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從引領到引領
——來自“第五屆人單合一模式引領論壇”的思考

■張瑞敏發表主旨演講。
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挑戰中,要么自我進化,與時代共生存;要么自我僵化,被時代所淘汰,其標志則是能否創造出生態品牌。
——張瑞敏
北京時間9月17日上午10點,也是美國東部時間16日晚上9點,英國倫敦時間17日凌晨3點,在青島舉行的第五屆人單合一模式引領論壇進入專家對話環節,五名來自全球頂級研究機構的知名經濟學家、管理學家跨越時差、齊聚云端。副市長耿濤參加活動。
這已經是海爾集團和加里·哈默管理實驗室(MLab)連續五年“組局”的管理思想盛宴,每年9月,“人單合一模式論壇”均會吸引廣泛關注,這不僅源自海爾集團會在論壇上分享自身最新管理經驗,供業界討論、參考,也源自每屆論壇均會設置的權威經濟學家分享環節,促使其成為當今管理學界不可多得的深度對話平臺之一。
在聆聽了200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埃德蒙·費爾普斯、MLab管理實驗室創始人加里·哈默以及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張瑞敏關于世界管理未來的演講之后,五位學者共同探討什么是引領當下乃至未來時代的經濟和管理新模式。
物聯網時代、第四次工業革命、量子時代……由于來自不同的領域,他們對“新時代”的定義不盡相同,然而他們卻有一個共識,那就是這是一個時刻變化的時代,需要有適應時代發展的新模式來去除對人自主性的壓制,引領全球企業轉型發展。而在他們看來,由中國企業海爾首創的人單合一模式,以人的價值最大化為目的,正是回應時代之問的最好答案。
誕生16年來,在海爾的探索和實踐下,人單合一已然進入了發力期和爆發期,除了海爾內部的成功應用,還有了更多跨行業、跨文化的復制,進入了新的上升階段,具備新的時代價值和引領意義。正如彭博社所說,“某種意義上,人單合一已不再是海爾的專屬名詞,而是一場全球企業共襄盛舉的物聯網時代管理革命。”
這是時代的企業海爾又一次的從探索到引領。
持續進化的時代模式
唯有創新才能適應時代,而創新力從何而來?
埃德蒙·費爾普斯認為,為了產生足夠的活力,實現內生創新的普及,必須發揮“普通人”而不僅僅是具備有適合天賦的人的創造力。
創業近40年來,海爾集團一直在圍繞用戶需求進行產品、品牌、技術的創新,一直試圖在尋找高質量供需關系的最優解,一直在探索激活體制活力的模式。
在人單合一模式誕生的2005年,中國網民首次過億,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互聯網大國。海爾洞察到了時代變局的前音,開啟了一場顛覆科層制、面向互聯網乃至物聯網時代的管理模式的重塑,以人的價值最大化來挖掘每個人的創新潛力。
這樣的探索顯然是符合時代發展需要的。埃德蒙·費爾普斯表示,人單合一模式是為了解決大企業的管理困境,破解物聯網時代的管理難題,開拓屬于物聯網時代的管理模式。這種管理模式推廣借鑒到其他行業,也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功。
而作為人單合一模式的實踐路徑,生態品牌新范式的誕生,讓這一具備時代性和引領性的模式更具時間意義。
“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挑戰中,要么自我進化,與時代共生存;要么自我僵化,被時代所淘汰,其標志則是能否創造出生態品牌。”論壇上,張瑞敏發布了人單合一最新的演進成果。他表示,生態品牌作為一個體系,概括起來包含了“三自”和“三新”:人單合一是升華自然人到自主人的新模式;鏈群合約是顛覆科層制自組織的新生態;生態品牌是創造價值自循環的新范式。三者互為因果,相得益彰。
張瑞敏表示,“升華自然人為自主人”的必要條件是歸還三權、充分條件是創終身用戶,目標是成為時代的模式,目的是讓每個人的價值最大化。這正如加里·哈默《人本共治》所倡導的宗旨,實現了人類精神的極致釋放。
這一切的原點是以人為本的理念。海爾賦予了“人”開放的含義,不僅是不局限于企業內部,任何人都可以憑借有競爭力的預案競爭上崗。“單”指代的用戶價值,是在發現用戶需求中搶來的,也可以根據用戶需求的變化動態優化,而不是狹義的訂單,更不是封閉固化的。
正如張瑞敏所說,區別于產品溢價、流量溢價,人單合一模式下的生態品牌要創造終身用戶,實現兩個生態價值的自循環——一個是用戶體驗迭代價值循環,一個是生態方增值分享的價值循環,兩個循環永遠相輔相成。這就讓這場發生在員工、用戶、生態方之間的價值循環進入了永續往復的更高層面。
毫無疑問的是,未來,人單合一還將繼續踏準時代節拍自迭代。

■論壇現場,五名來自全球頂級研究機構的知名經濟學家、管理學家齊聚云端。
張力凸顯的賦能價值
與往屆“人單合一模式論壇”相比,今年的論壇名稱中首次出現了“引領”二字。與之對應的是,論壇上一系列物聯網時代品牌進化和財務管理工具的成果發布。這意味著人單合一在16年的探索后,這一模式已然“成熟了”。
人單合一模式推動下的生態品牌,正在經過不斷迭代升級,演進為一個可操作體系,將加速推動企業在物聯網時代的轉型升級,破解增強企業發展韌性的密碼。
凱度、牛津大學賽德商學院攜手《哈佛商業評論》共同發布了生態品牌認證體系,該體系由三方聯合制定,從共同進化、價值循環以及品牌理想三大視角出發評估與衡量品牌的表現,并對海爾集團等企業的生態品牌實踐進行案例研究和試點驗證,旨在激勵更多企業參與生態品牌建設,推動社會經濟向更有價值、更有內涵的方向發展。
如果說去年發布的《物聯網生態品牌白皮書》明確了物聯網時代生態品牌的標準,那么今年的生態品牌認證體系則是幫助全球品牌了解自身在生態品牌轉型與建設上的轉型進程與破局關鍵,提供了走向生態品牌的建設路徑,讓生態品牌進化有路可循。
隨后,作為全球財務管理“第四張表”的共贏增值表發布了最新研究成果,《共贏增值表藍皮書》凝煉了11篇專業的學術研究項目報告,內容涵蓋了海爾共贏增值表框架下的財務轉型、成本策略、組織管控、管理會計報告、預算與業績評價、薪酬與激勵機制以及創新工具等,進一步細化了使用物聯網時代財務“第四張表”的可操作體系。
這兩大成果都是人單合一賦能價值的提煉。其背后,是海爾旗下在生態品牌發展進程上次第生長的諸多品牌的動人實踐。
海爾智家旗下全球首個場景品牌三翼鳥在誕生一周年之際,發布了“一站式定制智慧家”平臺,實現了家裝數字化,而在平臺上的每一個資源方,都將圍繞著用戶需求持續升級,從而帶動整個行業的升級。這讓三翼鳥具備了高質量滿足用戶需求、創造體驗迭代的能力。于是就有了這樣的用戶故事,住在武漢的張女士在三翼鳥改造了一套廚房,吸引了同小區的56位用戶前來參觀并同樣下單改造,引得小區物業將三翼鳥廚房又介紹到了自己所管轄的86個小區,可謂是一套廚房引發的“蝴蝶效應”。
在數字化改革浪潮下,企業轉型并非易事。2020年8月,卡奧斯COSMOPlat與天原集團強強聯手,共建中國首個氯堿化工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平臺各方發揮資源優勢,通過建立物聯網設備接入、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庫等,提供統一移動應用框架以打造應用軟件生態、構建智能工業應用,最終為中小企業的產業融合、發展、創新提供從咨詢到落地的一攬子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和服務。宜賓天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李劍偉表示,“與卡奧斯的合作,給整個行業帶來了數字化轉型的變化”。
在城市更新的進程中,發力建設智慧社區生態的海納云正在老舊小區改造“膠州樣板”中探索打造全國首個智慧加持與可持續進化的老舊小區改造項目。這其中,海納云思考的不僅是將老舊小區智慧化,而是循著人單合一指引的物聯網的思維運營智慧社區,讓改造小區成為終身用戶,引入更多生態方為居民服務,在持續迭代的最佳住居體驗中,實現社區的“自我造血”。
人單合一的張力還體現在跨行業、跨文化復制的“超能力”。
在盈康一生物聯網醫療生態品牌旗下的上海永慈康復醫院,由人單合一演進來的“醫患合一”理念,讓這里每天都在上演著別樣的康復故事。在敞亮的庭院里,用呼吸機吸著氧的病人,正在曬太陽、聽鳥語、聞花香;在ICU,智聯App可以對患者的生命信息實時多點監控,第一時間進行專家研判,及時調整治療方案,讓病人呼吸機脫機的時間大幅提前;在康復大廳,機器人和康復師一同為患者進行康復訓練,指關節的一個細小動作,都會讓患者信心大增……高效的康復方案,讓生態方中山醫院心外科全科平均住院時間縮短了0.5天,讓康復機器人制造商傅利葉銷售額增加了5倍。
在美國,2016年被海爾兼并的通用家電GEA推行人單合一模式,去年GEA營收同比逆勢兩位數增長,利潤翻了一番,這是GEA五年來推行人單合一轉型的結果,它讓每一位GEA員工有了與企業共生存的主人翁精神,有了滿足用戶需求的自驅力量。
隨著人單合一模式賦能張力的釋放,這樣的自驅力量正在成為更多品牌加速成長的內生動力。
引領時代的管理哲學
發展到今天,人單合一已經不僅是一種商業模式,而是一種商業思想、一種管理文化,或者,用量子管理理論創始人丹娜·左哈爾的話說,是一種管理哲學。
盡管當地時間是凌晨,但是這位已經76歲的管理學者依然堅持參加論壇的直播,在張瑞敏演講期間,她記錄其引用的每一個哲學典故,“一共12次。這說明人單合一是在以哲學的方式看待管理的問題。海爾的創造是令人激動的,它帶來了管理模式思考范式的變革。”
前瞻性管理科學家、《競爭的衰亡:商業時代的領導力與策略》作者詹姆斯·穆爾認為,海爾的人單合一理念相當與眾不同,他在海爾看到了非常成功的生態商業體系,看到了海爾生態體系中人的自主性,海爾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做出貢獻、實現價值,海爾的成功轉型讓他對商業體系的創新有了新的思考與理解。
在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MD)的創新管理學教授比爾·費舍爾看來,人單合一讓不同人的不同理想在一個平臺得以實現,而不是沿用科層制時期機械待人的方式。
核心競爭力理論締造者加里·哈默則認為,“海爾早已不僅僅是一個家電公司,它是物聯網的世界領導者之一。就像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證券交易的價格由數百萬投資者決定,但其本身的業績表現卻要超越在其中上市的每一家公司”。
這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人單合一實踐者行列。世界500強企業富士通西歐分部在去年試點實行人單合一管理模式后,員工敬業度從中等提升至業界最高水準,轉型業務小微的業務量也同比增長300%。截至目前,全球已自發成立十大人單合一研究中心、74個國家和地區的30多萬家企業注冊成為人單合一聯盟學員。繼去年發布《人單合一計分卡認證體系》后,歐洲管理發展基金會EFMD又設立人單合一認證中心。
來自國際頂級咨詢機構麥肯錫的戰略實踐領導者、《管理大未來》的作者米歇爾·賈尼尼表示,“在物聯網時代,企業競爭亟需根本性管理模式的變革,需要依賴像海爾人單合一模式所構成的生態系統,實現自驅動、自組織、自演進,如此才能促進創新的發生與落地,如果有更多企業遵循海爾的人單合一商業模式,我們將會見證繁榮的經濟發展和企業創新。”
海爾的引領故事,也是中國企業的引領故事。從人單合一到生態品牌,海爾實現了基于時代變革的完美轉身,在一場屬于時代的管理革命上刻下了鮮明的“中國符號”。(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楊 光)
責任編輯:張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