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美食愛好者,找尋各地美景。愛寫作、愛攝影、更愛生活...以不遺余力地發現好吃的好玩的為己任。她的名字叫吳旻,一位學理科的美食工作者。
作為一名80后,吳旻現在不過三十而已,她的公眾號“食游青島”已經有40萬+粉絲,微博、抖音、小紅書也被很多人熟知、喜歡,如今圈粉近60萬!



談起做公號的初衷,吳旻表示,其實一開始并沒有想太多,只是自己喜歡美食,喜歡新鮮事物。平時沒事也會寫寫東西,她便想干脆直接開個公號,把一些自己看到的,喜歡的美食美景寫出來,既可以推薦給身邊朋友,又可以分享給更多人。

1
曾是全校第一的理科生如今卻轉行為美食工作者
吳旻畢業于青島農業大學,大學期間一直成績優異的她,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直接升入本校的研究生。

本科到研究生,她學習的一直是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七年來都是一名徹頭徹尾的理科生,吳旻開玩笑地說:“在這個每天需要做實驗、研發的高大上專業里,說不準哪天就能出一個科學家呢。”

但相對刻板的專業知識和嚴謹的實踐內容,讓喜歡文學,喜歡跟人打交道的吳旻敏想要接觸點不一樣的領域和知識面。最開始她在網站上發帖子、分享美食、分享各種新鮮事...用這些來做為枯燥學習生活中的調劑品。經常投稿的吳旻還曾經成為過“青青島社區”的版主。
久而久之,這味調劑品變成了吳旻生活中的必需品,把自己看到的、經歷的、品嘗過的都寫出來分享給大家,寫對大家有所幫助的文章,成為了她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
“選擇留在家鄉,我不后悔更多的是感恩”
作為土生土長的青島人,吳旻的父母不想讓她離家太遠去上學、工作。從小乖巧的吳旻選擇聽父母的話留在他們身邊。就這樣,吳旻選擇了青島的大學,留在了從小生活的城市中。

問起吳旻對于留在青島讀書這一選擇后不后悔時,吳旻坦言,剛開始是后悔的,因為跟很多人相比感覺自己少了一些經歷。
但是,后來感覺還是感恩多一點,如果當初選擇離開青島去外地讀書,就不會接觸青島的自媒體行業,更不會通過自己對青島的了解和熱愛,用文字給大家傳遞這么多青島的美好。
老青島的情懷、青島獨一無二的文化、富有青島地域性的美景...都是她內心不可割舍的一部分。

吳旻是家里的獨生女,父母對她的期望很簡單,就是希望她研究生畢業后,找個穩定的工作,過安穩一些的生活。這應該也是大多數父母所希望的。
但閑不下來的吳旻還是堅持從事自媒體行業,看到吳旻的熱愛與堅持,她的父母選擇了支持。
“你既然喜歡,那就去做做看吧!”

除了一路上一直支持吳旻事業的父母,先立業后成家的吳旻還有同樣支持她的另一半。吳旻的老公從事的工作跟媒體行業一點都不搭邊,但他們的相處模式是自由的,舒服的,彼此從不干涉對方喜歡的事情和從事的職業。
有了父母和另一半的支持,讓吳旻更有了在自媒體這條路上走下去的動力。
3
“我是一個外行人
但我從沒想過放棄”
創業路上沒有困難是假的,追夢過程中有止步的想法也在所難免。
提到困難,吳旻說,作為一個學工科的外行人,也沒有任何從事媒體工作的經驗,只能自己一點一點去摸索、學習,在實踐中慢慢成長。雖然每天都有很多精彩和美好,但同時也有很多挑戰和不確定性。

很多人覺得,美食編輯是一個幸福的職業,吃吃喝喝就可以完成工作,但很少有人知道一篇文章背后她們付出了多少。無論走到哪里,手機、電腦不離身,出差就在飛機上寫文案,這都是吳旻工作的常態。

“雖然辛苦,但我可以很自豪地說,把自己的興趣愛好當成了自己的工作,再苦再累也值得!”

4
除了愛拍美食
還熱愛記錄青島的美好
閑暇之余,吳旻最愛做的事情就是帶著無人機航拍、帶著相機去拍風景。




“青島真的特美,拍一拍青島的街頭巷尾,記錄一下碧海藍天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談到未來,吳旻說:“我熱愛這行,既然選擇了這行我就要堅持下去,不僅要做還要做得越來越好,把文字和圖片深耕下去。“

吳旻想帶大家投入大海縱情破浪揚帆;還想帶大家賞中山公園如雪的櫻花,和有著極致美艷的八大關風情小樓;更想帶大家品嘗蛤蜊、蟶子、螃蟹、海腸子……不管爆炒、燒烤,還是清蒸,都滋啦冒著香氣...青島的魅力說不完更看不完。吳旻說:“宣傳青島的一些美好也就是宣傳自己的家鄉,這也是讓我覺得特別自豪的一件事情,接下來,我會繼續發揮自己的力量,去向大家介紹、宣傳青島的美食美景,也希望青島能變得更好!”
責任編輯:李婧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