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應時代之變,立時代之潮。在這座敢當全球工業互聯網探路者的城市,已有大批工業互聯網企業成為賽道上的領航者和實戰派。2021年10月26日至27日,一年一度的世界工業互聯網產業大會將如約而至,青島工業互聯網迎來第七次“進階”。

工業互聯網正在重新定義制造業的未來。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浪潮下,工業互聯網成為搶占發展賽道、助推制造強國的重要戰略。近年來,我國工業互聯網建設加速推進,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在工業互聯網發展的窗口期,青島大力推動工業互聯網與制造業融合發展,源于工業用于工業,源于場景用于場景。近年來,“工業賦能”場景對接會線下共舉辦6次,發布2550個清單,匹配682個企業;創建全國首個工業互聯網場景賦能公共服務平臺,多渠道積極探索工業互聯場景的新路子新做法贏得了熱贊。
工業互聯網迎來“窗口期”,場景站位“生態共建者”
工業互聯網通過實現人、機、物的全面互聯,構建起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全面連接的新型工業生產制造和服務體系。作為國家戰略,近年來,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得到了國家政策、科技、資本的多重加持,工業互聯網發展持續提速。
咨詢機構IoT Analytics認為,目前美國、歐洲和亞太是工業互聯網建設三大焦點地區。中國、印度等新興經濟體的工業化需求持續促進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其中中國的市場增速最快,未來中國有望成為全球最大工業互聯網市場。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我國具有一定行業和區域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已超過100個,連接設備超過7000萬臺套,工業APP總數超過49萬個,產業規模3.1萬億元。工業互聯網慢慢成為工業的基礎,場景在工業互聯網領域的站位類似于“連接器”、“工具箱”與“生態共建者”。
企業基礎現“短板”,場景對接會把“給政策”變成“給機會”
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數據地圖》報告顯示,當前,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普及率僅為14.67%。總體來看,我國工業數字化水平較低,工業互聯網呈現平臺數據采集能力弱,數字化模型少,平臺間數據不流通等諸多問題。
不少大型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目前也只能做到廠區關鍵核心設備的互聯互通。基礎技術體系的欠缺,導致數據“下不去、上不來”,工業互聯網智能水平不足,數據資源難以有效匯聚流轉,成為工業互聯網可持續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青島作為工業互聯網的先行城市,開展了多次“工業賦能”場景對接會,通過政府搭建專業平臺,實現供需雙方精準對接,一方面助推全市傳統制造業工業互聯網改造升級,另一方面幫助工業互聯網服務商開拓市場,實現從“給政策”到“給機會”的轉變。

2021青島市首次“工業賦能”場景對接會
供需雙向齊發力,場景推動應用走深走實“走心”
如果說以前的對接會更傾向于成功者分享經驗,那么“工業賦能”場景對接會現場看到的更多的是企業的痛點、難點、堵點,整體水平不高、產業整合度不夠、信息技術和工業技術融合不夠深入等,涉及生產制造、經營管理、供應鏈管理等企業生產經營各環節的需求。
立足應用需求,場景對接會匯聚全市各領域優質服務商服務于工業企業,幫助工業企業提質、降本、增效、促進優質轉型,通過針對不同行業、不同企業打造定制化的行業級系統解決方案,為企業提供信息化、智能化服務及全產業鏈環節的業務協同服務。

在青島“工業賦能”場景對接會上,需求企業與服務商交流
通過場景賦能,可挖掘出具有價值的信息,比如客戶成本投入習慣、需求中的具體側重點等,并依此給出對應的市場拓展方法,利用現有技術能力和有限資源實現項目利潤的最大化。同時,服務商能夠快速響應持續變化的市場需求,把場景中所涉及的數據資源、技術創新、服務能力轉化為市場占有率、客戶滿意度、資源整合力的提高,讓服務能力轉化更便捷,重塑工業互聯網服務商商業模式。

2021青島市首期工業互聯網服務專員培訓班
場景賦能構建產業生態,匯聚各類要素“多鏈協同”
不僅僅是場景對接會,為了加快構建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人才鏈、資本鏈、政策鏈“多鏈協同”的產業生態,以“工賦青島”為樣板,青島打造了全國首個工業互聯網場景賦能公共服務平臺,推動企業、資本、人才、技術等各類要素廣泛匯聚。
可以說,面向工業互聯網的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場景賦能公共服務平臺不僅解決單項技術或裝備的突破與應用,更建立跨行業、跨領域的工業互聯網的標準體系,滿足不同行業的智能制造需求,掌握智能制造的技術發展主動權和話語權。
平臺也給企業帶來了實打實的改造效果。青啤通過柔性生產變革與以工業互聯網為核心的數字化平臺的建設,不僅實現了降本增效,更作為行業典范入選世界“燈塔工廠”;主營新能源汽車電池的國軒高科,經過數字化改造,實現了工序自動物流鏈接,達到了90%以上的整體信息采集率,躍升于國內先進水平。
首勝實業以兩化深度融合為基礎,經數字化集成技術和成功模式積淀,完成全流程數據驅動的業務閉環,實現家具智能化大規模個性化訂單精準交付;容商天下采用獨創的“靜默式智能改造模式”,改造過程不停工、不停產,不額外追加投入,循序漸進、由點到面……
筑牢“基礎底座”,場景模式讓青島加速領跑
“工業互聯網只有與行業結合、與工業現場結合,場景才能實現價值。”在青島工業互聯網研究院副院長喬熹看來,青島的場景對接模式和場景賦能公共服務平臺讓大、中、小企業都能搭上工業互聯網這趟車,分享“連接政企、銜接內外、對接供需”的紅利。
加快產、學、研、用聯動的同時,促進人才鏈高效對接也十分重要。青島工業互聯網服務專員活動計劃于本年度選聘服務專員300名,依托工業互聯網場景賦能公共服務平臺,深入2000家企業開展指導、咨詢服務,爭取到2022年底,建立千人以上工業互聯網服務專員隊伍,服務全市工業互聯網改造企業超萬次。
青島逐步開展一個政府開放資源、企業提供技術、用戶參與反饋、平臺運營服務,共同形成方案可推廣、場景可復制、發展可持續的“樣板工程”,推動工業互聯網成長、成熟,加強對接交流,更符合實現工業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10月份舉辦的2021世界工業互聯網產業大會,將有膠東五市工業互聯網場景賦能論壇。相信通過青島場景模式的推廣,可以帶動全國著力培育領軍企業,建設公共服務平臺,調動政府、行業、企業、科研院所、金融機構等各方面的積極性,建立創新活躍、開放共享、互利共贏的工業互聯網場景新生態。(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李莎莎)

掃碼關注世界工業互聯網產業大會官方公眾號
責任編輯: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