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北京的阿珠深夜發長視頻
講述一家人在山東青島旅游時的親身經歷,
在社交網絡引起廣泛關注。
她在視頻中感嘆:
“我熱愛的大青島,
我怎么那么愛山東人民呢。”
24日,
當事人阿珠給我們發來了視頻
“我沒想到我的視頻得到這么多人的關注,
早知道我就帶妝出鏡了。”
阿珠笑著說。
“山東人太熱情了!
很多朋友從后臺私信我,
要送我山東饅頭、水果、當地的特產等等。
不為別的,
就是因為我夸了他們的家鄉,
雖然我拒絕了,
但是心里好暖,
我認真反復讀了他們的每一句留言,
那種從未有過的來自‘陌生人’的問候,
超幸福啊!”

“這是我第二次來青島,
印象最深的當然是啤酒和大海。
石老人沙灘yyds,
蔚藍色的海濱,純白色的浪花超美!
希望我的視頻能給大家帶來更多正能量,
青島人熱情好客、
青島人淳樸善良,
希望更多的游客們在這兒玩得開心、
愛上青島。
我也會繼續努力賺錢,
青島啤酒我還沒喝夠,
有時間再去青島玩兒!”
【相關新聞】
3件溫馨小事 她夸青島“不留情”
夜送牛奶、“免費”喝扎啤、滑板不收錢 北京游客阿珠發抖音講述來青經歷 1天收獲9.1萬點贊和1.2萬條評論
國慶未至,青島又提前“火”了一把,這次將青島帶“火”的不是美景美食,而是一名來自北京的美麗“小姐姐”,她在抖音視頻中“吐槽”在青島旅游期間遇到的3件“奇葩事”,引起了網友的廣泛關注,她用親身經歷告訴大家:山東人對你的好都是用行動而不是用言語,3件暖心事,更是讓她對青島刮目相看,夸贊起青島那是相當“狠”,絲毫不留情面……

視頻截圖
/ 講述 /
3件暖心事讓她愛上青島
近日,一位從北京來青島旅游的游客阿珠,在抖音上分享了來青的種種經歷,視頻一經發布,一下子沖上熱搜,發布僅1天的時間,便收獲了9.1萬的點贊,1.2萬條評論,文案卻只有四個字“我愛青島”,可謂是“火!火!火!”,而被她帶“火”的還有青島這座城市,以及熱情好客的青島人民,那么她在青島旅游期間究竟經歷了哪3件“奇葩事”?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第一件事:阿珠游青島,住在一家海邊的民宿,晚上孩子餓了,因為沒有準備零食,阿珠給前臺打電話詢問是否有牛奶賣?豈料,前臺小伙子“冷冷”地說:沒有!隨后掛了電話。
沒過幾分鐘,一陣敲門聲之后,阿珠打開門看到的正是民宿工作人員。她手里拿了一大桶牛奶,塞到阿珠手里轉身就走了。
原來,民宿里面確實沒有牛奶賣,是民宿老板把自己喝的牛奶送過來了。
“山東人民太豪邁了,而且超可愛!”阿珠在視頻中夸贊。

張蕾展示當晚提供牛奶的聊天截圖。

離開青島時,王巖買了一束鮮花留給民宿工作人員以示感謝。
第二件事:吃飯的時候,阿珠和老公在網上點了一個散裝啤酒的外賣,但是送來的時候,散裝啤酒的蓋子沒擰緊漏氣了,啤酒口感也就打了折扣。然后阿珠就給店家發了一個提示信息,建議商家下次給顧客送啤酒的時候,把瓶蓋擰得緊一點。信息發出去沒幾分鐘,看到消息的店家二話沒說,就把阿珠買啤酒的錢給退回來了,就這樣阿珠一分錢沒花喝到了青島扎啤。阿珠心想,這山東人民都是默默做事不說話的嗎?
第三件事:當看到街上很多小朋友在玩滑板,阿珠的孩子很快也加入其中,這些青島的孩子也樂于分享。因為路途遙遠,阿珠并沒有將孩子的滑板隨身攜帶,很快,到了飯點,孩子們紛紛回家,如此,阿珠的孩子就沒有滑板玩了。
阿珠想到了一個辦法,在某二手平臺上搜附近,然后真的找到了有人賣二手滑板。隨后,阿珠跟賣家說:“您好,我們是從北京來青島旅游的,然后我就想買一個便宜的滑板玩兩天,就不帶回去了。”沒想到賣家直接說:“那你把地址給我,我借給你玩。等你玩夠了再還給我就行了。”當賣家送來滑板,看到阿珠滿臉的感激,還高興地說:“青島歡迎您!”
“我當時被感動的呀,我知道山東那種文化的醇厚,對你的那種好是用行動而不是用言語的,這一次我的感受是如此淋漓盡致!”阿珠說。

滑板媽媽與王巖聊天截圖,她說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 反響 /
視頻發布后網友贊聲一片
通過這3件事,阿珠深切領略到了山東文化的醇厚,也真實地感受到了山東人的質樸與豪爽,正如她視頻中所說:“山東人對你的好都是用行動而不是用言語的”,這使他們一家非常感動,也使得阿珠這一次的山東青島之旅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視頻發布后,引起了眾多網友的共鳴。網友紛紛留言,分享此前在青島、在山東的經歷,紛紛為青島人的熱情實在、山東人的淳樸好客點贊。同時也有本地人現身說法,對此表示這是很平常的事情,如果自己碰上了也會給予應有的幫助。
第一個視頻沖上熱搜后。阿珠又接連分享了一個視頻,講述后續的故事,內容如下:“再錄一條,說說山東女人的好,借滑板的媽媽讓我非常感動,當時我想詢問她是否愿意透露姓名,接受媒體采訪,而她卻說了這樣一句話,叫做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她的這番話也深深感動了我,讓我明白了只有這種媽媽才能教育出山東那種儒雅、睿智有擔當的孩子,只是默默地為你做事,卻不求任何回報,我很佩服山東的媽媽們,在教育上以身作則,向你們學習。”
還有網友給阿珠留言:“你把地址發給我,給你郵一箱我們家的獼猴桃。”“我給你郵寄一箱大饅頭,我家里剛蒸的。”一句句質樸而又溫暖的話語,如秋日暖陽,溫暖著這名青島的“小迷妹”。
/ 連線 /
要把大美青島推介給更多人
昨天下午,早報記者電話聯系到了阿珠,她告訴記者自己本名叫王巖,是北京金媛祥珠寶店的一名珠寶設計師,說起這次青島之旅,她感慨頗深。
“孩子今年7歲半,之前一直盼望著到青島來看海、玩沙,所以我們這次就在石老人附近選擇了一家民宿住下,這樣既能看海景,還能隨時去海邊玩沙。”王巖說,他們一家三口是9月18日到的青島,下午去民宿辦理的入住,一直到9月20日,3人一直在石老人海水浴場附近玩耍,陪孩子過足了挖沙癮,“20日當晚孩子回到民宿時,也是非常疲憊,到晚上10時喊著有點餓,我就到處給他買牛奶,可是因為當天時間已晚,而且又下著雨,所以走了幾個店都沒有買到,我就打電話給民宿前臺,詢問他們是否有牛奶,誰知接電話的人冷冷地說了一句‘沒有’就把電話撂了,我當時還十分不理解,豈料過了幾分鐘,工作人員竟然敲響了我的房門,將一大瓶牛奶給我送上門,當時我真的特別感動,原來山東人對你的好不在于說,而在于行動。”王巖說。
這次的青島之旅讓她收獲了太多感動,所以回到北京后她就像往常一樣錄制了一段視頻發到抖音上,沒想到引來如此多的關注,讓她受寵若驚。
“青島人給我留下了非常非常深刻的印象,也讓我深深愛上了這座城市,這是一座充滿溫暖,充滿愛心的城市,這里的一切讓人感覺如此貼心。”王巖說,正如她視頻中所說,青島人不善言辭,卻做著令人暖心的事,“我愛上了這座城市,也愛上了真誠善良的青島人。”王巖說,以后她還會常來青島游玩,也會將這個城市推薦給身邊的朋友,讓大家都來感受一下青島人的熱情。
/ 探訪 /
民宿老板:“這種小事,青島人都會幫”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了王巖在青期間所住的“海聚家”民宿,見到了民宿的老板張蕾女士,聽說記者要來采訪贈送牛奶一事,張女士連連擺手,“這點小事是我們應該做的,不值得宣傳,外地人來咱青島遇到了難事,咱們必須第一時間出手幫忙,這是咱青島人都會做的!”張蕾說,當晚游客打電話給前臺說孩子餓了想喝牛奶,她就趕緊去店里找出一大盒原本買來準備自己喝的牛奶,親自給送了過去。“當晚我敲門送牛奶的時候,他們也非常吃驚,沒想到我們這么快就把牛奶送去了,連連向我道謝。”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張蕾所經營的這家民宿是2019年底開業的,雖然開業至今因疫情原因,客源并不理想,但她卻用自己的熱心與善良贏得了眾多的回頭客。幫助外地游客的事情,對她來說已經是常事,原來這名“活雷鋒”在生活中做過太多次助人為樂的事情,“捐資助學、助困,疫情期間為企業捐口罩,夜里開車送生病的客人就醫……”太多太多的好事,讓這個豪爽的青島大姐被很多的外地游客所認可,也贏得更多的回頭客。
半夜開車送生病小客人就醫
“去年夏天,一名外地的游客帶著孩子來青島游玩,母子倆也是住在我們民宿,出去玩了幾天后,孩子可能是因為太累,有點感冒發燒,媽媽一個人在房間陪著孩子也是束手無策,快半夜時她向我詢問附近哪里有醫院,她想帶孩子去打個吊瓶,聽說情況后,我趕忙開車帶著母子倆去了就近的醫院,看著孩子輸上液,我才離開。”張蕾說,回到民宿后,她還專程下廚給母子倆熬了粥,做了營養餐,后來生病的孩子在大家的照料下逐漸好轉,住了幾天后,母子倆才離開酒店。
“直到現在,我們之間還保持著聯系,這名母親說國慶節她還要帶孩子來青島玩,因為這座城市讓他們感到家一般的溫暖。”張蕾說,作為一名民宿管理者,她經常要求員工以誠待客,“我們要把每名客人當成自己的親人對待,讓他們來青島旅游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親人一般的關懷,這就是我們待客的初衷。”張蕾說。
疫情期間為企業捐口罩
通過聊天,記者了解到,生活中的張蕾豪爽、大氣,并且非常樂于助人,她資助過貧困地區的孩子,也給生病的陌生人捐過錢,疫情期間她還給企業捐了上萬個口罩,雖然自己的民宿自經營以來并未盈利,可這并不耽誤她做好事。
經營民宿期間,為了照顧老年客人的需求,她還獨自駕車去買來硬板床墊,給客人換下,只為老人住得舒服。“客人就是我們的親人,我們不是靠說,而是靠實際行動,真真切切讓他們感受到溫暖,感受到我們青島人的熱情與好客。”張蕾說,這次她對待來青島旅游的王巖一家依然如此,只要客人有需求,他們就一定滿足。
“王巖回到北京后還專程給我發微信表示感謝,我也歡迎她經常來玩……”張蕾說,王巖離開民宿的時候,還特意給她買了一束鮮花留在房間,以示感謝。花香彌漫,海浪聲聲,相信有愛的青島人一定會讓更多的外地游客戀上青島,愛上青島!
/ 網友留言 /
視頻發布 評論區滿滿“回憶殺”
阿珠的視頻火了,發布僅1天的時間,便收獲了9.1萬的點贊,同時也引起了眾多網友的共鳴。網友紛紛留言,分享此前在青島、在山東的經歷,為青島人的熱情實在、山東人的淳樸好客點贊。
網友@珍珠奶茶方便面說:“我是黑龍江人在濰坊打工,前幾天去青島,迷路了找不到路,我的手機要沒電了,兩個小姐姐幫我用手機找百度地圖。公交車上司機態度也很好,問路問了好幾遍很耐心。”網友@婍娡說:“我一個人去青島旅游,走在街頭一個出租車司機跟我打招呼,我以為是搭訕就很禮貌地說我不坐車,結果他說出了我住的酒店,還說出前一天穿的衣服顏色,原來我坐過他的車,后來他問我去哪兒還免費送了我。我真的是很喜歡青島,人好,吃得也好,景色也好,啥都好!”
網友@鍛刀為錘說:“青島人就是挺實在的。前年去二啤對面的永紅源吃飯。問服務員有什么特色菜,哪個菜好吃?服務員很實在地說‘咱家酒好’。后來,在街邊奶茶店給孩子買飲料,結果孩子想喝的飲料這家店沒有。沒想到店員指著街對面說‘他家有’!”網友@我的仲夏夜之夢說:“三年內二刷青島,走著第一次來過的路,風景依舊。不久的將來還要三刷青島!”網友@張一一也表示,對于阿珠的經歷,自己也深有體會。“青島是一座非常接地氣,非常有人情味的城市,以后我也要當一名青島人。”“山東人民真好!有機會一定去青島旅游。”“我前兩年去的青島,給我留下了特別美好的回憶。”“暑假去了青島旅游,感覺山東人確實很實在。”……類似的留言在評論區不斷涌現。
不僅外地網友現身說法,用“回憶殺”表示對青島的贊美。很多青島本地人也在留言中表示了感謝,并表示這是很平常的事情,如果自己碰上了也會給予應有的幫助。網友@李娜說:“我是地道的青島人,如果在景區遇到外地游客,有問路的,一定給解釋清楚了,恨不得把人家沒問的也給講了,已經成習慣了。”網友@你的名字我的故事說:“我相信你碰到了地道的山東人、青島人。平時如果有外地人過來玩,問我地址,我會解釋得無比透徹。走了不久,又擔心他找不到車站,就又回去把人家喊住,生生把人家領到站點。憑良心說,真是干過好幾次這樣的事兒。坐標西海岸新區汽車東站。看來,好人有好報,游客還是能記得住咱的。加油青島,奧利給!”
網友@加油是一位在青島生活多年的外地人,他說:“說實話,我非常喜歡青島。我在青島工作20多年了,這座城市肯定有需要改進的地方,但不妨礙我喜歡她,我們就努力工作、努力改進,讓她更好。謝謝喜歡青島的人們,希望你們常來青島,青島有很多好玩的地方,非常歡迎你們來青島旅游、定居。”網友@傲嬌萌琪兒的評論也表現出了青島人對于阿珠的感謝:“山東人民喜歡你!青島人民更喜歡你!這個視頻我反復看了十幾遍,我家大門常打開,開放懷抱等你,隨時歡迎你和家人到青島來玩!”同時,青島大V@郝開心更是發布視頻直接回應:“感謝對我們山東人的認可,好客山東,美麗青島歡迎所有朋友來做客,讓更多的朋友愛上這片土地。”
/ 記者手記 /
“好客青島” 不需要說,請來感受
一個簡短的視頻,讓青島一天之內“火”遍網絡,這其中靠的不是段子,不是吹噓,而是一名外地游客實實在在的感受。視頻中的一字一句都表達了一名外地人,對青島這座愛心之城的贊賞與褒獎,這是一份難得的榮譽,更是一份質樸的獎賞。
如今,青島正在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對于所有的青島人來說,文明城市不僅僅是一個榮譽稱號,更代表著一個城市所具備的素質。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就是要讓這座城市的每一個細節都體現出文明元素。
“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文明典范城市創建重在細節、貴在細節、難在細節。雖然每個人的文明、每個角落的文明行為看起來很細小,但組合起來,就成為了整個城市的文明、整個社會的文明。青島給這位游客留下的溫馨體驗,來自山東人刻在骨子里、烙在腦子里的傳統文化“基因”,這位游客在山東的體驗,就是孔孟之鄉、禮儀之邦的一次生動體現。
此外,多年來,網上也存在部分聲音,對青島這座城市有一定的誤解。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的這句名詩至今仍然適用,尤其在紛繁復雜的網絡時代。
事實上,正如王巖一樣,認識一座城市,要去實地感受她的美好,這要比言論復雜的網絡輿論中的城市更加真實。毫無疑問,這一次,青島乃至山東收獲了一次免費的推廣。或者說,青島本就如此。這是一次鼓勵,也是一次激勵,黃金周將至,“好客青島”等你來細細品味。(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李彥宏 劉文超)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