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中國城市外貿競爭力報告》發布
城市外貿競爭力,青島位列全國第11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訊 日前,《中國海關》雜志發布了《2020年中國城市外貿競爭力報告》。報告顯示,青島在2020中國外貿競爭力百強城市榜單中位列全國第11位,居全省首位。
中國城市外貿競爭力指標體系,由城市外貿水平競爭力、結構競爭力、效益競爭力、發展競爭力和潛力競爭力等5大評價體系組合而成。今年是《中國海關》第12年發布此榜單,在這份榜單中,前十名分別為深圳、上海、蘇州、廣州、珠海、東莞、廈門、寧波、天津、北京。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深刻影響和改變了世界政治、經濟和貿易格局。以水平、結構、效益、發展、潛力五大指標描繪的城市外貿競爭力,青島具體“成色”幾何?

在水平競爭力上,報告主要從企業平均實力、相對發展速度、進出口平衡度、經濟外向度等多維度多角度進行綜合評價,并評選出2020年中國城市外貿水平競爭力30強,青島排到了第20位,前3名為深圳、蘇州、上海。
衡量城市的外貿發展水平,除了外貿規模,外貿結構是否合理也至關重要。在結構競爭力上,青島是絕對的“實力擔當”。作為老牌外貿大市,青島連續多年入圍,目前位列2020年中國城市外貿結構競爭力第2位,是僅有的分項得分在90分以上的三座城市之一。2020年,青島進出口結構持續優化,貿易伙伴更加多元。2020年,東盟、歐盟、美國仍為青島前三大貿易伙伴,進出口額分別同比增長27.2%、9.7%、14.9%;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1817.7億元,增長16.3%,高于全市整體增幅8.1個百分點;在傳統優勢商品出口如家用電器、機械設備等繼續保持增長的同時,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物資和體育用品等“宅經濟”產品出口也大幅增長;特別是跨境電商,2020年青島通過海關跨境電商管理平臺進出口54.2億元,雖然體量不大,但增長688%,保稅物流發展勢頭迅猛。
效益競爭力測算的主要是一般貿易出口產品技術含量、加工貿易增值水平、凈出口對經濟帶動作用、出口收益能力以及貿易條件狀況等。青島目前位列2020年中國城市外貿效益競爭力第15位。據悉,2020年青島外貿進出口在疫情大流行和全球經濟衰退的雙重壓力之下實現V型反轉,全年外貿進出口總值為6407億元人民幣,比2019年增長8.2%,占同期山東省進出口總值的29.1%。其中民營企業作為全市進出口主力,發揮生產經營靈活多變的特點,主動積極開拓和適應海外市場,蓬勃發展壯大外貿新業態,2020年進出口額度為4222.7億元,增長19.5%,占全市進出口總值的65.9%,競爭力十足。
不過可惜的是,2020年中國城市外貿發展競爭力30強中,中部地區唱起了“主角”,河南鄭州連續第2年拿下冠軍,青島并未上榜。這也從側面說明,青島在是否充分有效利用外資、帶動產業升級、提高產業集聚力等衡量城市外貿發展活力的有效途徑上存在一定短板。
最后,在潛力競爭力上,青島位列第12位。區位優勢、政策導向、產業集群、物流規模、內生經濟實力等是影響對外貿易持續發展的重要潛力要素,這些要素對青島厘清未來對外貿易進程中的優、劣勢變化,確定城市外貿發展的后期軌跡,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今年前三季度,青島市外貿進出口總值為6225.9億元人民幣,與去年全年幾乎持平。面對諸多不確定因素,我市將充分利用國際客廳以及一系列外貿服務平臺,以及展會、對接會等展洽活動,助力企業擴大國際市場份額。青島海關也將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簡化通關流程,降低通關成本,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胡相洋)
 青島日報2021年10月23日8版
青島日報2021年10月23日8版
責任編輯:孫麗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