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類統考預計將于12月中旬舉行,藝考生們目前進入到了集中備考的關鍵期。記者采訪了解到,受政策變化影響,部分類別考生調整改變復習策略,在打好專業基礎、練好專業技能的同時,他們比往屆高考生傾注了更多時間、精力在文化課學習上面,為高考制勝備下“雙保險”。
復習策略調整,投入更多時間精力學習文化課
青島一中學生周泉霖是一名藝術考生,計劃報考音樂類別所屬的錄音藝術專業。音樂類相關專業統考通常包括專業技能測試與基礎樂科兩大部分,考生需要在聲樂、鍵盤、民樂、西洋樂四類技能項中任選兩項,作為專業技能測試項目;基礎樂科包含樂理、聽音及視唱三部分。專業技能測試分為主項和副項,周泉霖從小學習了古箏,打算以此作為主項;高一暑假時,她開始學習聲樂,以此作為副項。
對音樂類別的考生來說,2022年的政策變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音樂類別首次納入統考,這意味著考生必須要通過統考才有機會參加校考。“因此,我們集訓的時間將會提前,往年一般是在聯考前半個月左右集訓,今年要在統考前1個月左右集訓。”周泉霖說。進入高三后,周泉霖的備考節奏較往屆生更加緊張,白天側重文化課學習,每天清晨早早起床,趕到學校開始一天緊張的文化課學習,晚上側重專業課,在家以練習古箏為主。周末在培訓班上樂理視唱和樂器專業課。
另一個變化就是,2022年本科批音樂類將由原來的按聯考專業成績錄取調整為按綜合成績錄取,綜合成績由兩部分組成,其中專業成績占70%、文化成績占30%。“以往很多學校的音樂類相關專業錄取都是學校自主劃定文化課錄取分數線,改為綜合成績錄取后,實際上是設定了一個統一的門檻,對考生的文化課成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青島藝術學校音樂部部長李芊說。為此,學校高三學生除每天進行專業練習外,文化課課時量增加了不少,目的就是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文化課成績。記者采訪了解到,受政策調整影響,不少學校、考生都調整了復習策略,“騰挪”出更多精力放到文化課學習上面。
藝考門檻“雙提高”,藝考不再是讀大學的捷徑
藝術類招生專業考試越來越規范統一、文化課成績要求逐步提高是大勢所趨。日前,教育部出臺文件明確,從2021年開始推進相關改革工作,到2024年基本建立以統一高考為基礎、省級專業考試(下稱省級統考)為主體,依據高考文化成績、專業考試成績,參考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高校藝術類專業考試招生制度體系。
具體說來,專業考試方面,教育部明確2024年要基本實現藝術類專業省級統考全覆蓋,同時校考不再跨省設置校考考點,校考工作均在學校所在地組織。就山東而言,藝術類各類別專業實現統考已有明確時間表,11個類別中,美術類、文學編導類、書法類、舞蹈類均實現了統考;2022年音樂類、播音主持類將統考;2023年,影視戲劇表演類、服裝表演類、航空服務藝術類將統考,僅攝影類和其他類沒有明確統考時間。我省此前還明確,2022年起,藝術類提前批院校可以使用統考成績,也可組織校考,本、專科批院校一律使用統考成績。省統考全覆蓋對考生來說省去了奔波的麻煩,節省時間和金錢成本,但實際也提高了藝考生的“準入門檻”。使用統考成績的高校越來越多意味著校考高校數量減少,學生可選擇的校考院校減少,展現的機會也會減少,相應的校考報名熱度會增加,“比如說,2022年播音主持類納入統考后,以前在本科批錄取并組織校考的綜合類大學便不會再組織校考,學生可選的校考學校自然就會減少。”
藝考生文化課成績要求提高則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藝考生文化課成績門檻進一步提高,除舞蹈學類、表演專業可適當降低要求外,其他藝術類專業高考成績最低控制線要逐步提高。我省的文學編導類、播音主持類、攝影類的本科線已提高為普通類一段線,美術類、音樂類、書法類本科線則提高到了一段線的75%。“未來,這些專業類別的門檻還會不會提高要看政策的要求。”一家機構負責人介紹。
部分藝術類別文化課成績在綜合成績中的占比也進一步提高,2024年使用統考成績作為專業考試成績的藝術類專業,按比例合成的綜合成績進行錄取,其中高考文化課成績所占比例原則上不低于50%。我省現行政策是美術類、音樂類文化課成績在綜合成績中僅占30%,專業成績占70%。“專業課成績占比過高,也使得部分學校過分重視專業課學習,忽視了文化課,未來這一現象有望改變。”島城一所學校老師告訴記者。
同時,政策的調整是循序漸進的過程,這意味著政策不只對2021年新高一及以后的藝考生有影響,對現在高二、高三的學生可能也有影響,“從現在到2024年都屬于政策調整期,2022年藝考生數量最多的美術類、專業考試難度比較大的音樂類文化課成績占比會不會調整提高,還要等最終的政策來定,考生也要有一定的心理準備。”
參加藝考細思量,臨時抱佛腳路子將越來越難走
“政策導向就是要逐步扭轉部分高校藝術專業人才選拔‘重專業輕文化’傾向,要求藝考生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能力,也要有較高的文化素養。”青島十七中美術教研組組長胡曉說,“這個導向在此前的政策中實際上都有所涉及,只是現在改革的時間、步驟更明確了。”考生、家長也應該逐步改變“藝考=捷徑”的想法,如果打算讓孩子走藝考路線,則要早做準備,從小打好藝術專業基礎。
李芊則認為,考生想通過“臨時抱佛腳”的方式參加藝考會越來越難,未來藝考更適合兩類學生參加,一類是專業能力比較強、文化課成績比較好,綜合素質高的學生,這部分孩子參加藝考,文化課、專業課過線都比較有把握,將來考取綜合類高校藝術類專業的機會比較大;還有一類就是專業能力特別突出的學生,這部分學生瞄準的主要是校考,“像一些獨立設置的藝術高校的音樂相關專業基本都是按照校考成績錄取,學生拿到校考證,專業排名成績比較靠前,文化課成績低一點,被錄取的機會也很大。”
也有學校老師表示,藝考越來越難考,但對部分學生來說藝考仍然可以增加讀大學的機會,“2021年,我省文學編導類、播音主持類、攝影類考生的文化課本科線就是普通類考生的一段線,3類考生的文化課成績要求提高了不少。不過他們只要過了本科線,優勢就會顯現出來。這些學生在本科批參加錄取時是按一定比例加上了專業成績的綜合成績錄取,他們即使是剛過本科線,有專業課成績的‘加持’,被錄取的機會也會比較大。但普通類考生如果是剛過一段線,被錄取的可能性則非常小。”(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世鋒)
責任編輯:劉聰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