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22日訊 “非常感謝調解員為我維護了合法權益。”日前,膠州的劉先生給青島公共法律服務中心“12348”熱線調解工作室打電話表示感謝。
劉先生之前給12348打來電話稱:“某電信公司把電線掛在我家太陽能上,后來刮風,電線把太陽能弄壞了,已經調解過一次,對方說給我200元現金、400塊錢的話費。我不同意,我今年77歲了,我沒有勞動能力,就要600元現金,不要話費。”
針對本案,“12348”熱線調解員進行了系統分析,首先太陽能物權屬于劉某,根據《民法典》第233條規定,物權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可以通過和解、調解、仲裁、訴訟等途徑解決。劉先生的物權受到侵害,申請調解符合法律規定。劉先生要求修理或者損害賠償也有《民法典》第237和238條規定的支持。其次,劉先生年齡比較大,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有權根據《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要求有關部門處理。最后,某電信公司屬于國有企業,也有良好的品牌文化,這是本案的重要切入點。
根據以上分析,調解員準備了調解方案開始聯系某電信公司負責人進行調解。經過調解員的不懈努力,前后五次調解,某電信公司和劉先生最終達成賠償協議,由該公司支付劉先生500元現金和100元話費的調解協議,并于9月1日履行完畢。劉先生對調解結果表示十分滿意。
這是青島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依托“12348”熱線創新開展“熱線+人民調解”新模式的典型案件。
今年4月份以來,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把“12348”熱線調解作為非訴訟糾紛化解的重要抓手,讓更多有需求的群眾在矛盾糾紛產生之前或產生之初,就能獲得法律專業人士的指導和幫助,有效預防糾紛發生和矛盾升級,節約司法資源,維護社會和諧穩定。自2021年4月20日開展熱線調解工作至今,累計通過熱線受理群眾調解申請近3000件,組織50余名熱線調解員進行調解,共計調解近3000次,調解成功近800件。(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戴謙)
責任編輯:管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