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早報連續刊發了“媽媽背女兒12年,直到背進大學門”的報道,很多市民被“煙臺癱瘓女孩鄒怡芳自強不息考入青島大學,以及媽媽姜玉榮12年風雨無阻背女求學”的故事所感動。昨天,熱心的島城志愿者帶著精心準備的禮物,給母女兩人送上一份關愛。
早報記者在與“背讀媽媽”姜玉榮的接觸過程中了解到,鄒怡芳考上青島大學后的第一個心愿,就是能陪媽媽一起到八大關走走。昨天,早報記者幫鄒怡芳達成了這份心愿。
送暖
熱心青島人送來禮物
昨天是青島大學2020級新生第一天軍訓的日子,清晨鄒怡芳被走廊上陣陣洗漱聲叫醒,雖然無法參加軍訓,但鄒怡芳仍然一早起床洗漱,媽媽姜玉榮把她背下床,推她一同到操場上觀看同學們軍訓的風采?;氐椒块g,姜玉榮給鄒怡芳換了一身新衣服,把輪椅擦拭干凈,自己也換上了一身好看的運動裝。上午10點半,早報記者來到鄒怡芳的宿舍,一同前來的還有青島食品有限公司的志愿者們,她們帶著精心準備的暖心禮物,給母女兩人送上一份溫馨的關愛。
“阿姨,你跟女兒鄒怡芳的故事,給年輕人帶來了極大的鼓勵,我們雖然比你家姑娘年長幾歲,但她身上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笨戳嗽鐖筮B日來關于“背讀媽媽”的報道,青島食品有限公司的志愿者帶著滿滿的關心來到青島大學,希望能給母女二人送上一份溫暖。
得知鄒怡芳和媽媽要去八大關,很多熱心市民也表達了想幫助鄒怡芳完成這個心愿。有人希望帶她們去海邊的咖啡廳坐坐,看看景色,聊聊天;有人希望到他們的餐廳品嘗一下青島特色的美食,讓母女兩人全方位體驗青島歡迎她們的熱情……昨天,早報記者幫鄒怡芳達成了這份心愿。
圓夢
和媽媽游覽八大關
“走吧?”午飯后,經過簡單的梳妝打扮,姜玉榮把鄒怡芳背上早報安排的“愛心專車”。姜玉榮讓女兒坐在副駕駛,希望能讓她多看看青島的景色?!疤_心了!今天出門像旅行一樣。”鄒怡芳興奮地說。
“這是‘五月的風’嗎?這是中山公園嗎?”出發之前,鄒怡芳把青島的幾處經典景點做了詳細攻略。一路上經過的五四廣場、中山公園、雕塑園……她都從網上查閱了相關資料,像個“小導游”一樣開心地與媽媽分享。
到達八大關,姜玉榮把鄒怡芳從車上背下來,笑著告訴記者:“看把她高興的,迫不及待要下車了?!睆幕ㄊ瘶亲叩教浇?,一路上的景色深深吸引著鄒怡芳。她一邊看著周邊的景色,一邊與媽媽回憶著小時候出門旅行的往事。母女兩人一邊聊著知心話,一邊用手機鏡頭記錄下路上的風景,兩個人還時不時來幾張自拍照,編上評語發到微信朋友圈。“她最喜歡八大關里的老建筑和有設計感的大門,得知今天要來八大關,昨晚在宿舍里上網查閱了很多關于這些建筑的歷史,她今天可謂是有備而來。”不知不覺,鄒怡芳和媽媽來到了太平角的海邊。姜玉榮推著女兒走到一處長凳邊休息,鄒怡芳望著海邊說:“雖然煙臺也有海,但青島的海對我來說不一樣,它在我眼里是新的風景,會有很多未知等著我去發現。”
知己
與“松軟女孩”互加微信
2019年8月5日,早報曾報道過“松軟女孩”蔡東曉考上青島大學的故事打動了很多人,早報記者也把蔡東曉的故事分享給鄒怡芳。鄒怡芳表示,很想與師姐見見面、聊聊天。
在早報記者的幫助下,兩人目前已經加了微信并通過語音聊天建立了好友關系,“東曉姐姐跟我聊了很多學校里有趣的事,我從她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姐姐還跟我分享了她這一年的學習生活,給我加油和鼓勵。聽說姐姐的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我一定會努力像她一樣優秀!”鄒怡芳開心地說。
鄒怡芳心聲
又一次在青島感受到了溫暖
昨天,早報記者把頑強拼搏的輪椅師哥吳洪飛與自強不息的無臂師姐劉仕春的故事分享給了鄒怡芳,她了解兩名學長的勵志故事后表示,有很多話想跟兩名學長分享:
非常開心也很榮幸收到吳洪飛學長和劉仕春學姐的寄語,又一次在青島這個陌生又美麗的城市感受到了溫暖,同時也備受鼓舞,為我迎接即將開始的大學生活打上了一針強心劑。
聽聞了吳洪飛學長的事跡,心里暗暗欽佩,學長跌倒后爬起、反復練習的堅韌;劉仕春學姐咬緊牙關苦練口書的堅持,深深感染著我,感染著每一個見證過的人。
大雨可以延遲我們到達的時間,但不能阻止我們前進。他們是自強不息的榜樣力量,我也要蹚過泥沼,穿越風雨,終見彩虹。我知道未來的路并不孤獨。榜樣可以做到的,自己一樣也可以。
如劉仕春所說:“世界吻我以痛,我偏要回報以歌?!痹谇啻筮@個有溫度的校園里,有關懷我的老師、同學,有含辛茹苦陪我走過成長歲月的母親,有關心關注著我的陌生人。我會帶著兩名前輩的鼓勵繼續學習,努力生活,希望有朝一日也能成為像他們一樣的人,書寫更加精彩的人生。
愿若干年后回首,道一聲:“謝謝你們,我做到了。”
早報10多年前報道的殘疾大學生吳洪飛如今事業有成 通過早報寄語鄒怡芳
輪椅師哥:考上了國家公務員
連日來,青島早報報道了殘疾煙臺女孩鄒怡芳自強不息考上青島大學,被媽媽背著上大學的事跡,感動了很多市民。同樣身殘志堅,如今成為省屬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吳洪飛,作為青島大學的畢業生,在看到了鄒怡芳的故事后,9月14日通過青島早報寄語自己的師妹:“永不放棄,把人生過得更精彩!”
無腿少年勵志前行
“今天看到了青島早報的報道,仿佛又回到了2003年、2006年,青島早報記者采訪我時的場景,轉眼10多年過去了,在愛心媒體的關愛下,在學校、老師、同學、單位、同事、家人的幫助下,我一直堅定信心,一路努力前行。”吳洪飛在電話中對早報記者說。
吳洪飛是滕州市官橋鎮吳莊村人。2003年,當早報記者在青島大學見到他時,他的行李中除了青島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外,還有一張殘疾證書,證書上寫著:肢體二級殘疾。
“我的雙腿是因車禍失去的?!眳呛轱w說,5歲時他在馬路上玩耍,一名司機酒后駕車逆行將他撞倒在地,車輪從大腿上軋了過去,他當場昏死過去。兩天后醒來時,他已經失去了自己的雙腿……
偶然一次,吳洪飛發現自己可以用椅子來學習行走。練習行走的兩年多里,吳洪飛摔過不知道多少個跟頭,但他一次次地爬起來。殘肢磨出了血泡,血泡又磨成了老繭,吳洪飛堅持下來,學會了“走”。車禍后的第二年,在吳洪飛一再堅持下,父母將他送到了學校。
從小學到高中,吳洪飛的學習成績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在高中期間因表現優異獲評山東省優秀共青團員。“我一定要考上大學!”吳洪飛說。2003年,吳洪飛在高考中考出了541分、超一本線17分的好成績。然而,就在他對大學生活充滿美好憧憬時,一盆冷水兜頭潑下。他向一些高校咨詢招生政策,得到的答復大多是“不招收殘疾人”。
為圓兒子的大學夢,吳洪飛的父親不停地打電話、給高校寫信。直到有一天,青島大學向他伸出希望之手,吳洪飛被青島大學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錄取。
以凳為“腿”頑強求學
當吳洪飛出現在青島大學校園時,引來眾多同學的關注,許多同學要來攙扶他,吳洪飛笑著婉言拒絕:“我能走,不信,走給你看看?!眳呛轱w邊說邊從輪椅上取下兩個小板凳,靠著用手移動板凳,他行動自如。
青島大學學生處的老師得知吳洪飛的情況后,除了派學生幫助吳洪飛外,還聯系市殘聯,贈給他一輛手搖三輪車。大學期間,青島大學免除了吳洪飛的三年學費,社會上的愛心人士也對他進行了資助。
“有沒有擔心因行動不便而遭人譏笑?”2003年,當青島早報記者拋出這個問題時,吳洪飛回答:“當有人用異樣的眼光看我的時候,我總是回以微笑?!?/p>
2006年,青島早報記者再次在青島大學采訪了吳洪飛。緊張的大學生活讓他消瘦了不少,“我已經完全適應了大學生活,同學和老師對我非常照顧?!眳呛轱w用這樣一句簡短的話概括了自己的學習生活。
在老師的眼里,吳洪飛是一名非常刻苦的學生,無論是選修課還是必修課,他從沒落下一堂課。吳洪飛的輔導員張守珩老師說,讀大二時,教室在4樓,吳洪飛硬是堅持靠兩個板凳“走”進教室,這種毅力讓人欽佩。
永不言棄迎來收獲
在青島大學,吳洪飛用了7年時間完成了本科和研究生的學習。2010年6月27日,吳洪飛戴上了碩士帽,穿上碩士袍。
吳洪飛對未來很期盼,希望憑自己的專業能力找一份工作,然而迎接他的是布滿荊棘的求職之路。“網上投遞簡歷時,我如實地寫下‘殘疾、雙腿截肢’,結果簡歷發出后全部石沉大海?!币膊恢劳读硕嗌俜莺啔v,無奈之下吳洪飛不再注明殘疾情況,很快就接到了很多面試通知,但是在面試之后,卻沒有了下文。
無法到企業就職,吳洪飛想到了參加公務員、事業單位考試。盡管筆試成績很不錯,但是在面試上卻屢次受挫。為了證明自己有自理能力,吳洪飛面試時堅持以凳為“腿”走入考場。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2年,吳洪飛如愿以償通過了德州公務員考試,成為寧津縣殘聯的一名工作人員,也是德州市通過考試錄用的第一名殘疾人公務員,而當時山東省通過公務員考試的重度殘疾人可以說是絕無僅有。2015年,吳洪飛獲評德州市自強模范稱號。
20多年的成長歷程中,吳洪飛得到過很多人的幫助,2013年1月,當領到了第一個月的工資之后,吳洪飛資助了兩名家庭困難的殘疾學子。
2014年對吳洪飛來說是收獲頗豐的一年,5月,他獲得寧津縣“中國夢”宣講比賽一等獎;7月,獲得德州市“群眾講改革”宣講活動一等獎;9月,獲得山東省“中國夢·參與改革見證改革”宣講比賽一等獎;10月,作為德州殘疾人體育代表團的一員參加了省第九屆殘運會,獲得了兩銀一銅的好成績。
吳洪飛寄語
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
看到了早報對于鄒怡芳師妹的報道,我很激動,也很高興,就像看到了湖水中自己的倒影,讓我的腦海中忽然涌入了大學時期的點點滴滴,想起了黃海之濱、浮山腳下的美麗校園,想起了溫暖的宿舍和安靜的教室,想起了和藹可親的老師,想起了可愛可親的同學,那是我生命中永遠不能忘懷的一段美好時光!
希望師妹在未來的日子里,珍惜當下,珍惜每一天,讓自己化作奔流不息生命之河中最美的一滴。同時,我也很佩服師妹的多才多藝:能文能畫,能譜能歌。
生活給了我們很大的不幸,但也給了我們最寶貴的禮物——最珍愛自己的家人。在這里預祝師妹接下來的求學之路順順利利,也祝愿姜阿姨的身體健健康康!希望下次去青島有機會去看望一下你跟阿姨。要相信,未來的日子會更加美好,但需要我們自己去努力、去爭取,因為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
新聞延伸
工作進入正軌 希望能夠脫單
寧津縣離吳洪飛的老家滕州直線距離將近400公里,實際路途更是輾轉周折,因為工作比較忙,吳洪飛好幾年都沒有回家過中秋。
父母的年紀越來越大,為了方便回家團聚,2015年,吳洪飛報名參加了省屬事業單位招聘考試,順利通過山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信息中心的筆試和面試,成為2015年山東省屬單位錄用的唯一一名重度殘疾人。“政府部門都能接納殘疾人,殘疾人會被更多人所接納?!眳呛轱w告訴早報記者。
這位喜歡哼唱“我的未來不是夢”的青年,用自己的拼搏和奮斗,一路追逐希望和夢想,書寫華麗的人生篇章。
“其實我的經歷只是一棵嫩芽,不是一棵大樹,更不是一片森林,卻象征著春天來了?!眳呛轱w對早報記者說。
“我想對大家說,即便是身體有殘疾,但是我們的夢想是完整的。即便有再多的磨難,也只是人生的一次次考驗,微笑著去面對,勇敢地活,我們就會創造生活的一個個奇跡……”吳洪飛說。
一個實現了夢想的人,就是一個成功的人。只要有夢想,就會有希望。如今的吳洪飛在濟南貸款買了自己的房子,工作之余自己下廚做菜,用洗衣機洗衣服。2020年1月他還拿到了駕照,現在每天開車上下班。借助著自己的努力和社會的進步,吳洪飛已經實現了生活的完全自理,不再需要母親的貼身照料,今年國慶假期他準備開車回老家,帶著父母到各個景點好好逛一逛,盡一份孝心。
最后,記者問吳洪飛,他的下一個理想是什么?他笑著說,現在自己的工作進入了正軌,下一步希望能夠“脫單”,找到自己的幸福,組建家庭,也能夠實現父母三代同堂的期盼。
早報2018年報道的新聞人物劉仕春希望自己的故事能給鄒怡芳帶來激勵
無臂大姐:留校成為心理老師
看到青島早報連日來對鄒怡芳母女的報道,2018年早報曾報道的新聞人物劉仕春給記者發來了一段愛心寄語。有著同樣經歷的劉仕春看過鄒怡芳的故事后,希望她能在未來的道路上,繼續自強不息地堅持下去。昨晚,正在抖音上直播勵志故事的劉仕春表示愿意把自己的故事講給鄒怡芳聽,希望自己的經歷能夠鼓勵她繼續憑借堅韌不拔的力量,在青島勇敢地茁壯成長。
失去雙臂苦練口書
“最近看到青島早報關于鄒怡芳的報道,很希望與這位妹妹聊聊天,和她分享一點我曾經的故事,希望能夠幫助她。”現為青島黃海學院學生心理素質研究中心心理老師的劉仕春,也是一位折翼天使。她以特有的堅韌搏擊命運,給生命殘缺之美寫下完美注腳。
今年38歲的劉仕春是四川資陽人。1999年8月,即將升入高三的劉仕春因家境貧寒,無力承擔學費,無奈地選擇放棄學業。她到資陽市區一戶人家做起了保姆。當年9月19日上午,在陪雇主家兩個孩子打羽毛球時,為撿拾飛上房頂的羽毛球,她爬上墻邊的磚堆,沒想到伸手拿球的時候意外發生了,她的手不小心觸及了旁邊的高壓線。高壓電流就這樣奪去了她的雙臂……
遭遇這樣的事故后,劉仕春沒有放棄希望,她不愿屈從于命運。2000年經家人介紹,劉仕春認識了自貢市西部書畫院副院長、無臂書畫家胡林。她開始跟隨胡林老師學習口書。家里沒有書桌,她就在吃飯的方桌上練。方桌太高,她讓弟弟找來兩塊磚墊在自己腳下,照著字帖,在廢舊報紙上練。
“一開始牙齒咬不穩筆,毛筆總是晃來晃去,而且不停地流口水,字寫得點不像點、撇不像撇。我又急又氣,筆桿被咬得‘喳喳’直響,舌頭也被夾破了,鮮血直流。 ”劉仕春向記者回憶,為了掌握口書技巧,她經常不分晝夜地練習。功夫不負有心人,幾個月后她終于臨摹出像樣的毛筆字,并開始寫春聯賣,貼補家用。 2001年,她再次來到資陽市區,邊學習邊“賣藝”,許多家長領著孩子來買她的字。經媒體報道后,她的故事傳遍了資陽的大街小巷,一時間她成了當地的名人。
自強不息擁有幸福
在練習口書的同時,劉仕春還刻苦學習高中知識。“2005年我參加了高考,最終被青島黃海學院錄取,并在學校的幫助下,實現了自己的大學夢?!睆那鄭u黃海學院經貿英語專業畢業后,劉仕春通過不懈努力,又獲得了中國石油大學本科學歷,并自學考取了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資格。最終,她回到青島黃海學院,成為該院學生心理素質研究中心的心理老師,并結婚生子,擁有了幸福的家庭。
熬過了常人無法想象的艱難歷程,劉仕春的人生道路越走越閃光。10余年來,她先后獲得“四川省青年五四獎章”“四川省資陽市十大杰出青年”“青島市文明市民”“青島市創建文明城市先進個人”“青島市開發區首屆十佳道德模范”“感動青島十佳人物提名獎”等多項榮譽,她的事跡也被載入《共和國的締造者與建設者》一書中。
2016年,劉仕春和丈夫程相權賣掉西海岸的房子,在青島紅十字會玫瑰基金的支持下,開辦了尚秋書院。她以書院為載體教書育人,傳播大愛,回報社會。對于殘疾學員和經濟困難的學員,書院免去所有學費。
殘運會上贏得獎牌
“我知道劉老師口書特別棒,但不知道她竟然還會跆拳道,且奪得過全國大獎!”青島黃海學院宣傳部部長李鎮江說。
去年8月,劉仕春以運動員的身份赴天津參加了全國殘運會。劉仕春已經有了一個10歲的兒子,就在去年4月,她又誕下第二個寶寶,是一個漂亮乖巧的女孩。身為母親的她曾猶豫要不要去參加殘運會,最后在丈夫的鼓勵和陪伴下,她帶著尚在襁褓的女兒,趕赴天津參加比賽,最終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劉仕春說,在殘運會上贏得的這塊獎牌就是自己送給女兒最珍貴的滿月禮物,并希望自己的堅韌執著和拼搏精神能影響女兒一生。
一生不會停止追求
劉仕春最愛畫的是竹子,一方面是因為她的家鄉四川,家家戶戶房前屋后都種滿了翠竹;另一方面,她希望自己能像竹子那樣,永遠呈現出欣欣向榮、生生不息之勢。
“我從不愿用‘成功’二字定義自己,我的身體殘缺,但我的人生完整。我只能說,現在的生活正是我想要的生活。我這一生仍會不斷追求,沒有理由因自足而停止。世界吻我以痛,我偏要回報以歌?!眲⑹舜赫f。
劉仕春寄語
生命越是坎坷越要堅韌生活
看過早報連日以來對鄒怡芳的報道,劉仕春想對這位自強不息的小妹妹說:“生命越是坎坷,自己越要堅韌不拔地活下去,而且更要活得精彩。”對鄒怡芳未來的學習,劉仕春認為,學習是一條漫長的路,需要足夠努力和堅持,也需要很好的技巧,有好的學習方法,才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看過鄒怡芳與記者的對話,劉仕春很欣賞鄒怡芳對“生命”一詞的看法,她也認為殘疾人不能因為身體上的缺陷而感到自卑,因為精神的充實要遠遠高于肉體的健全?!拔覉孕派罹拖窈Q?,只有意志堅強的人,才能到達彼岸。”(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鐘尚蕾 陳勇)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