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中國質量(杭州)大會隆重召開,會上舉行了第四屆中國質量獎頒獎儀式。青島超銀中學憑借“點亮人生”“和衡”素質教育質量管理模式獲得第四屆中國質量獎提名獎,超銀中學也成為全國唯一獲此殊榮的初中學校。這是超銀中學繼2019年奪得青島市市長質量獎之后,在質量領域獲得的又一更具分量的榮譽。


育人質量:五育并舉讓學生獲得新發展
提到“超銀”,老百姓首先聯想到的是“校風正、學風濃、成績好”的口碑。近年來,超銀綻放的光彩也越來越奪目,這正是源自學校對育人質量的追求與實踐。超銀中學的辦學使命是“培養能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人”,這就要求學校以更長遠的目光為學生的終身發展賦能。

在育人過程中,德育始終居于核心環節。學校通過文化熏陶和豐富的德育課程塑造學生的陽光品格,學校對學生的評價標準也在發生轉變。2021年,超銀學生趙子涵風雨中自覺整理路邊垃圾桶的視頻在網絡上刷屏,并被新華社官方抖音號轉發。新學年開學典禮上,趙子涵被授予象征學校最高榮譽的“校長質量獎”勛章。在各校區設立校內榮譽中,分數不是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美德少年”“美行少年”“美心少年”“美學少年”都成為超銀對學生的認可與褒獎。
學校堅持五育并舉,大力發展素質教育。各校區共開設了上百種社團和特色選修課,為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搭建寬廣平臺。每年都有近千人次學生在社會各級各類賽事中活動。學校先后獲得世界頭腦奧林匹克全球前十、未來商業領袖峰會全國總冠軍等權威比賽大獎,連續五年蟬聯全國信息學奧賽“金牌學校”稱號。
師資隊伍:“超人教師”為教育注入新動力
教師是學校的脊梁。超銀設立教學總監,并成立教科研中心,聘請全國名師來校任職,提煉出十余種適用于超銀教學實際的特色教學法。學校充分發揮集團化辦學優勢,打破校區界限開展學科大教研,打破學段壁壘開展小初銜接研究,實現研訓聯動、質量同進,確保了學校師資隊伍的可持續發展。

而在教科研層面的“硬實力”之外,超銀文化所孕育的根植于教師內心的“超銀精神”更是促進學校師資質量不斷提升的“軟實力”。拼搏敬業、無私奉獻、智慧育人已經成為超銀教師共同的價值觀,并在社會上贏得了“超銀的老師是超人”的贊譽。在今年教師節學校公眾號發起的留言活動中,公眾號后臺收到來自學生和家長的近1500條留言,總字數超過十萬字,許多新生家長紛紛感嘆“超銀是一所有魔力的學校”“用一天時間解決了我六年無法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學生家長感動于“無論什么時候,有問題可以隨時問老師,我們超銀的老師秒回”的敬業,感慨于“老師對孩子的了解比我這個當媽的還要深”……
管理質量:卓越服務為學校發展打開新局面
作為覆蓋小初高全學段的教育集團,超銀從集團角度進行頂層設計,成立了教科研中心、科創研究中心、心理健康研究中心、家庭教育指導中心、對外交流中心“五大中心”,為學生成長的方方面面保駕護航。

在教育信息化浪潮下,超銀教育集團打造了超銀智慧校園系統,運用信息技術手段解決師生及家長在教學、生活中的實際需求。通過智慧校園系統,學生及家長可以實時查看學生的成長記錄檔案、個人成績跟蹤分析、學情診斷反饋等全面信息,教師可以實現網上備課、作業管理、試卷分析、學生畫像分析等內容。這一平臺系統解決方案還被評為2021青島信息化優秀解決方案。
近年來,超銀提出了“金牌門童”服務理念。這個“門童”不是真正的門童,而是一種精益求精地為全體家長和學生提供高品質教育服務的意識。學校成立超銀教育集團監察委員會,獨立于各校區之上,對家長反映的意見建議逐一認真落實反饋,辦結率和滿意率均達到100%。

在服務學生和家長的過程中,學校重視將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有機結合。聘請專家加入學校家庭教育指導中心專家智庫,多次舉辦家庭教育論壇、家長沙龍等活動,使得家校形成了教育合力。
超銀學校校長潘曉莉表示,“超銀,永遠是起點。這個沉甸甸的獎項也為學校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在未來的辦學過程中,學校繼續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牢牢扛起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責任使命,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貢獻力量。以此次創獎為契機,全面落實中央‘雙減’工作部署,扎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課后服務水平。超銀教育集團也會將多年來積淀的優質教育教學經驗和先進模式不斷向外輸出,為努力切實辦好民生實事,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為推動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綿薄之力。”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