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上午,中國海洋大學工程訓練中心(以下簡稱工訓中心)揭牌儀式在嶗山校區舉行。校長于志剛、副校長李巍然、總會計師王劍敏共同為工訓中心揭牌。工程學院院長劉勇主持儀式。

李巍然在致辭中指出,近年來,教育部組織開展新工科建設,創立工程教育的中國模式,探索工科人才培養的中國經驗,引導各高校培養多樣化、創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中國海洋大學始終以服務國家建設為己任,特別是進入新時代以來,學校持續加大工科發展建設的力度,著力培養大學生工程意識、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工科人才培養質量得到了全面保障。

工訓中心確立了秉持立德樹人根本宗旨、聚焦學校人才培養目標、服務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需求、海洋特色鮮明、訓練水平一流的建設目標,為學校開展工程訓練和工科教學提供基礎支撐。按照制定的工作計劃,工訓中心將成立教學指導委員會,開展IS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爭取成為國內首家實施三體系認證保障的工程訓練中心,為學校事業發展和工科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提供更加堅強有力的保障。

劉勇介紹了工訓中心的有關情況。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青島大學、山東科技大學、青島理工大學、青島科技大學等駐青高校工訓中心負責人,中國海洋大學工訓中心管理委員會成員,相關部門及學院負責人以及工訓中心師生代表參加儀式。
揭牌儀式結束后,學校領導及相關單位負責人參觀考察了工訓中心。工程學院副院長、工訓中心主任劉貴杰對工訓中心的建設及運行情況進行了全面細致地講解。

中國海洋大學工訓中心在智能制造模塊建設方面處于國內同類工程訓練中心前列,形成了數控加工教學實訓一體化模塊和海洋機電裝備虛擬仿真模塊兩個特色實訓方向,可以開展金工實習實訓、電子電工實習實訓、智能制造、增材制造(3D打印)、激光加工、特種加工、金工虛擬仿真、海洋裝備與儀器虛擬仿真、基于數字孿生的虛實結合等實習實訓內容。
2020年試運行期間,工訓中心積極推進工程訓練與創新實踐協同發展,完成了5個學院16個工科專業753名學生的工程實訓教學任務,同時承擔大學生科技競賽和科學研究項目的實踐、試驗工作,支撐學生參賽取得優異成績。

中國海洋大學工程訓練中心簡介
2015年3月31日,中國海洋大學工程訓練中心建設方案順利通過專家認證,該建設方案符合中國海大的辦學定位和專業特點,可滿足現有專業人才培養對相關實訓環節的基本要求;建設方案設計全面,系統完整,實施后可以為學生提供多功能、綜合性工程訓練平臺;中心運行模式設計合理,切實可行;教學儀器設備資源配置基本合理,實施計劃具有可操作性。
2018年5月4日,中國海洋大學嶗山校區工訓中心項目主體順利封頂。2020年08月28日,順利通過啟用評估驗收。2020年8月31日至9月19日圓滿完成工程訓練試運行教學任務。

中國海洋大學工程訓練中心是學校開展本科實踐教學的獨立業務單位,掛靠工程學院建設運行。工訓中心定位是面向國家新型工業化和新工科建設需要,圍繞培養適應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所需要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著力培養大學生的實踐技能和創新能力,打造具有綜合性、實踐性、設計性、研究性以及創新性的一流工程實訓基地。

工訓中心依托學校海洋學科優勢,突出海洋裝備與儀器特色,研發海洋特色綜合工程訓練項目,培養學生海洋工程意識和創新思維能力。建設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建設開放、智慧、共享的創客空間,推動“卓越計劃2.0”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逐步拓展實現“我構思,我實現”功能,服務于學校教學、科研及產品研發。建設創新型、開放性、現代化的工程訓練示范中心,構建學校一流教學支撐平臺。

工訓中心積極推進工程訓練與創新實踐協同發展,組織承擔和指導全校本科生、研究生參加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全國水下機器人比賽、橋梁結構設計大賽等科技競賽,同時承擔研究生培養和本科生科研訓練計劃項目(OUC-SRDP)的加工、試驗和測試等工作,在學校創新型人才培養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顯著。
(來源:中國海洋大學)
實習編輯:潘新宇
責任編輯:楊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