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帽子口罩墨鏡全副武裝的“套中人”——觀海君本君,在地鐵上看到的一條微博。

Emmm...
想想小時候被教育“別隨便給陌生人開門”
一見到生人就躲到大人身后的自己......
雖然小朋友親和力一流,但還是不要讓爸媽擔心啊

來看看“人類高質量網友”的評論
(ps,感覺全國網友都有社交牛×癥)


這位侄子,
我懷疑你是在蹭吃蹭喝

在百度百科里搜索“社交牛×癥”,還真有這個詞條

“無論跟陌生人還是半生不熟的人,都能做到游刃有余地交談。
不怕別人的眼光,不擔心被別人嘲笑冷落,令我社恐人群無比欽佩。”

看到這里觀海君又想起另一“社交達人”群體——大媽
牛到啥程度?
坐個公交車的工夫就能成功給自己閨女/兒子說一門親
跟新鄰居聊天短短十幾分鐘就能把人祖上戶口查清
早上出門買個菜就能交到當天晚上一起跳廣場舞的朋友......
具體范例請看以下視頻↓↓↓
(視頻來源:觀海君的閨中密友“哩小萌”)
上文中提到,“社交牛×癥”的對立面是“社交自閉癥”
也就是咱們常說的“社恐”
也就是“不能做到游刃有余地交談”“怕別人的眼光,擔心被別人嘲笑冷落”的這樣一群人

那么
如果碰到以下幾個場景,“社牛”跟“社恐”的應對方式分別是怎樣的呢?
也讓咱們來見識一下社恐人群的“為人處世之道”

場景①:與大學室友自我介紹
“社交牛×癥”:你好啊,我是x班的xxx,以后四年請多多關照啦!哎這個箱子我幫你搬吧,你叫什么名字啊,我們晚上一起去吃飯吧,blablabla......
“社恐”:(到我了到我了我要說啥好慌張)嗯...我叫xxx(沒了)

評語:惜字如金,多說一個字都要吃一顆金嗓子喉寶。
場景②:與同事交流業務
“社交牛×癥”:(用喊的)X老師!這篇稿子做個推送吧!
“社恐”:(用微信回復)好。

評語:微信群其實就是給社恐建的吧,社交達人都用吼的(近距離范圍內)
場景③:相親(與男嘉賓第一次聊天)
“社交牛×癥”:帥哥好啊,我是XX阿姨介紹的XXX,很高興認識你!你看啥時候方便咱見個面唄?
“社恐”:(如圖)

評語:我就問問你能不能處吧!一字一字往外蹦你對話框里蹦迪呢?!

諸如此類還有,
會讓外賣小哥把外賣掛在門把手上,等小哥走了再開門拿;
走廊里碰見鄰居會糾結打不打招呼,然后假裝看手機;
過年時的家庭聚會上叔叔大爺都在歡樂而你卻只想早回家;
公共場合碰到熟人會躲起來等他們走了再出來......
是否過于真實

So,當社交牛×癥愛上社恐
吵架可能就是這種畫風

然后電話就打來了......
然后拒接繼續打字

其實,不管社交牛×癥還是社恐
都是個體差異,性格不同而已
社交達人可以在與他人的交際中獲得滿足快樂
社恐也可以在獨處中享受“一個人的狂歡”

那么,今天依舊是“鍵盤上的舞者”,有事請小窗。
最后,其實從社恐秒變社交達人也不是沒辦法,看你本事
反正

觀海新聞綜合自新浪微博網友評論,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責任編輯:孫源熙
特別鳴謝:哩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