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17日訊 今天,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圓滿成功,三名航天員湯洪波、聶海勝、劉伯明依次出艙,圓滿完成了太空“出差”。隨著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近年來,天文游成為旅游熱點,讓旅游體驗更為豐富,島城這幾處天文游、航天游等你打卡。

每逢流星雨、月食、太陽黑子等特別的天象,青島觀象臺經常會組織觀測活動,不少青島的天文愛好者,就是在這里開始了解太空。青島觀象臺始建于1898年,現隸屬于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是我國近代天文氣象、地磁地震、海洋等諸學科的發祥地。青島觀象臺常年從事各種天象的觀測和研究,同時還非常重視天文科普教育工作,是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等。近日,青島觀象臺還與青島市天文愛好者協會共同組織了“百年筑夢·探秘天文——全國科普日活動”,百余公眾在青島觀象臺天文圓頂觀測室內與工作人員一同探索科學奧秘,感受科普魅力。同時,這里也經常組織外出觀測等研學活動。

北航青島研究院是“青島市首批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基地”,發揮北航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技術優勢、教育優勢和實踐優勢,以航空航天特色STEAM創新型教育研學為特色,是國防科工類研學旅行基地;位于即墨藍谷的西北工業大學青島研究院是青島市第二批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基地,這里的三航科技展廳,展示了玉兔號月球車(1:1模型)、微小衛星模型等展品。
青島艾山天文臺坐落于膠州洋河鎮,一片果園中,有兩組圓形的銀白色建筑掩映其中。臺長周昆介紹,這些低調到極點的鐵皮屋,其實是我國流星光學觀測網的總部和大數據處理中心。每天這里都會將全國幾十個流星觀測監測點的數據匯總處理,所得數據將為相關研究提供最基礎的理論支撐。觀測中心的面積只有不到200平方米,但是這其中有9件套觀測設備,其中大部分是光學觀測設備,還有兩套射電望遠鏡。截至今年9月,由艾山天文臺牽頭的全國流星監測網已經建立核心站點和輔助站點共42個,覆蓋了國內1/3的天空。
今年5月,青島市文化和旅游局發布了青島海洋研學旅游八大主題線路,其中,線路八就是“海洋+科普”的航空航天航海夢主題,線路包括國家深海基地——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西北工業大學青島研究院三航科技展廳——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天泰天文臺。(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馬曉婷)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