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21日訊 本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知名專家再次到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青島醫院坐診。專家坐診具體信息請以“慧醫”App中門診安排為準。進入“慧醫App”,找到“青島婦女兒童醫院(集團)”,點擊選擇“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青島醫院(青島婦兒醫院城陽院區)”或“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青島醫院(青島婦兒醫院海泊路院區)”。點擊“預約掛號—名醫堂專家門診”,可提前預約。
近期坐診專家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青島醫院(青島婦兒醫院城陽院區)
楊明 9月22日、9月23日(周三、周四)坐診
醫學博士,北大人民醫院創傷骨科主任醫師。2000年畢業于青島大學醫學院,2005年獲北大醫學部骨科博士。2011年9月赴韓國首爾Madi醫院進修肩關節, 2012年7月至10月,赴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UPMC)作骨科和運動醫學訪問學者,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赴紐約特種外科醫院(HSS)做生物力學博士后。發表論文核心10余篇,SCI論文4篇,國家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7項,擔任多個學會委員。
擅長:骨科專業,擅長復雜骨折的微創治療,運動醫學、肩肘外科。
苗榕生 9月24日(周五)坐診
主任醫師。1982年就讀于北京大學醫學部醫療系,畢業后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急診科工作至今,現任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臨床經驗豐富,擅長內科疾病的診斷治療,尤其是急癥、危重病人的診治及搶救,對于疑難雜癥的分析診治有較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多年來開展多項科研工作,發表論文多篇,并在多個醫學專業學會兼職。作為急診醫生,以病人為中心,應用生物、心理、社會新的醫療模式,全面對病人進行綜合分析診治。
擅長:腦血管疾病,眩暈癥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尤其是急性腦血管疾病,危重病人的診治。
劉淼 9月24日(周五)坐診
醫學博士,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現任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乳腺中心學科助理,兼任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外科教研室教學秘書。現任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乳腺癌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乳腺疾病分會委員,中國抗癌協會康復會乳甲分會常務委員,北京腫瘤學會乳腺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康復學組委員,中華醫學會整形外科學分會淋巴水腫治療學組委員。
擅長:乳腺癌的綜合治療、乳腺腫瘤的影像學診斷、乳腺癌前病變的診斷和治療以及乳腺癌相關淋巴水腫的診斷治療。
董霄松 9月24日(周五)坐診
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1995年畢業于北京醫科大學并獲得學士學位,2001年獲得北京大學醫學博士學位。長期致力于睡眠呼吸疾病及其它睡眠疾患的臨床與科研工作,承擔院內外疑難病例會診工作。參編參譯醫學專著多部,發表論文數十篇。學會兼職包括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第九、十、十一屆呼吸治療學組委員,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第二屆睡眠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睡眠研究會第二、三屆睡眠呼吸障礙分會常務委員。
擅長:睡眠呼吸疾病及睡眠疾病;呼吸系統疾病,包括支氣管哮喘、慢阻肺及間質性肺病;其他系統疾病肺損害。
楊毅 9月24日(周五)坐診
北京大學醫學博士,美國紐約愛因斯坦醫學院訪問學者,主任醫師。社會兼職:中國抗癌協會肉瘤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國抗癌協會骨腫瘤與骨轉移瘤專業委員會修復重建學組副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肉瘤專業委員會骨盆學組副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肉瘤專業委員會脊柱學組秘書。
擅長:骨腫瘤、骨質疏松、代謝性骨病、骨轉移癌。
蘇琳 9月24日(周五)坐診
副主任醫師,2004年畢業于中國醫科大學,獲學士學位,2009年畢業于北京大學醫學部,獲臨床博士學位。2011年-2012年作為訪問學者赴澳大利亞悉尼大學進行肝纖維化方面的研究。2009年至今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從事臨床工作至今。對消化科常見疾病及疑難疾病的診治有豐富臨床經驗。承擔消化科內鏡中心內鏡診治工作近15年。每年完成內鏡檢查及治療千余例,精通胃腸鏡、放大精查內鏡,超聲內鏡,消化道息肉的內鏡下治療。目前任北京醫學會消化分會青年委員及肝病學組委員兼秘書,北京醫學會消化分會青年委員,海峽兩岸醫師協會消化分會青年委員,北京醫學會消化內鏡分會青年委員。
擅長:非病毒性肝病,消化道息肉和早癌的治療,潰瘍病,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等常見疾病。
郟蓉 9月24日(周五)坐診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老年科副主任醫師,北京大學醫學部內科內分泌專業博士,北京市醫學會老年醫學分會骨質疏松與骨代謝學組委員,北京圍手術期醫學研究會老年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美國Mayo Clinic訪問學者。長期從事老年醫學臨床工作,擅長老年常見內科疾病診治,骨質疏松癥及糖尿病等診治。主編主譯有《骨質疏松癥——從生命歷程流行病學角度研究骨骼健康》、《全科醫學臨床思維與PBL/CBL教程》,參編參譯《老年醫學進展》等著作。
擅長:老年常見內科疾病,骨質疏松癥,糖尿病等。
李浩 9月24日(周五)坐診
主治醫師,師從我國著名胸外科專家、中國工程院王俊院士,北大醫學部臨床八年制博士畢業后留科工作。獲北大優秀畢業生、北京大學醫學部優秀住院醫師。擅長胸腔鏡手術,重點為磨玻璃型早期肺癌診治、局部晚期肺癌多學科綜合診治、晚期轉移性肺癌的外科綜合治療。以第一作者或共同一作發表SCI論著9篇、中文核心期刊4篇,最高影響因子12分。兩次在歐洲胸外科醫師年會(ESTS)口頭發言,獲2017年中華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青年醫師論壇優秀論文一等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一項、北大人民醫院研究與發展基金青年科研培育項目一項,科技創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項目研究骨干,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重點支持項目(排名第四)。
擅長:胸腔鏡微創手術、磨玻璃結節、局部晚期肺癌多學科綜合診治、晚期轉移性肺癌的外科綜合治療。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青島醫院(青島婦兒醫院海泊路院區)
江倩 9月24日(周五)坐診 坐診地點:海泊路院區
醫學博士,主任醫師,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血液科副主任。畢業于北京醫科大學醫學系(現北京大學醫學部),擅長血液系統各類疾病的診治,專業方向為急、慢性白血病、髓系增殖性腫瘤、惡性淋巴瘤等血液系統疾病,尤其對慢性粒細胞白血病(CML)的臨床研究有深刻造詣。社會兼職:國際CML基金會(iCMLf)國家代表委員會成員,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委員、白血病-淋巴瘤學組副組長,北京醫學會血液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中國醫藥教育協會血液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藥教育協會白血病分會主任委員,中國老年醫學學會血液學分會白血病學術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Leukemia Research》、《中華血液學雜志》、《中國實驗血液學雜志》和《臨床血液學雜志》編委。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中、英文論文100余篇。
擅長:急慢性白血病、惡性淋巴瘤、貧血等血液系統疾病。
楊申淼 9月24日(周五)坐診 坐診地點:海泊路院區
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中華醫學會腫瘤學分會淋巴瘤學組委員、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淋巴細胞疾病學組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臨床腫瘤學協作專業委員會(CSCO)中國抗淋巴瘤聯盟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血液腫瘤專業委員會中國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工作組委員、中國老年醫學學會血液學分會惡性淋巴瘤工作委員會委員兼副秘書長、中國老年腫瘤學會淋巴血液學委員、中國醫藥教育協會淋巴瘤分會常務委員。
擅長:淋巴系統增殖性疾病,包括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惡性淋巴瘤等,以及其他常見血液系統疾病。
莫曉冬 9月24日(周五)坐診 坐診地點:海泊路院區
醫學博士,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血液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擅長治療急性白血病及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相關并發癥。入選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北京市“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主持/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首都衛生發展科研專項等國家級、省部級項目,作為主要完成人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華夏醫學科技獎一等獎各1項。
擅長:急性白血病,造血干細胞移植。
盧晟曄 9月22日、9月23日(周三、周四) 坐診地點:海泊路院區
北京大學血液病研究所、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主治醫師,助理研究員,醫學博士。2011年畢業于北京大學醫學部,獲得醫學博士學位,師從黃曉軍教授研究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術后免疫耐受形成的機制,主要研究CD4+調節性T細胞亞群在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術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中免疫調節作用。主要從事惡性血液病診治,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及移植合并癥處理。期間曾發表SCI及核心期刊文章10余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1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科技部重點研發項目數項。自2016年兼職就職于北京和睦家醫院,參與國際疑難病例涉及血液系統異常的專科會診,以及普通常見血液系統疾病的診斷及治療。致力于科普作品的創作及醫學常識普及工作的推行,曾參編科普書籍2本,在系列科普小醫生漫畫中講述了輸血相關知識。參加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百年慶典系列活動——科普大講堂,面向患者及廣大社會媒體講述急性白血病的診療故事。2021年4月被聘任為英國血液學雜志(BritishJournalof Haematology,BJH;IF5.242)兼職助理編輯。
擅長:血液科常見病的診斷和治療,尤其擅長于血液系統惡性腫瘤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等疾病的診斷及治療;曾從事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對于移植后合并癥診治具有一定臨床經驗。(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偉)
責任編輯:臧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