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家電行業首個“碳中和”工廠認證在海爾衣聯網啟動
作為有社會責任感的全球化品牌,海爾積極響應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的雙碳戰略,不斷進行探索實踐。海爾衣聯網作為海爾的生態品牌之一,響應國家和集團戰略,圍繞家電、能源、紡織服裝等方向不斷進行創新與嘗試。在賦能實現“碳中和”工廠方面,海爾衣聯網主動開拓新領域,尋找新增長空間的同時,也為如何賦能行業實現碳中和提供樣板。
8月25日,正逢全國低碳日,海爾衣聯網“碳中和”工廠認證啟動儀式在青島海爾衣聯網中德互聯工廠舉行。如果一切順利,這將是全球首個家電行業的“碳中和”工廠,并帶領家電制造業實現首個碳中和的“燈塔園區”。

在海爾衣聯網家電工廠碳中和樣板打造過程中,中德滾筒互聯工廠率先示范。
“碳中和”貫穿海爾洗衣機制造全流程。目前,中德滾筒互聯工廠通過洗衣機后筒的創新材料制造技術及智慧能源管理等新項目應用,預計可以為工廠減排20%左右。另一方面,互聯工廠通過研發新型材料降低能源消耗,在物料管理和產品包裝方面采用了可循環再生的纖塑材料,為行業樹立可再生材料應用樣板。
除了產品“低碳”制造之外,互聯工廠的管理也采用了低碳模式。海爾衣聯網為中德滾筒互聯工廠打造了“1+N”科學減碳計劃和行動路徑,通過碳資產管理體系、工廠數字化帶動低碳化,布局新能源體系和低碳超前技術創新,實現減碳目標。
在海爾衣聯網“碳中和”工廠認證啟動活動現場,青島市工信局綠色發展處領導對海爾衣聯網的碳中和舉措給出了高評價。他認為,海爾衣聯網這種先行先試的精神,為整個中德生態園區乃至整個青島、山東的企業都開了一個好頭,發揮了重要的表率作用。
北大縱橫管理咨詢專家王京剛博士在《碳中和與新工業革命》主題演講中所講,“大存量時代”,碳中和發展趨勢涵蓋了“產業、學術、政府、科研、媒體、資本、用戶、生態鏈”八個維度的生產力要素,將有力地推動“低碳經濟、數字經濟、循環經濟”三駕馬車并駕齊驅。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矯旭東博士通過視頻致辭表示:海爾衣聯網開展“碳中和”工廠認證是一項很重要的實踐探索,符合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與國家正在建立的綠色低碳發展體系目標方向上高度契合,對于推動行業內一大批企業綠色轉型,推動能源結構升級等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中國節能協會碳中和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王挺分享了碳中和項目實施的流程、標準及量化與整體評價解決方案等,并以海爾衣聯網“碳中和”工廠認證項目為契機,邀請海爾衣聯網研究院共同參與碳核算、碳中和等標準制定。
據悉,海爾衣聯網正在通過電器到網器到場景到生態的轉型,逐步實現從局部到全局的節能減排。在海爾衣聯網生態領域,圍繞衣物全生命周期場景,提出創新低碳減排的解決方案,并將節能減排技術復制上下游生態鏈,帶動整個產業鏈節能減排。(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楊光)
責任編輯:張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