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孩來了,幸福中的“剛需”,如何解鎖?
記者走進80后教師夫妻的“三孩”家庭,住房、托養問題他們這樣說
沒有在朋友圈里向親戚朋友們報喜,張剛(化名)和岳悅(化名)的第三個孩子——兒子Alan“低調”出生了。喂奶、換尿布、拍嗝……這是時隔三年后,他們又一次從零開始,淡定又手忙腳亂。他們忙碌中又有幸福,因為三寶的到來讓這個家庭迎來了久別的大團圓……
圓夢
意外懷孕湊成“好”
8月25日下午2時11分,39歲的岳悅陣痛4個小時后,在城陽區人民醫院終于成功“卸貨”。“恭喜你當媽媽了,生了個小伙子。”伴隨著助產士的報喜,嬰兒響亮的啼哭聲響徹產房。岳悅很淡定,臉上一直掛著微笑。雖然已經生過兩個孩子了,她頭腦還是蒙的。由于是經產婦,整個分娩過程很快沒讓她受多少罪。但是在娩出胎盤時,猛烈的疼痛又讓她痛到懷疑人生。直到助產士將嬰兒放在她的胸前親密接觸時,她才真切地感覺到:一切終于結束了。留觀結束后,岳悅被助產士推出產房,守在門外的張剛笑著相迎。 “生啦!男孩。 ”聽到助產士的報喜后,他點頭示意表示感謝,便一路跟隨著來到了病房,正式開啟了他們的三孩時代。
大女兒和媽媽照看弟弟。
“一切都趕巧了,我們是意外懷孕,當時是又驚又喜,我們糾結了好久,還是決定留下這個孩子。 ”岳悅告訴記者,8月20日是預產期,五天后寶寶終于發動了。 8月25日凌晨5時夫妻倆趕到醫院做核酸檢測,10時許進入產房,下午2時順利出生。 “是個男孩,當時我跟我老公都很高興,像是圓了夢,湊成了‘好’,但是我們都是不善于表達的人,沒有大肆宣揚。 ”岳悅介紹,大女兒然然9歲,二女兒萌萌剛滿3歲。記者問及有沒有拍孕照或全家福,她笑著說沒有拍過一張合影,手機里現存的照片還是丈夫剛剛給自己和兒子拍的一張合照。
選擇
一度因“超生”躲避產檢
住院的四天中,夫妻倆沒有請月嫂,一邊回憶著照顧老二的場景,一邊照顧著老三。岳悅是高齡產婦,這一次她明顯感覺到了體力上的力不從心,好在孩子非常給力,沒有出現黃疸等疾病,母乳喂養也進行得非常順利。問及三孩的壓力,岳悅稱,懷孕時想的更多的是超生的壓力,這比未來的房子、教育壓力更直接。 “去年懷孕的時候,三孩政策還沒出,我們算是超生了。 ”岳悅告訴記者,夫妻倆均在民辦的專科學校任教,好在懷孕后校方沒有提出反對意見,在單位整體的氛圍是非常包容的。后期,她挺著孕肚在小區遛彎時,會有二孩媽媽主動要求加微信,便于以后生三孩時互相溝通。 “其實在單位和我們小區,很多二孩家庭是準備要三孩的,有些是跟我們一樣有兩個女兒的,倒不是因為重男輕女,只是覺得如果能湊成‘好’字那不更好,在他們看來我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讓我先來探探路。 ”
其實,岳悅的內心是有糾結的。礙于“超生”,她沒有像懷老大和老二時按時產檢,而是能躲就躲。懷孕必做的唐氏綜合征篩查、糖耐、四維彩超等檢查,她都沒有做。今年5月三孩生育全面放開的消息一出,岳悅和丈夫都舒了一口氣,于是孕后期的產檢她一次都不落。 “每周去醫院產檢一次,我遇到好幾個懷三孩的,終于覺得我不是一個人在戰斗了。 ”岳悅告訴記者,這次十月懷胎聽到的最好的消息不是生了個男孩,而是兒科醫生檢查后說孩子一切都好。
現狀
一家六口的蝸居生活
住了四天院,夫妻倆帶著孩子出院回家了。在緊鄰青島農業大學的一處居民小區,記者見到了張先生一家六口。 “我叫然然,妹妹叫萌萌,我弟弟的英文名叫Alan。 ”大女兒然然上四年級,熱情地介紹著家庭成員。進門后,記者看到這是一間套一的房子,客廳隔出了一間臥室,變成了套二房。 “當初著急住進來,因為老大要上學,所以我們沒有裝修房子,這些年東西越來越多……”岳悅介紹起自己的家有些難為情,這時大女兒換上了最喜歡的漢服閃亮登場,成功轉移了大家的注意力。
為了照顧老三,夫妻倆把婆婆從菏澤老家接到了青島。接下來的日子里,他們需要一家六口住在不足60平方米的房子里。兩間臥室被床和衣服擠得滿滿當當,大女兒的寫字桌只好擺放在小過道里。雖然家里的擺設簡陋,但夫妻倆還是努力營造出讀書尚學的氛圍,從客廳沙發緊靠的那面黑板墻便能看得出來。畢業于青島農業大學英語專業的張剛現在是一名英語老師,平日里總愛見縫插針地教大女兒學英語。黑板上滿是英文單詞和涂鴉,都是大女兒的杰作。張剛告訴記者,他和妻子是同鄉,因為自己畢業后留在了青島,于是妻子辭去了老家高中數學老師的工作來到了青島。在工作五年后,他們靠自己的積蓄,買下了現在的房子。當時夫妻倆是夠住的,后來孩子們一個接一個地到來,讓房子顯得越發局促起來。 “可能我們大家庭的觀念比較重,我們都有兄弟姐妹,所以要三孩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 ”張剛說。(觀海新聞/青島晚報記者 于波 見習記者 欒丕煒)
責任編輯:劉聰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