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階,46秒,28次……邁下青島市政府前樓的27階臺階,傾聽46秒的國歌演奏時長,將五星紅旗升至旗桿頂端拉繩28次。這一幕,對于國旗班的成員來說,不知反反復復進行了多少次。一年365天,五星紅旗每天迎風飄揚,這背后蘊含著國旗班戰士的無數艱辛與付出。早報記者走進武警青島支隊某部,探訪國旗班幕后的故事。
拿5斤啞鈴片練揚旗動作
清晨6點,寂靜的市政府大院被整齊的踏步走聲所喚醒。伴隨著國歌響起,國旗班戰士將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在湛藍的天空中迎風飄揚。記者現場看到,雖然整個升旗儀式不像國慶節或者元旦那樣的場面宏大,也沒有市民圍觀,但是4名國旗班戰士的動作與神情依然一絲不茍,透露著雄偉莊嚴的氣息。
揚旗手丁俊濠、升旗手趙永乾、護旗手王維新、迎旗手吳盧俊,這4名武警青島支隊的戰士目前肩負著市政府每日的升旗工作。作為國旗班里的“尖子生”,他們也練就了一些屬于自己的“絕活”。
當國歌奏響第一個音符時,一展、一拋,動作鏗鏘有力、一氣呵成。這個動作看似簡單,但要讓國旗以舒展狀態飄揚到適當高度并非易事,對揚旗手的臂力要求極高。為增強臂力,丁俊濠每天都會加練:拿5斤的啞鈴片代替國旗練習揚旗動作。日常訓練之余,丁俊濠的啞鈴片幾乎不離身,有空便對著鏡子進行反復練習。久而久之,丁俊濠的右胳膊比左胳膊“粗了一圈”。
趙永乾的絕活是手動勻速升旗,國歌戛然而止的瞬間,國旗正好到達旗桿的頂端。趙永乾根據國歌旋律、旗桿高度和手部動作,將升旗過程定格為28下。通過反復練習雙手交替動作、固化動作幅度,進而實現升旗與國歌的完美配合。
“裝備”T字架水泥磚練軍姿
“每天都會科學安排課程,訓練隊員們的基本功,比如練習軍姿、練習正步、負重訓練等,從基礎開始,循序漸進?!痹谑姓笤簝鹊鸟v地,班長李雷正在組織訓練,10名身著武警服裝、英氣逼人的國旗班戰士迎著太陽正在站軍姿,而他們每個人的背后,則有一塊T字形木架夾在身后。據了解,為了造就挺拔的身姿和一致的隊列動作,并克服自身的壞習慣,T字架訓練對于國旗班戰士來說,可謂“家常便飯”。
“除了T字架,我們還需要準備許多訓練道具,比如磚頭、沙袋等,還有拿槍的訓練。”李雷告訴記者,有時隊員們還需要頭上頂著5斤重的杠鈴片,鍛煉大家脖頸的力量,也要經常將沙袋綁在腿上來練習踢正步。在訓練過程中,記者也目睹了國旗班成員和其他部隊軍姿訓練的不同之處:國旗班戰士們練習擺臂時,手中要握著5斤左右的水泥磚頭。“肩膀要平,腰身要直,胸膛自然挺起,手臂更要有力量,手中的水泥磚,是要讓大家定手型用的。”李雷告訴記者,在國旗班里,這樣的練習每天要反復進行多次。
在閑暇時間,國旗班戰士也會進行“比武”。記者看到,兩名戰士迎著陽光互相瞪著對方,練習“不眨眼”。“對于國旗班成員來說,把眼睛練習得炯炯有神也十分重要,大家有時會通過互瞪的方式,娛樂放松一下,誰先眨眼睛,誰就輸了。”李雷說。
家人通過直播看我升旗
對于國旗班成員來說,每日的訓練難免會艱辛與枯燥,但每次能參與重大升旗儀式,并順利完成升旗,都會讓他們成就感爆棚?!叭ツ?,我有幸參與青島市舉行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升國旗儀式,并擔任了升旗手。當五星紅旗升上天空的那一刻,我一直強忍著淚水,別提有多激動了?!眹彀喑蓡T王維新說。1997年出生的王維新來自江蘇徐州,這是他進入國旗班的第四個年頭。記者了解到,去年10月1日,王維新的父母在老家通過網絡電視直播觀看了整個升旗儀式,每當他的鏡頭出現,父母都趕緊用手機拍下來?!爱敃r母親把街坊鄰居都叫來了,一起看我升旗。父親則給我發了一串微信留言,鼓勵我是最棒的,是全家人的驕傲。在那一刻,我覺得我這個升旗手沒白當?!蓖蹙S新說。
/ 延伸 /
想進國旗班門檻可不低
“國旗班戰士雖說不上是百里挑一,但也要經過層層篩選?!崩罾赘嬖V記者,想成為一名真正的國旗班戰士,首先要過“身高關”。國旗班戰士的平均身高是1.8米,如果達不到1.8米則不能進入。此外,國旗班戰士的個人形象也要五官端正、有精氣神。
記者了解到,想進國旗班,戰士的體能要過關,身體靈活性與協調性也要好,因為升旗時必須做到整齊一致、萬無一失。選拔過程中,主要通過新兵每周的隊列會操等,考驗大家的身體靈活性。
通過了這些層層的考驗選拔,才僅僅是成為國旗班的預備隊員。而想要成為正式的旗手,還將面對日復一日更加嚴苛的訓練和艱苦的磨礪。(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楊博文/文 圖 寧婧/視頻剪輯)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