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23日訊 今天下午,青島市審計局在青島國際新聞中心舉行“青島市2020年度市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情況”新聞發布會。
據介紹,自去年7月以來,市審計局聚焦“十三五”規劃落實、新舊動能轉換等重大戰略,聚焦重點工作落實、13條重點產業鏈推進,聚焦民生政策落實、民生資金管理和民生項目實施,依法全面履行審計監督職責,做好常態化“經濟體檢”工作,重點圍繞市級預算管理情況、部門單位預算執行情況、重點專項資金和公共投資情況、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國有自然資源資產情況等5方面展開的審計情況。
堅持問題導向。市審計局在發布會上公布了各項審計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其中,在對市財政局組織2020年度市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審計中,發現預算統籌有待改進,預算執行下達存在薄弱環節,盤活存量資金資產不到位,政府債務和財政績效管理工作有待加強等;在對15個部門單位及其28個所屬單位開展現場審計,對6個部門單位進行延伸核查中,發現有些部門預算不夠完整準確,過緊日子要求落實不到位,“三公”經費等管理不嚴格,全面預算績效管理存在薄弱環節,政府采購制度落實不到位,國有資產管理仍有待加強,內部控制管理存在漏洞等;在對重點專項資金,包括61.72億元新增財政直達資金、276.59億元政府專項債券、全市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管理使用情況審計時,發現部分區市存在資金分配方向不符合政策要求、未按規定用途使用、資金閑置,財政補助資金未及時上解、向不符合條件人員支付醫保待遇、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財政補助資金未及時清算等問題;在對地鐵工程、重點水利工程等6個公共投資項目審計后,發現存在未將青島市教育設施專項規劃向社會公示、部分水利項目未按規劃要求開工建設、多計工程結算價款、危險廢物綜合信息管理平臺使用績效不高等問題。
此外,市審計局還對6個區市貫徹落實政策措施推動高質量發展情況、4個功能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推進情況、市級重點建設項目推進情況、促進優化營商環境和推進審批提速增效情況、促進就業優先政策落實情況等9項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進行了跟蹤審計,發現部分區市年度攻堅目標任務未完成,部分功能區產業轉型升級不到位,部分重點項目遴選不夠嚴格、投資50億元以上有影響力的重大項目較少,未按時完成發放“行業綜合許可證”任務,農村廁所管護存在智能管護平臺建設滯后、后續管護工作落實不力,部分醫療機構和村衛生室未達到標準化要求,部分區市院前醫療急救站建設不達標,部分文化和旅游產業政策措施未落實、未出臺全市影視產業實施規劃等。
在對4個區市和1個部門的7名領導干部開展的自然資源資產離任(任中)審計中,發現全市濕地面積未達到規劃目標,部分規劃或方案未按規定編制,部分企業在未辦理取水許可證的情況下取水,部分生態公益林補助資金閑置,有的區市重點河流、水庫水質不能穩定達標,部分涉水單位排污超標等。
市審計局有關負責人在發布會上表示,2021年度全市緊緊圍繞全面預算績效管理、鄉村振興、重點工作任務落實、財政資源統籌等開展審計監督,加大了對區市、功能區、重點建設項目和民生項目的穿透式審計,加大了政策措施落實跟蹤審計力度,促進財政資金規范管理,促進政策措施落實。通過審計,全市促進增收節支8.56億元,盤活財政存量資金8.43億元,審減投資4.58億元;有針對性地提出審計建議,跟蹤督促問題整改和體制機制完善,促進出臺制度32項。同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審計了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建設、促進就業優先、鄉村振興等政策落實情況、地鐵工程等建設情況,及時揭示民生政策和民生項目建設過程中的痛點、堵點,督促有關部門單位及時打通政策措施落實“最后一公里”,促進提高民生政策落實的精準度和民生項目的建設質量,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
據介紹,審計中,市審計局配合市人大常委會對10個部門單位開展審計查出突出問題整改跟蹤監督,推動上年度審計工作報告反映的問題整改36.43億元,健全相關制度措施99項。向市委、市政府提交綜合性審計報告24篇,主要反映促進優化營商環境、地鐵工程建設運營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整改建議。“下一步,我們將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壓實相關區市和部門單位審計整改第一責任,督促被審計單位加快問題整改、完善體制機制。年底前,向市人大常委會全面報告問題整改情況。”市審計局局長侯杰表示。(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任曉萌)
責任編輯:管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