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國家功臣,禮贊功勛人物。由國家廣電總局出題、組織推進的重大現實題材電視劇《功勛》之《無名英雄于敏》單元將于今晚在東方衛視燃情開播。該劇由鄭曉龍擔任總導演,李小明任總編輯,聚焦首批八位“共和國勛章”獲得者的真實故事,歌頌他們“國之大者,為國為民”的奉獻精神。

《無名英雄于敏》單元由執導過《我的前半生》《流金歲月》等熱門佳作的沈嚴導演擔綱,王小槍編劇,齊聚了雷佳音、倪妮、楊爍等實力派演員,共同刻畫了一段以核物理學家于敏為代表的中國科研人員,為研究氫彈理論日夜奮戰、孜孜以求,“草稿紙鋪滿戈壁灘”的艱苦歲月。
導演沈嚴談創作初心:把一件挺“?!钡氖聝褐v給觀眾聽
在敦煌的開機儀式上,導演沈嚴眼中滿含熱淚:“五十多年前,有一群挺牛的中國人,為了他們的子孫后代不受欺負,干了一件挺牛的事兒”。20世紀60年代,面對發達國家的嚴重封鎖,中國只能白手起家研制氫彈,于敏便在這樣的境況下加入了氫彈理論預研工作。
當時,中國只有一臺每秒運行萬次的計算機,而95%的時間都要用于保障其他科研項目,于敏只能帶領團隊利用剩余5%的時間。沒有計算機時,他們就打算盤、畫圖紙,人手一把計算尺,夜以繼日趴在桌上埋頭筆算??恐睢霸肌钡挠嬎愎ぞ?,我國第一個從氫彈理論到構型的基本方案逐漸在這群科學家的筆下成型。
科學家們如何從大量密密麻麻雜亂無章的數據中抽絲剝繭、理出頭緒,形成完整的設計方案,又有多少科學家舍棄小家、嘔心瀝血,甚至倒在了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這樣的故事鮮為人知。“想把這些事情講給更多的國人聽”,是導演沈嚴的創作初心,而對于內容定位,他希望以寫實之法呈現人物鮮活的一生。“我不希望把片子拍成偉人傳記。角色越是高高在上,就離觀眾越遠。”主創們認真研讀紀錄片等資料、拜訪于敏先生的家人、采訪他的同事和學生,一點點構筑起劇本里那個生動的“于敏”形象,重現五十多年前那段艱苦但熱血的日子。
演于敏“傾其所有”: 雷佳音直言這次“挑戰很大”
總是戴著一副圓圓的眼鏡,頭發雜亂無章地“團”在腦袋頂上,臉上胡茬橫生,心思裝滿了科學理論,這是雷佳音塑造的于敏。這位接近“不惑之年”的男演員,走著一條厚積薄發的路線。短短幾年內,從《我的前半生》中的“渣男”陳俊生、《白鹿原》中的共產黨員陸兆鵬,再到《長安十二時辰》中面悍心暖的大唐士兵張小敬,雷佳音“招無定式”,塑造的角色千人千面,有過硬的演技加身,他的身上似乎有著天然的“觀眾緣”。
然而對于雷佳音來說,演繹“于敏”這個角色,仍讓他遇到了不小的難題與壓力?!拔乙郧把莸拇蠖鄶凳翘摌嫷娜宋?,而于敏卻是個實實在在的人?!痹诔浞至私庥诿粝壬氖论E后,他愈加肅然、滿懷敬畏,但到出演時便卸下了包袱,只當做是完成最普通、最日常的任務,“演一個好看的故事,就夠了?!?/p>
在已經出爐的故事里,青年學者于敏不再是歷史資料里短短的幾段文字。他時而是沉迷物理的“科學瘋子”,因為“算算數”錯過了與未來妻子馬玉芹的第一次相親見面;時而鬼點子頻出,為了幫助失眠的同事睡一個好覺“造”出一個夜晚;時而也會是緊張的普通人,在驗證結論的關鍵時刻,會提前將自己悶在水里、釋放壓力……“我演于敏,可能會有不足。但是我已經傾其所有了?!崩准岩粽f。

科研之路舍小我成大我 小小家庭亦有“功勛”
犧牲自我,也犧牲家庭,不求功名,甚至默默無名。《無名英雄于敏》單元中用無數生動的細節展現了這群人“舍小家為大家”的一面。因長期不在家,于敏的小兒子于辛在見到父親時,竟懵懂地問出令人啼笑皆非的問題:“叔叔你是誰?” 與于敏交好、團隊中的另一位靈魂人物陸杰(王驍 飾),則因積勞成疾患上了結核,最終倒在了工作崗位上。對這群人而言,“小我”早已不再重要,他們的最終目的只有一個——順利完成氫彈理論設計,讓蘑菇云成功在祖國西部的試驗場雄雄升起。
對于敏來說,他并非行走于真理求索的“獨木橋”,而是同無數科學家一起,沖鋒在前共同奮戰。他們既有一起挑燈夜戰、伏案疾筆的深厚情誼,也有為了探討研究方向是否正確的爭執不休。而他們的背后,則是家人們義無反顧的奉獻與付出。繼《在一起》之后,此次拍攝《無名英雄于敏》雷佳音與倪妮迎來了再度合作。在飾演夫妻的過程中,這對搭檔常常探討劇中兩人的角色關系,也更加為這群科學家們背后的偉大付出所動容。他們充滿敬意地說:“這個男人扛起了國家,但這個女人扛起了這個男人?!闭煞蛞浑x家便數月、對工作三緘其口、包攬家中大大小小的事務……無數的馬玉芹們用柔弱的肩膀撐起一個個小家?!捌鋵嵾@家,你是功勛?!边@句臺詞是劇中于敏對妻子的心疼和撫慰,亦是主創們對科研人員家屬的崇高致敬。(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周潔)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