須牢牢把握擴大內需戰略基點,聚焦主責主業發展實體經濟,持續調整優化國有資本的產業布局、空間布局,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智能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提高供給體系對需求的適配性;必須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發展,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提高把握國際規則、市場動向和需求特點的能力,積極鍛造國際競爭合作新優勢,努力實現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的發展。

市政集團承擔了浮山灣核心區亮化提升項目
按照國務院國資委要求,國資監管系統企業都應切實擔負起這一重大使命,聚焦戰略安全、產業引領、國計民生、公共服務等功能,調整存量結構,優化增量投向,推動國有企業更好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更好推動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頂層設計擘畫了國企發展新藍圖,著眼青島地方實際,國資國企更是推動全市高質量發展不可替代的骨干力量——
2020年,青島國有資產總額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排名第2,僅次于深圳。經匯總統計,今年上半年,19家市屬企業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26億元、同比增長43%,高于全市投資平均增速31.3個百分點,為全市“項目落地年”貢獻了不可或缺的力量。
毫無疑問,市屬國有企業必須全面融入青島發展大局,成為匹配城市發展戰略的重要引擎。
02、市屬平臺公司是國企“領頭雁”
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又稱“兩類公司”)是以管資本為主實施國企改革的重要載體,在推進國有資本布局結構調整、承接城市重點項目建設和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等方面有著重要作用。
青島自去年啟動“兩類公司”改革試點工作以來,以“國有資本市場化運營平臺、國企混改調整重組平臺和匹配城市戰略資源整合平臺”為功能定位,統籌推進市屬企業集團股權調整、混改重組和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等工作,市屬國有平臺公司在做強實體產業、更好地匹配城市發展戰略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

國信集團投資建設海天中心助力城市“垂直崛起”
在參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方面——
華通集團、市政集團與財通集團聯合成立靜態交通公司,統籌全市停車設施的投資、建設和運營,建設海爾路-銀川路立交的改造運營,切實提高城市品質。
國信集團建成了海天中心等功能設施項目,服務社會需求、深耕城市短板,夯實匹配城市發展戰略的產業根基。
城投集團完成新機場高速連接線工程等一批重大市政交通項目,目前正在全力突破安順路打通工程等項目。
財通集團代表青島出資180億元,參與設立1000億元規模的山東半島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基金,主要投向膠東經濟圈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升級改造等項目。
在推動重大戰略產業投資落地方面——
城投集團參與奇瑞汽車增資擴股,加快推動青島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發展;打造“風光儲氫”一體化新能源業務布局,形成具有競爭力的新能源產業生態鏈;大力發展科技金融和互聯網金融,推動金融業務轉型升級,產融結合推進重大戰略產業發展。

城投集團承擔了奇瑞汽車增資擴股項目
華通集團與上市公司華鐵股份合作,發起設立20億元軌道交通產業投資基金,引入培育高端裝備制造業新型高成長產業,提升產業鏈本地化配套水平;發揮青島造船廠現有優勢,打造船舶制造、海上風電裝備于一體的海工裝備,后續將聯合中國華電等開發深遠海風電等戰略新興產業,助力現代海洋經濟建設。
國信集團積極培育發展海洋養殖工場,構建“科技+資本+產業”要素生態體系,以市場化思維導入海洋產業資源實現強鏈補鏈。
海發集團組建東方影都控股集團,搭建“六個一”影視供應鏈體系,整合納入北京文化、北京電影學院現代創意媒體學院等資源,成為山東省“1+N”影視產業基地布局的核心園區。
地鐵集團提出“訂單換股份、場景促技術、投資聚產業、流量變效益、資產資本化”五種新打法,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與財通集團共同戰略投資博寧福田項目,賦能軌道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戰略參股的德才裝飾成為山東首家在A股上市的建筑業企業。

地鐵集團全面提速地鐵工程建設
財通集團參與自貿區國有企業重組,拓展貿易金融、供應鏈金融等業務模式,助力做大做強青島大宗商品貿易服務平臺;深度參與青島工業互聯網之都建設,與海爾集團、山東港口集團聯合搭建工業互聯網企業綜合服務平臺,參與成立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基金;設立易鑫融資租賃公司,依托易鑫集團“人+車”數據庫優勢和汽車金融交易平臺,延伸青島汽車產業價值鏈;聯合市工研院打造“科技+人才+金融”的科技產業創新體系,為青島科技創新項目孵化提供加速度。
肩負國企擔當,聚焦產業變革,市屬平臺公司以青島城市發展戰略的邏輯為自身發展定位,以期充分發揮青島國有經濟主力軍和領頭雁作用。
03、學先進找差距
以新發展階段的目標為指引,市屬平臺公司的站位當更為高遠。從開放和創新的廣闊視野中著眼于配置資源和組織運營,緊扣國內循環與國際循環的相互促進,市屬平臺公司將為城市發展賦予更豐富、更具深意的時代內涵和實踐價值。
與先進城市相比,目前青島市屬企業尤其是市屬平臺公司,在承擔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和戰略投資任務方面依然存在“站位低”和“布局散”的突出問題和短板。為此,市國資委近日組織城投、華通、海發、地鐵、城運控股、市政空間、水務、能源、旅游等市屬企業赴濟南、成都進行了專題考察調研。
通過考察,國資委和相關市屬企業普遍感到,濟南、成都兩地市屬平臺公司主動融入和匹配城市發展戰略的意識強,站位高、有執行力。兩市堅持綜合施策,要素驅動,通過資源導入、特許經營、資金扶持等舉措,做實做強市屬平臺公司,有力支撐其承擔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和重大戰略產業發展,并在實現投資平衡中保持可持續發展。

成都市對市屬企業堅持“政府主導、市場主體、商業運作”“三位一體”定位,聚焦降負債、降成本、提效益、提能力“兩降兩提”,實現由城市建設者向城市綜合運營商的戰略轉型。
濟南市委、市政府去年專門出臺有關文件將加快市屬平臺公司市場化轉型,支撐城市建設發展作為九大攻堅任務之一,要求牢牢擰緊承擔政府戰略意圖和市場化經營兩股繩,算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兩筆賬,推動平臺公司成為落實城市發展戰略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引擎。

兩市都注重用好經營性土地資源、國企優質股權資源、政府物業房產資源配置,加大對市屬平臺公司支持力度。在新城建設和舊城改造中,兩市都注重采取片區綜合開發模式。
兩市對土地、資金等資源在市級層面統籌能力較強,通過將土地等資源向市屬平臺公司集中,做成了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和戰略產業項目。
兩市在推進新興戰略產業培育發展中,都十分注重在一個出資人體制下實現金融資本與產業資本有機結合,使金融資本能夠在產業發展中發揮引導作用,財政部門對金融資本實行行業管控,國資部門統一作為出資人監管機構加強產融資本統一運營管理。
以積極作為的擔當、改革創新的思路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是兩市市屬平臺公司在更好匹配城市發展戰略中取得顯著成效的內在邏輯。
04、直面問題,關鍵是打好“改革牌”
“相對兩市企業而言,青島市屬平臺公司市場化程度更高,但主動擔當作為意識有待提高……”
“青島國有土地、股權、物業、資產等資源集中度不夠,市區兩級平臺公司之間存在同質競爭沒有形成發展合力……”
正視問題,直面問題,才能更有效地解決問題。
赴濟南、成都專題考察調研結束后,青島市國資委和參與考察的市屬企業負責人展開了多次坦率且熱烈地討論,并形成了《關于市屬企業更好匹配城市發展戰略的學習考察報告》。

華通都市產業園改造提升項目
事實上,自今年以來,青島市國資委學習借鑒上海、深圳等先進地區的經驗做法,正不斷創新工作思路。通過將澳柯瑪股權劃入海發集團、海灣集團股權劃入國投公司等方式整合集中國有優質股權資源,實施市場化資本運作,實現優勢互補,促進企業協同發展,提高國有資本運營效益。
青島市國資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積極研究推進“大能源”“大水務”“大交通”“大旅游”一體化運營大格局,通過市場化股權合作、投資并購、資產劃轉等靈活多樣方式整合全市同類資源,減少同質競爭,提升資源利用效率。
加強考核引導,強化分類考核,壓實壓細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工作,按照“一事一議”原則,對市屬企業完成城市重大基礎設施和重大產業項目等實行清單管理、量化考核,進一步調動企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主動加強與市行業主管部門和區(市)的溝通對接,形成協調聯動,為市屬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和匹配城市發展戰略提供最優營商環境和發展氛圍。

市屬企業承擔了城市重要的基礎設施建設
進入新發展階段,市屬企業還將繼續作答更多城市發展遇到的“新命題”——
圍繞城市重點產業鏈發展,市屬平臺公司如何有效發揮市場資源配置引導作用?
搶抓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機遇,市屬企業如何勇闖綠色低碳發展之路?
在城市更新戰略中,市屬平臺公司能否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問題,就擺在那里。機遇,就擺在眼前。
當前,青島國企改革正處于改革乘數效應最大的階段,只要抓住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和青島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重大機遇,做強做優做大主責主業,揚優勢、提弱項、補短板,相信青島市屬企業必將有新的更大作為,給城市發展增色添彩。
作者 | 劉蘭星 編輯 | 疾風

往期精彩內容正在開發,歡迎關注!如果您有意見建議,歡迎發送郵件至qbguanxiangsh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