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6月8日訊 今年3月,袁隆平院士在海南視察海水稻時意外摔倒,股骨頸骨折,在海南治療后轉診至湖南治療,最終因年老多臟器衰竭不幸逝世。這則消息給高齡老人敲響了警鐘,老年人千萬不能摔跤,骨折臥床后會引起各種嚴重的致命并發癥。
高齡老人在生活中意外摔倒的事件時有發生,不少老人因為摔倒后不敢手術,長期臥床,反而引發了嚴重的并發癥,生存率大大降低。
記者從青島市中心醫院創傷骨科了解到,在醫療技術進步和科室逐步細分的今天,高齡老人甚至是百歲老人接受骨科手術已經不是夢想。青島市中心醫院創傷骨科已為多例高齡老人成功完成骨科手術。
創傷骨科團隊為多例超高齡患者手術
據青島市中心醫院創傷骨科主任李利昕介紹,科室團隊經常為90歲以上的老年髖部骨折病人進行手術,其中最大患者為103歲。對于高齡髖部骨折患者,每做一臺手術都是一次挑戰。李利昕主任和他的創傷骨科團隊努力為每一位前來求醫的高齡髖部骨折患者進行個性化手術治療,并不斷刷新患者的年齡記錄。
96歲的楊奶奶是髖部骨折受傷后10天才來醫院就診的。當時她在家不小心滑了一跤,出現左側大腿根部疼痛,因為怕給子女添麻煩就自行在家休息,一躺就是十天。十天后,疼痛絲毫沒有減輕,楊奶奶這才打電話告知子女。子女帶楊奶奶來到青島市中心醫院就診,通過影像檢查,結果顯示楊奶奶左側股骨頸骨折。在詳細查體了解老人身體情況后,李利昕主任建議楊奶奶行人工股骨頭置換手術。由于老人接近百歲,平時身體較弱,心肺功能差,手術風險極高。但如果不手術,老人將長期臥床,容易引發多種并發癥,甚至威脅生命。經過反復考慮,患者家人還是決定做手術。創傷骨科團隊為她實施了左側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手術僅用40分鐘就順利完成,術中出血少,術后第2天,楊奶奶就能扶助行器下地活動。
李利昕告訴記者,創傷骨科自2019年成立至今,已成功完成約50例90歲以上高齡老人的骨科手術??剖业那吧怼鄭u市中心醫院骨科,十多年前就致力于開展高齡老人骨科手術,早年高齡手術量在每年3至5例,近3年來增加到每年將近20例。手術量的提高一方面源于人均預期壽命延長,但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骨科醫療技術的提高讓患者和醫生更有決心和底氣去選擇手術,從而提高了骨折老人的生存率。
高齡老人骨折危害及應對措施
老年人全身骨量丟失嚴重,骨質變得疏松,肌肉萎縮,肌力下降,全身骨質處在一個十分脆弱的狀態,不慎跌倒即可能導致髖部骨折。而且很多人常合并心、肺等多種疾病,如不積極處理,原發病很有可能會加重。另外,不少人認為年紀大了經不起手術,發生髖部骨折后會選擇保守治療。但是一旦臥床時間較久,墜積性肺炎、深靜脈血栓、肺栓塞、壓瘡、泌尿道感染等并發癥隨之而來。骨折本身并不可怕,但并發癥會嚴重消耗患者的身體甚至生命。根據研究統計,由于各種原因,老年人發生髖部骨折后,一年生存率只有約50%,這也是被稱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的原因。
隨著我國人均壽命的延長,老年髖部骨折的發病率逐漸上升,且高齡、超高齡患者數量增長迅速,為他們提供外科手術治療,以往在醫療界被認為是挑戰醫學 “禁區”。如今,在各學科的大力支持配合下,青島市中心醫院創傷骨科運用精湛的醫療技術、優質的護理服務成功沖出“禁區”,使高齡、超高齡患者得以成功手術。
記者在采訪過程中了解到,高齡老人意外摔倒,有時只是輕微的滑絆一下就會導致嚴重的髖骨骨折,究其原因與骨質疏松密切相關。李利昕主任提醒,減少和降低骨質疏松的發生可以減少骨折的風險。中老年人應該從生活方式、飲食習慣和藥物補充三個方面來預防骨質疏松,比如多去戶外曬太陽、飲食葷素搭配、日常適量補鈣和維生素D等。此外要留意生活細節,預防低能量外傷的發生,在入廁、洗澡、外出時避免摔倒。(觀海新聞/老年生活報記者 趙玲玲 通訊員 馬華)
科室簡介
青島市中心醫院創傷骨科、骨腫瘤科、急診外科是集臨床醫療、科研、教學于一體的綜合科室。常規開展骨盆、四肢骨折手術、各類軟組織損傷的治療,關節韌帶損傷的治療,創傷病人的急救治療,是國家創傷中心聯盟單位。
創傷中心作為醫院多學科分工、合作的紐帶,實行“急診-外科-重癥”三位一體的整體化管理,將院前急救、院內急診、相關外科專業、重癥醫學科進行系統化整合,全力爭取在最短時間內給病人全面的綜合救治。提供24小時急診服務,開通綠色通道,提高創傷病人救治質量和效率以及嚴重創傷和多發復合傷救治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