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8日訊 今天上午,由青島市城市管理局舉辦的“星期三問城管” 第五十七期“城陽區市容環境和噪音油煙擾民問題治理”主題接線活動在12319熱線大廳進行,城陽區綜合行政執法局黨組書記、局長楊相賢作為接線嘉賓,圍繞廣大市民關心的占路經營、私搭亂建、噪音油煙擾民等問題,現場接聽群眾熱線,解答群眾問題,解決群眾訴求。
接社情民意熱線 解市民群眾難題
上午8點半,楊相賢一行來到市城市管理局12319熱線大廳,熟悉接線流程,做好接線準備。9點鐘剛到,熱線電話就開始不斷接入,廣大市民群眾參與熱情非常高。

熱心市民李女士撥打電話反映正陽路與康城路交叉路口商販擺攤占道經營問題,希望能盡快進行整治。楊相賢在接聽電話過程中,首先感謝李女士對城陽區綜合執法工作的關心與支持,并明確告訴李女士,對于所反映的問題,將馬上通知相關中隊前往查看、及時整治,后期將對此區域進行重點關注,加大執法巡查頻次,防止商販“打游擊”現象發生。關于占路經營問題,城陽區綜合行政執法局一向予以重點關注,今年已清理整治了違規占路經營行為7300余起,處罰84起、罰款4.43萬元,下一步將繼續加強執法巡查和處罰力度,一旦發現占路經營問題,及時進行清理整治。
熱心市民趙先生撥打熱線咨詢:“小區樓下飯店炒菜的油煙經常飄到家里,嚴重的時候都不敢開窗,不知道這事該哪個部門管。”楊相賢表示,根據相關規定,綜合執法部門要求餐飲業戶安裝高效油煙凈化設施或者油煙異味處理設施并正常使用,定期對油煙凈化設施進行清洗維護并建立臺賬,對燒烤、重油煙、反復投訴的餐飲企業制定油煙噪聲檢測計劃、定期安排檢測,對排放不達標的餐飲業戶進行依法處置。對于趙先生反映的問題,將立即安排執法人員到現場進行調查核實,并委托具有資質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對該飯店油煙排放情況進行檢測,根據檢測結果,進行依法處置。
從9點到11點,12319熱線共受理市民反映城陽區市容環境整治和噪音油煙擾民問題22件,嘉賓席接聽來電11件。來電包括咨詢類1件、舉報類21件,涉及違法建設問題8件、游商浮販問題5件、餐飲服務業油煙污染問題5件、露天燒烤問題2件、社會生活噪聲污染1件、店外經營問題1件。針對市民反映的問題,楊相賢局長全部當場給予耐心細致的解答,并承諾所有問題都將按程序抓好督辦落實,及時給市民以滿意的答復。同時,對于上述市民訴求,12319熱線已第一時間通過數字城管系統下發至城陽區相關部門進行落實處置,后期將繼續跟蹤落實辦理情況。
拆除違建不停歇 立查立改顯擔當
記者來到夏莊街道書云東路盛文服裝生產基地附近,發現城陽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夏莊街道中隊的4名執法人員,正在指揮大型吊裝車輛對一處集裝箱違建進行拆除吊離。據現場執法人員介紹,該處私搭亂建是今年9月初執法巡查時被發現的,共2層40平方米左右,執法人員多方聯系找到違建當事人。據當事人交代,該處建筑是將部分外墻移除,在原外墻的位置吊裝了兩個集裝箱疊放在一起,做成一處營業網點對外出租。執法人員隨即對其下達《責令限期改正通知書》,但該當事人在限期內并未自行整改。對此,夏莊街道中隊依法對該處違建進行強制拆除。

今年以來,城陽區綜合行政執法局按照“全區域組網、全時段防控、全方位查處”工作思路,圍繞“消除存量、防控新生、辦結投訴”三個重點實施攻堅,堅持源頭管控,強化綜合治理,已拆除各類違建73.1萬平方米,其中存量違建69萬平方米、新生違建4.1萬平方米,辦結群眾反映集中的違建問題1000余件,違建治理工作成效顯著。
搭起政民連心橋 服務群眾零距離
為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實現城管執法工作由被動執法向主動服務轉變,自2019年下半年開始,城陽區綜合行政執法局開展深化黨建引領下的城管執法進社區工作, 目前已建成44個城管執法工作站,覆蓋全區289個居民小區。記者來到城陽區夏莊街道佳兆業城管執法工作站,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工作站整潔的辦公環境和墻上醒目張貼的執法人員、物業人員的照片和聯系方式。據城陽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夏莊街道中隊中隊長姜修杰介紹,目前夏莊街道轄區成立了4個城管執法工作站,每個工作站派遣1至2名執法隊員,每周2次、每次不少于半天在小區值守。通過駐站值守、加入小區業主微信群、24小時接聽訴求電話等方式,第一時間接收、處置居民身邊的“煩心事”,真正做到服務群眾“零距離”。
據小區物業公司呂經理介紹,執法工作站成立以后,執法人員會經常到社區進行巡查,定時駐守,及時解答物業(居委會)和社區居民遇到的問題,定期開展各類普法宣傳活動,增強了居民的遵紀守法意識,也為物業部門規范管理、服務社區提供了執法支撐。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今年以來,城陽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圍繞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創建工作,以“拆違治亂建設美麗家園”為主線,聚焦市民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堵點問題,大力開展違法建設、市容環境專項整治,以“小切口”推動“大變化”,全力打造方便、溫馨之城。
一是聚焦拆違治亂,持續推動城市品質改善提升。以“示范路”創建活動為牽引,以市容秩序“十亂”問題為突破口,瞄準群眾反映的問題和訴求,持續發力,久久為功。今年已累計清理占路經營7300處次,規范共享單車擺放1.3萬輛次,拆除各類違規廣告設施7800余平方米,清理亂貼亂畫小廣告24萬余張,捕捉收容流浪犬330只,持續改善提升城市環境品質。
二是突出便民服務,扎實開展城管執法進社區活動。引導社區居委會、物業積極有效參與城市治理,在社區層面逐步形成職能部門和社會共同參與的協同治理機制,實現城管執法與社區、居民小區自治的有效銜接。今年已開展城管執法進社區活動16次,集中整治小區亂堆亂放1053處、毀綠種菜307處,清理地樁地鎖12處、亂貼亂畫312處。
三是營造共治氛圍,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城市管理。吸納熱心市民群眾成立“橙光”品牌城管志愿者隊伍,參與“城管執法體驗日”活動,對占道經營、亂張貼小廣告、亂停放共享單車等不文明行為進行文明勸導1000余起,發放《為考生送安靜倡議書》《致廣大經營業主的一封信》等宣傳單頁7000余張,制止油煙、噪音擾民等行為150余起,出動100人次在中高考點周邊協助維持環境秩序,為考生及家長發放礦泉水600箱。協調共享單車企業研發使用“定點還車”系統,施劃停車點位1000余個,鋪設藍牙道釘管理設施500余個,逐步規范市民停放車輛習慣,達到既規范管理、又便捷服務的目的。(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賈臻 通訊員 趙彥輝 文/圖)
責任編輯:管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