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訊 項目落地年,青島地鐵正借力機械化謀求建設新速度。9月10日下午,伴隨著刀盤轉動碾碎巖石的“隆隆”聲,中鐵一局五公司自主管理的首臺盾構機在青島地鐵6號線朝峨始發井順利始發,標志著中鐵一局五公司在青島地鐵施工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中鐵一局五公司自主管理的首臺盾構機順利始發。
此次始發盾構機由朝峨始發井到峨眉山路站,長723米,該區間段地質條件為全斷面微風化硬巖以及不良地質等特殊地質,同時下穿河橋、立交橋。面對場地狹小、場地不足的情況,項目部圍繞盾構機選型、刀盤設計、始發井結構調整等,多次與建設單位、設計單位、中鐵總部、設備廠家等各方溝通,最終選擇盾構機分體始發。
為了盾構施工安全,項目部多次組織專家對施工方案進行論證,優化專項施工方案和各項應急預案,有針對性地進行應急演練。同時,做好超前地質預報及監控量測工作,采取硬巖處理等技術措施,最大程度減少盾構復雜地層掘進安全風險,確保了此次盾構順利始發。
進入下半年以來,6號線建設明顯提速。8月底,6號線2臺盾構機和2臺TBM掘進機同時始發掘進,進入了機械化施工的新階段,掀起新一輪建設高潮。據了解,6號線歷時兩年研究論證,在初步設計的基礎上將全線隧道埋深由24米壓深到30米,暗挖區間施工機械化率由61.7%提高到91.6%,擬投入盾構/TBM設備31臺,創青島地鐵機械化率新高。暗挖區間采用機械法后,用工量由11000人減到1100人,極大降低了安全生產風險,實現了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的目的。(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建亮 通訊員 李向飛)
責任編輯:孫源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