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下班回家不是“坐”,就是低頭“看手機”,總感覺身體不舒服、亞健康?,F在大家越來越注重體育鍛煉,有的去健身中心、有的利用現有的在家跑步、跳繩......但跑步、跳繩,也可能導致骨折。
30歲的丁女士是成都的一名護士,她感覺自己平時缺乏運動,身體總是不舒服,想通過健身提升免疫力。夏末秋初,丁女士開始在家跳繩?!斑\動量不算大,每天也就跳1000個。10來分鐘就跳完了。”

丁女士脛骨上端疲勞骨折圖。醫院供圖
不久前,成都降溫,丁女士覺得身體有點冷和緊繃,也沒做熱身運動,就開始跳繩了。跳到一半忽然覺得左邊膝蓋有點痛,使不上勁,她就休息了。沒想到第二天一起床,左腿瘸了。
到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檢查后,醫生考慮丁女士為脛骨上端疲勞骨折!丁女士起初怎么都不敢相信這個結果,后面經膝關節磁共振檢查明確,丁女士很困惑,不就是跳個繩嗎,怎么還骨折?那怎么辦呢?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運動醫學門診陳志超醫生建議:疲勞骨折也是一種骨折,因此一樣要扶拐行走,1月內傷肢避免負重,避免進一步損傷受傷側肢體。一個月復查一次,可以做適當物理治療,促進骨折愈合。

陳志超醫生工作圖。醫院供圖
“一次也就跳了1000個,運動量不算大,怎么就骨折了?”丁女士覺得不可思議。
“這種情況與運動不當、超重等多種因素有關?!标愔境t生解釋說,跳繩這項運動對膝關節和骨骼會產生較大壓力,患者由于平時運動少,肌肉力量下降,突然的運動強度超過骨骼的耐受限度,從而引起這種不太容易發現的隱匿性骨折。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運動醫學門診最近遇到了不少患者,都是由于健身不慎造成的運動性損傷,如上述膝關節隱匿骨折、脛骨平臺的骨挫傷、股骨內髁的骨挫傷、距骨或跟骨的骨挫傷、腓腸肌內側頭的撕裂(網球腿)等。
陳志超醫生提醒居民:長期不運動、體重超標人群不適合一開始就劇烈運動。過量運動對身體而言,就像是突然暴飲暴食,對健康毫無好處?!伴L期不運動,又體重超標的人群不太適合剛開始鍛煉,就直接采用劇烈運動的方式健身,容易產生健康安全隱患。尤其是對下肢骨骼沖擊力比較大的運動,稍有不慎可造成運動性損傷。”陳志超表示,運動是為了健康,請居民注意安全有效、多元化的運動方式,把運動的風險降到最低。如果不小心導致了運動損傷或者各種意外,那將是得不償失!生命在于運動,運動講究科學。(川觀新聞記者 曹一莎 魏馮)
【相關鏈接】
一、長期不運動的人突然運動會怎樣?
長期不運動突然進行運動不僅僅會出現“疲勞性骨折”,還會造成以下傷害:
1.肌肉酸痛。剛剛開始鍛煉或者很長時間沒鍛煉又開始恢復鍛煉的人,都會引起肌肉酸痛,短時間酸痛是正常的,如果肌肉持續酸痛,則要檢查肌肉軟組織是不是受到損傷了。
2.惡心嘔吐。在排除消化系統疾病原因后,如鍛煉時或鍛煉后惡心,多數是由于機體運動過量、缺氧造成的。
3.胸部不適。如運動過度,前胸大汗,并伴有氣短,可能是心臟受影響,應立即停止活動。如果感覺疼痛、胸悶等,可能是血管阻塞導致血液和氧氣流入心臟,即心臟病或心絞痛發作的征兆,建議立即就醫。
4.關節疼痛。醫生表示,很多人跑步后反映膝蓋疼痛,不一定是關節損傷,也可能是平時鍛煉太少,突然運動,膝關節受到的壓力過度,引起酸脹和疼痛。
5.心情低落。上班族忙完了一天的工作之后,突然運動起來,會“疲憊不堪”。
如果運動后感覺身心疲憊,最好及時自我調整,減少運動量。橫紋肌溶解癥,貧血,心肌缺血,肝腎功能受損都有可能是突擊運動造成的。
二、身體正確的重啟姿勢
1.從“微運動”開始
平時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不要突然開展高強度運動,要循序漸進。
平時不怎么運動的人,可以從散步、快走、太極、做家務等比較緩和的運動開始,然后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慢慢增加運動時間與運動強度。
2.熱身給身體做準備
熱身能夠很好地避免運動損傷的發生,但熱身也要從強度低的動作開始哦。
3.時刻感受身體“負荷”
以跑步為例,可以用“呼吸能交談,心臟跳得歡”來檢測自己的運動狀態。
如果一邊跑步一邊正常呼吸的同時,還能與人交談,心臟沒有超負荷的感覺,則是健康的運動量,反之,則是運動過量。
4.不要突然停止
除身體出現突發狀況外,運動后,要做至少10分鐘的拉伸放松,使肌肉由緊張逐步過渡到平穩,促進體力恢復,還能加速乳酸的消除。
5.給身體一個放松的機會
別讓運動量超過身體負擔能力,比如老年人,可以用快步走代替跑步。
試試泡個熱水澡或對運動部位進行按摩,還可采用熱敷等方法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緩解疲勞、減輕腳踝疼痛。(相關鏈接資料: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提供)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