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時間,在高校尤其是涉海高校當中增設“海洋技術”一級學科的呼聲在全社會引起了廣泛討論;近日,中國海洋大學擬組建海洋技術學院的消息不脛而走,再次引起學界對“海洋技術”學科的討論。
長期以來,“海洋技術”一直處在有強烈市場需求、但缺少學科支撐的尷尬境地,各高校僅能以“海洋科學”一級學科下自設二級學科或自設交叉二級學科的形式提供海洋技術教學,可謂“妾身不明”,嚴重影響招生規模及對海洋技術人才的培養。
多位專家建言,將海洋技術增設為一級學科,加快復合型海洋技術人才的大量培養,迫在眉睫。而青島的這番“大動作”,或將為全國性海洋新工科人才培養“破題”。
我國海洋技術人才及復合型人才嚴重不足
在今年3月份召開的全國兩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海洋大學副校長吳立新聯合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副總工程師印萍正式提交了一份提案:增設“海洋技術”一級學科,健全海洋技術科學人才培養體系。
這份提案的背景,是我國目前的開放格局和經濟形態呈現出前所未有的“依?!碧卣?,我國對海洋的重視、對海洋的資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均前所未有。吳立新認為,建設海洋強國必須進一步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而認識海洋、經略海洋則離不開海洋探測技術、海洋裝備技術、海洋信息技術、應用海洋技術等技術支撐,離不開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海洋技術科學人才投身其中。
然而,由于“海洋科學”學科屬于“理學”門類,一般只在理科大學或綜合性大學進行設置,不僅學位點數量少,且主要集中在山東、江蘇、廣東、上海等沿海強省(市),分布不均;而具有很強工科屬性、對認識海洋經略海洋具有強大技術支撐作用的“海洋技術”,長期以來僅能以“海洋科學”一級學科下自設二級學科或自設交叉二級學科的形式存在,直接影響到高校的招生規模、師資配備及對研究生的培養。復合型海洋技術人才總量不足,已成為制約我國海洋技術發展的瓶頸。
據統計,2014-2017年,我國“海洋科學”授予學位僅8000余人,其中博士學位1048人,碩士學位2792人。2018年,我國海洋經濟生產總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9.3%,共提供了3684萬個工作崗位,但從事海洋科學和海洋技術相關領域的專門人才僅10—20萬人。“海洋科學”學科數量不足、體量不大,“海洋技術”無一級學科設置、培養體系不完善等諸多原因,造成我國缺乏既具有堅實數理和海洋學科基礎,同時又掌握海洋專業技能的高水平復合型海洋技術人才。
“增設‘海洋技術’一級學科的建議,早在2018年全國兩會上我們就已經有所提及?!庇∑几嬖V記者,在2021年全國兩會上專門就此呼吁,是深感供需矛盾進一步擴大,對復合型海洋技術人才的加快培養已迫在眉睫。
無“海洋技術”學科設置難以大量培養人才
作為研究、開發與利用海洋最重要的支撐技術之一,海洋技術由一個龐大的學科群組成。中國海洋大學海洋技術系主任吳松華告訴記者,海洋技術屬于“交叉學科”,雖然尚沒有明確的一級學科設置,但一直與海洋科學、信息科學、物理學以及環境科學與技術等學科交叉融合。實際上,我國很多高校都已進行了多種形式的海洋技術人才培養探索。
例如,中國海洋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下設物理系、電子工程系、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海洋技術系和信息工程中心五個單位,對海洋技術人才強調“交叉培養”。同時,在海洋科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三個一級學科支撐下,通過以自主設置的方式設立了海洋技術交叉學科碩士、博士點,重點加大對海洋探測技術、海洋裝備技術、海洋信息技術、應用海洋技術等海洋技術人才的培養。
在全國范圍內,通過自設海洋技術類碩士、博士點進行專門人才培養的還有浙江大學。當然,這并不代表只有海大、浙大兩所高校在培養海洋技術人才。吳松華介紹說,目前國內20余所涉海專業高校和高水平綜合性大學都已開設了海洋技術相關本科、碩士及博士專業。從各涉海高校的專業和學科設置可以看出,高水平大學都非常重視發展海洋技術,其學科特點均是基于原有的學科歷史沿革和優勢學科基礎,研究方向相對集中在海洋遙感、水聲通訊、海洋化工、海洋生物、海洋環境監測等方面。
不過,探索雖有意義,卻仍難以解決海洋技術人才培養“量不足”的問題?!坝捎诤Q蠹夹g無學科設置,因此在培養名額上就有限制。此外,沒有相關配套支持,并非所有高校都有實力、人力、財力等條件進行專門培養,因此難免存在‘捎帶培養’問題?!鄙綎|大學海洋研究院國家特聘教授吳锜舉例說,他所培養的海洋技術研究生,占用的是山東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名額,使用的也是其培養方案,培養的課程主要是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等內容,雖然與海洋技術交叉相通,但針對性還不夠強?!叭绻Q蠹夹g成為一級學科,有了正式身份,那么將會有特定的培養方案,招收的學生名額會增多,師資力量配備也會進一步加強。”
據了解,雖然我國相關高校不斷探索對海洋技術人才的培養,但實際上仍然難以滿足海洋強國戰略對交叉型、創新型和復合型等海洋新工科人才的需求。即使在我國最強的綜合性海洋大學——中國海洋大學,2020年培養的海洋技術人才也僅150人左右,其中研究生約70人。
多位專家建言在交叉學科下增設一級學科
近日,中國海洋大學下發內部通告,擬組建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部并撤銷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建制,新組建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電子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海洋技術學院等4個學院。這意味著中國海洋大學在謀求交叉培養的同時,進一步加大了海洋新工科發展力度,強化了“海洋技術”學科的建設。吳松華介紹,由海洋技術系轉為海洋技術學院后,通過推行海洋技術專業與學科點的本碩博貫通培養,預計招收的學生名額會增多,師資配備也會進一步加強。
談到吳立新聯合印萍提出的增設“海洋技術”一級學科建議,吳松華及海洋技術學院多位專家均表示,這是發展之需、適逢其時。“今年年初,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印發文件,‘交叉學科’成為我國新的學科門類,‘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國家安全學’成為該門類下的一級學科?!眳撬扇A說,這項改革舉措,站在學科深度交叉融合發展的背景,凸顯了社會發展對高層次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若“海洋技術”能夠在交叉學科門類設立一級學科,我國高校無疑將從數量和質量上培養出更多復合型海洋新工科人才。
據了解,“交叉學科”是我國的第14個學科門類,該門類打破了傳統學科之間的壁壘,為交叉學科的發展提供了更好通道。吳锜認為,“交叉學科”的設立以及 “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和“國家安全學”成為其下一級學科,為同樣呈現多學科綜合與交叉特點的海洋技術盡早入列提供了借鑒。
21世紀是海洋世紀,加快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新興海洋產業的崛起和快速推進,而新興海洋產業的發展則依賴于海洋技術的支撐。吳立新表示,增設“海洋技術”一級學科,設置“海洋技術”交叉學科學位點,我國高校將以涉海多學科交叉技術創新推動海洋高質量發展,以交叉復合型人才培養服務于海洋強國戰略,推動海洋技術學科成為我國在海洋領域保持世界一流水平、沖擊世界頂尖學科、在多個方向和領域引領國際前沿研究的重要基礎。(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勛祥)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