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奧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3日訊 日前,聊城路體育中心及社會公共停車場項目土地使用權經過網上公開招拍掛,由市北建投集團競得。記者了解到,此處地上規劃為市民體育中心,地下將建設四層停車場,可提供停車位350個。

聊城路停車場位于市北區市場三路、聊城路、滄口路圍合地塊,預計9月底完成施工圖設計。除了有效改善周邊的交通條件外,值得一提的是,聊城路停車場地上社區體育中心建筑面積2591平方米,擬作為運動場館使用,將彌補周邊居民運動休閑場地的“空白”,為該片區引入新業態,吸引年輕人加碼。

聊城路停車場與李村路停車場隔路相望。今年3月12日,李村路停車場開工,計劃建設地上一層、地下四層停車場,可提供車位505個,吹響了2021年青島全面加速推進歷史街區整體改造和配套設施提升的號角。如今近半年過去,李村路停車場已進入主體施工階段,預計10月份進城安裝工程施工,11月份進行室外管網配套工程施工,今年年底前完成建設。
港城聯動、老城復興,補齊公共服務設施是關鍵。在歷史城區,除了李村路停車場、聊城路停車場外,市北區還規劃建設萊州路停車場、上海支路停車場,預計共提供停車位千余個,將有效改善周邊停車難現狀,打通老城區發展“筋脈”,提升歷史城區資源流量導入和承載能力,助力打造高品質主城核心區。

近年來,在“一帶一路”、《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等國家級戰略機遇的疊加之下,市北正成為青島開放發展的新高地。當下的市北,正以“新航運、新金融、新貿易”三大旗幟構建城區發展的生態體系,將港口作為最大抓手做好資源整合、形成合力,做好“港產城”深度融合這篇文章。在此背景下,市北區將高品質提升歷史街區基礎配套作為老城更新的重點工作,按照城市產業空間拓展、城市功能完善、土地集約利用、市民方便宜居的要求,實施“美麗街區”提升工程,加快配套市政管網、道路改造、文化廣場、停車場、青年公寓建設,不斷優化城區環境品質,一體化打造年輕人向往集聚的創業工作生活環境。
近日,市北歷史文化街區的改造正如火如荼:商業+產業+居住三駕馬車并行,西部老城的城市配套建設正日益完善。下一步,以歷史文化街區為基地,市北將堅持“尊重歷史、修舊如舊,合理安排、統籌推進”原則,做好歷史街區更新規劃編制,統籌開展空間和產業規劃,全面推進歷史城區保護更新和配套設施提升,結合后續的招商、產業更新,打造集產業復合型、商業復合型、居住復合型于一體的綜合型歷史文化街區。(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余瑞新)
責任編輯:喬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