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臺風“煙花”過境泰安,強對流、強降雨天氣多次來襲,防汛形勢十分嚴峻。為筑牢城市防汛安全防線,泰安市城市管理局將黨史學習教育迸發的活力投入到城市防汛具體工作中,向全局黨員、團員、一線干部職工發出倡議,全力做好汛期各項工作,確保安全度汛。局領導班子帶頭值守防汛一線,全局800余名黨員干部組建城市防汛聯勤聯動黨員先鋒隊,在汛期各項工作中切實發揮了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切實將黨史學習教育成果體現在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上,讓黨旗在城市防汛第一線高高飄揚。
科學組織,泰城城市防汛工作系統化、信息化。加強組織領導,根據防汛工作需要和人員變化情況,調整了《泰安市城市防汛指揮部領導成員》,成立了以分管市長為指揮,各縣市區、相關部門、單位為成員的城市防汛指揮部,落實人員名單及應急聯絡方式,健全工作制度。修訂完善了《泰安市城市防汛指揮部防汛工作意見》,簽訂城市防汛責任書,層層夯實城市防汛工作責任。完善應急預案,修訂完善《泰安市城市防汛應急預案》,組建1687人的城市防汛應急值守隊伍(市級801人、泰山區180人、岱岳區200人、高新區120人、旅開區286人、泰山景區100人),保障城市防汛工作高質高效運行。同時,針對城區20處低洼路段,組織開展城市防汛應急演練,演練結束后進行了科學評估總結,確保演練取得實效??茖W編制規劃,統籌“河道和路面、地上和地下、雨水和污水、市政和防汛”四方面之間關系,對城區地表徑流、排水設施、積水區域、汛期隱患、泄洪河道等情況進行全面普查,整理城市排水歷史數據,對城區的易澇點、河道斷面不足、歷史遺留問題等提出具體建設措施。目前,泰城排水防澇五年實施規劃編制基本完成,已發各區、功能區分別組織實施。智慧科技防汛,充分發揮數字化城市防汛指揮調度平臺優勢,建立統一門戶服務“城市管理信息平臺”,實現了對城市內澇預警系統管理。平臺整合防汛預案管理、水位監控、大屏展示 3 套子系統,設置“互聯網信息監控、監測點實時預警”等 18 個功能。在主要城區低洼路段關鍵節點,安裝視頻監控探頭 40 多個、環境綜合監測設施 6 處、水位自動檢測系統 6 套,可以實時顯示現場降雨量、低洼路段水位和現場監控等數據,實現城市防汛信息立體化、可視化監管,快速精準掌握汛情隨時啟動預警。
未雨綢繆,全力做好汛前排查整治、物資儲備等工作。推進雨污分流改造及易澇點整治,結合實施泰城排水管網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對排水管網進行提升完善,新建管道62.5公里、非開挖清淤318公里,大力提升城市排水防澇能力。在青蘭高速與唐訾路西北角新建雨水泵站一座,解決青蘭高速橋底積水問題。加強排水設施維護及防汛物資儲備,充分利用汛前的黃金期,指導縣市區(功能區)各責任單位做好排水管網清疏維護,及時疏浚具有排澇功能的城市河道,保障雨水行泄通暢。完成排水管網清淤441公里、城區河道清淤75.8萬立方、整修雨水篦子及井蓋4200套,圓滿完成金山塘壩的庫區清淤和除險加固工程。強化城市防汛物資儲備調度,各級城市防汛主管部門儲備物資901萬元,共有各類移動警示標志1794個、麻袋13萬條、鐵锨(鐵鎬)3500余把、雨衣雨靴3000余套。各類隱患排查整治,自6月份開始,組建工作專班,對泰城14條河道進行徹底排查,采用“日排查、周調度”方式,建立問題臺賬督促整改銷號。目前,泰城14條河道共有114處阻礙行洪等問題,已完成整改92處,剩余22處正在積極推進中。為做好城市各類設施安全防護工作,今年以來,共計完成路燈接地線纜改造1.29萬米,制作密閉防水接頭6700余處;拆除整治存在安全隱患的戶外廣告牌匾200余塊;加固、修剪樹木3600余棵;依托城市管理指揮調度中心,處置轉辦案件26.9萬余件,為防范應對極端天氣打下堅實基礎。開展專項督查檢查,4月25日,提前部署2021年城市防汛及隱患排查整治工作。5月18日,對各縣市區(功能區)問題整改情況、預案修訂情況、防汛物資儲備情況等進行專項督導,確保落實到位。7月6日結合突出問題專項檢查,再次對各縣市區、功能區城市防汛演練情況進行檢查。加強科普宣傳,為使市民掌握城市防汛常識,依托城管服務驛站、城市公游園、廣場、公廁等,向市民發放《城市防汛安全手冊》3萬余份。
聞“汛”而動,全力做好汛中應急處置、一線值守工作。提前部署、布防,極端天氣前發送防汛指令,壓實防汛責任,時刻做好“防大汛、抗大洪、搶大險”準備,出動人員、搶險車輛按照指定位置提前布防,對鐵路橋洞、高速下穿、低洼地段等重點設防。通過電視、網絡、報紙、手機等媒介發布防汛溫馨提示,將防臺風注意事項、城市行洪道路、低洼路段等第一時間向市民公布,提醒合理規劃路線,盡量避免出行,全面提升市民防災減災意識。晝夜值守除險,防汛應急值守一聲令下,全局800余名執法、園林、環衛等一線值守人員迅速集結、不分晝夜冒雨奔赴20個易澇點位及主要交通干道,按照下發指令到崗到位,24小時不間斷值守,及時匯報現場情況并做好一線應急處置,確保人民群眾出行安全。在各點位值守過程中,各排泄下水口極易被雨水沖刷積存的垃圾、樹枝等雜物堵塞,隨著雨情變化,雨水、風力越大,堵塞頻率越快。為保障雨水口暢通,防汛一線城市管理人員實時堅守,只要雨水口出現淤積雜物現象,就用工具立刻清除。有時暴雨來襲,瞬時降水量疾增,路面出現積水情況,值守人員越是疾風驟雨越要時刻堅守,在積水中不時用雙手清理沖刷在排水篦子上、縫隙中的堵塞物,持續做好防汛工作。高效排水除險,根據城市防汛指揮大廳實時監測雨情、水情、汛情,跟蹤分析研判,對積水超過15厘米的路段及時發出預警,依托智慧平臺科學調度人員、車輛,防汛人員提前備足防汛雨具、三角架、警示牌等防汛物資,在交通路口設置警示標志、臨時封閉道路,頂風冒雨堅守點位勸導過往市民禁止通行。同時,根據雨情汛情,對積水路段采取應急強排等措施,最大限度的提升排水效率,確保道路無積水、市民人車通行安全。每次雨情減緩或險情結束后,所有一線值守人員根據指令有序撤離。
雨后“梳妝”,全力做好雨后市容市貌恢復工作。做好環衛保潔,1900余名環衛工人奔赴各自區域全力清潔,強化邊角、死角清掃力度,清理路面污泥、清除排水口堵塞的雜物、清掃路邊堆積的垃圾、處理樹木斷落的殘枝等,讓城市迅速恢復整潔美麗。消除樹木隱患,園林工人逐一排查各路段樹木倒伏情況,將倒伏樹木修剪、扶正和加固。組織各養護管理單位對各自轄區所有斷梢、斷枝的樹木,包括折斷、劈裂的枝條及時修剪,及時涂抹傷口愈合劑,防止病蟲害感染。其他恢復工作,全范圍開展路燈設施安全運行巡查、維護作業,對泰城防汛易澇積水點值班崗亭用電安全組織排查,確保了城區路燈照明設施運行安全。開展殘破戶外廣告牌匾排查工作,執法人員逐一巡查、清理拆除,徹底排除安全隱患。廣場公園清理殘枝敗葉等垃圾,疏通排除積水,及時恢復公園廣場正常秩序。
今年汛期以來,泰安城市防汛工作成效顯著,得到市領導和市民群眾的廣泛贊譽,中央電視臺、山東電視臺、《大眾日報》《泰安日報》等主流媒體先后報道泰安市城市管理局今年以來積極應對臺風、未出現內澇積水的新聞信息20余次。(記者 曹儒峰 通訊員 劉媛 報道)
責任編輯:王鳳一