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青島市城陽區天河小學圍繞“同在陽光下 共享美好時光”的辦學理念,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主題,以“立學修身 立德鑄魂”的黨建品牌為引領,加強制度建設,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不斷夯實黨建工作。學校積極開展述理論、述政策、述典型的“三述”活動,始終堅持做到“述清說透、挖深找準、真改干實”,講述主題豐富廣泛,組織形式多樣,引導黨員干部提升思想方法、改造工作方法。

在“無痕”管理中尋學校民主和諧發展
學校以“全員參與”為管理新途徑,變工作布置會為學習討論會。學校黨員干部由任務布置者轉變為學習討論者,在“萬名教師訪萬家”活動中,黨員干部就“家訪的目的和意義”“家訪的方式和語言藝術”“家訪的時間和形式”及“家訪的預期效果”等在培訓會上與教師一同探索,尋找策略,在理論講解的基礎上主要請有經驗的教師分享家訪的有效可行的做法。在班主任培訓工作中,也將培訓方式轉變為實地參觀,黨員教師要帶頭提出班主任工作的亮點和不足之處,引導班主任們共同探討解決方法。另外,在學期初也會由黨員教師首先制定學期教研計劃,并在全體教師大會上帶領全體教師具體學習,為老師們計劃的制定上做出正確導向。
在“誠信”風氣里激教師內在工作動力
針對黨員、教師反映的出勤制度守舊的問題,學校以誠信為突破點,改革考勤制度,摒棄打卡機、簽到簿,改為簽訂誠信承諾書。黨員教師帶頭誠信出勤,自主上報出勤情況,形成一股校園誠信之風,保障了教師出行安全,使教師感受到被信任的溫暖,從而增強主人翁意識。

在“自由”空間里育教師個性自主發展
黨員先行做表率,變“要你發展”為“我要發展”,學校引導教師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黨員示范謀發展,變“要你結對”為“我要結對”,結對數量不限,結對角色多樣化,結對網縱橫交錯,新教師向老教師學習班級管理經驗和業務專業知識,老教師向新教師學習現代化教學手段;黨員帶頭當先鋒,變“要你聽課”為“我要聽課”,一對一、一對多、多對一、多對多的教研方式也成為了學校教研常態。
在“合育”模式里助教師構建協作橋梁
學校黨支部把民主管理理念延伸至家庭、社會,“全程合育”就是家長參與學校管理的表現形式。為了及時接收家長反映的問題,讓家長也能“參政議政”,學校用心制作了家校聯系卡。對于家校聯系卡“怎樣制作”“注明什么信息”“怎樣發放”“發放給誰”以及“一學期發放幾次”等問題,學校召開黨支部會議和教師代表大會討論后決定以可常用保管的書簽的形式制作,聯系卡上注明食品安全、教育教學等相關部門負責人聯系方式,通過學期初家長第一講和學期末家長第二講前后兩次發放給學生的父母,為家長提供隨時與學校溝通聯系的途徑。除此,學校也會開展“萬名教師訪萬家”、“家長進校園”等活動,集思廣益,形成家長“金點子”建議庫,構建起家校協作橋梁。(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偉 通訊員 茍小妹)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